语文PLUS 教研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4年第4期 ID: 421107

  

解读《飘》中郝思嘉的形象魅力

◇ 周娜

  摘要:《飘》中反映的近乎真实的情节使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尤其是对主人公郝思嘉的种种描写,是作者的点睛之笔。通过对郝思嘉形象生动的描写,给读者以心灵上的震撼:强烈的性格、超现实的人生态度、逆流而上的精神、对爱情的执着、独立的人格以及对自由的向往;《飘》中郝思嘉也重新定义了女性的价值观。
  关键词:《飘》 郝思嘉 形象魅力
  引言
  玛格丽特·米切尔在小说《飘》中为读者创建了一个激情、鲜活、充满生命力的饱满的人物形象,小说中主人公郝思嘉不仅有漂亮的容颜,而且具有高雅端庄的气质;在生活中,她有时表现得冷酷无情、贪婪,有时却表现得热情、富有同情心,这就给人感觉很矛盾。整部小说通过郝思嘉曲折的爱情婚姻,再加以当时南北战争时期人们对爱与恨的极度表达,凸显了南北战争造成的创伤;小说中主人公郝思嘉总共经历了三次婚姻、四个男人,直到最后她真正感到瑞德才是她的心上人。
  一、郝思嘉显现的性格、人生态度以及对爱情的执着
  (一)强烈的性格以及坚强、自信
  在小说《飘》中,主人公郝思嘉给读者展现的是对自由生活的极度向往,她给读者的第一感觉就是无拘无束,完全没有西方女子的淑女气概;与一般女子相比,郝思嘉就显得很独特,年纪很小的时候就嫁人,而且年龄相差甚大。在当时的环境背景之下,南北战争愈加激烈,随时都有被卷入战争的危险;在南北战争真正到来的时刻,郝思嘉的生活也被改变了,曾经让她过着无忧无虑生活的故土,现在只能是默默地观望,周围也都显得一片荒芜。黑奴逃走以致田亩荒废了,仓库被烧光了,母亲去世了,丈夫参加战争牺牲了,两个妹妹还患有疾病,这一切变化得如此之快,对于一个年纪十几岁的她来说或许很茫然。但是,面对残酷的现实,她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过着安逸的生活了,唯一能做的就是扛起生活的重担,承担起家庭大小琐事,真正地成为一家之主。在兵荒马乱的南北战争时期,一个女子成为家庭支柱在其他人看来非常吃惊;虽然对自己的第一任丈夫不是真爱,在南北战争牺牲时,她甚至感到一丝庆幸,但是现在面对很多困难和阻碍,以及孤身一人再加上身心疲惫,她却从来没有想过要退却,全凭自己坚强的意志去处理和解决之前从未遇到过的事,这反映了主人公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以及超强的生活能力。在经过了许多磨练之后,她清楚地认识到:在人生处于低谷时,千万不能有一丝的松懈,要有足够的信心和信念,这样才能生存下去并且有可能生存得更好。
  (二)主人公超现实的人生态度
  从某种意义上说,女性的独立除了获得了足够的权利之外,她们的独立还在于经济的独立。南北战争的爆发使得生存环境变得愈加恶劣,传统的女性是被束缚、限制、不够自由的;但是郝思嘉却不这么想,面对现实,她必须找到生存下去的道路,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还有庞大的庄园,凡事都得靠自己,如果甘愿等待别人的施舍,那么就会沉沦,失去任何的东西。在主人公身处逆境时,她很好地分析了自己的过去,使得她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她开始面对眼前的现实努力拼搏、奋斗,尽可能地适应她从未步入的新世界,为自己打造栖息之地。她不愿沦为战争的牺牲品,甚至不愿沦为男人的陪伴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生存命运,这是一种独立的人格魅力以及超现实的认识。她还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所处的社会地位,今非昔比,现在只能是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才能改变现状。
  (三)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
  从整部小说中我们都能看得出,郝思嘉一生都在追求爱情,年轻时遇到的艾希礼,他是不同于其他贵族子弟的少爷,主人公在见到他时,几乎没经过复杂的心里斗争就和他相爱了,并且最后结了婚。在读者看来,郝思嘉一直都是在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爱奉献出去;自从爱上了艾希礼并且结婚之后,这份感情就成为了郝思嘉的精神支柱;甚至在某些时候,郝思嘉愿意为了艾希礼牺牲很多东西,在某种程度上,郝思嘉会为艾希礼做任何事情,只要是艾希礼让她做。小说中在描写艾希礼要上前线时,提出让郝思嘉替他照顾自己的妻子媚兰时,即使是当时听了有些不舒服,但是她最后还是答应了。在当时残酷的环境之下,郝思嘉为了完成对艾希礼的承诺,她在孤立无援时,很好地克服了自己内心所产生的对战争的恐惧,也减少了对媚兰的嫉妒,最后还帮助媚兰接生。此时所发生的这一切,显现出郝思嘉人性最美丽的一面,也体现了她宽广的胸襟。虽然郝思嘉和艾希礼之间的爱还是那么的遥远,郝思嘉依然不放弃,郝思嘉展现的爱没有一丝的贪图功利或者是获取别人好感,这种爱是无私的、伟大的;更是对于爱情的一种执着。
  二、郝思嘉的多面性
  在整部小说中,郝思嘉的形象一直是多种多样的,她也在不同时期有着明显不同的形象,可以说她毁誉参半。在战争到来的时候,她能独自支撑着整个家庭,她也会不择手段地赚钱养活家人,她也会为了几句承诺而奋不顾身。有这么多的不同,才使郝思嘉的形象更加丰富多彩。
  (一)对待爱情时的郝思嘉
  在整部小说中,主人公郝思嘉的一生都在不断地追求着艾希礼,在郝思嘉的眼中,他非常英俊,但是却很无能,他的生活圈子经常围绕在诗歌、油画、旅游等虚无的梦境中,更重要的,也是其与其他家族人不同的是,他不喜欢骑马、饮酒、打牌以及奢华生活,艾希礼的家族和其他贵族一样,延续的是世代的通婚制度;从这个角度来看,艾希礼与媚兰之间的感情是生来就有的,他的梦想就是拥有媚兰,在面对残酷的现实时,媚兰就是艾希礼的精神支柱,直到媚兰离开他的那一瞬,艾希礼真正感到人生的空虚,对前途没有任何的希望,完全失去了信心。在白瑞德看来,艾希礼是一个真正的绅士。郝思嘉直到最后才发现自己最爱的人是白瑞德。他愿意娶一个有见识、有能力的妻子,甚至是和他一样叛逆,这样他们才能长久地生活下去,共同经历风风雨雨;更重要的是,白瑞德是一个个性极度张狂的人,这也就使得他拥有了无穷的魅力。白瑞德和郝思嘉几乎属于同一类人,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故事的情节发展到最后,白瑞德对这段婚姻渐渐冷淡,再加上疼爱的女儿夭折,他对郝思嘉基本没了感觉。相反,郝思嘉却在最后明白,白瑞德才是她的最爱。   (二)战争来临时,郝思嘉的反应
  主人公生活的年代是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在那个时代,南北双方的经济、政治制度等各不相同,后来就挑起了保留或者是废除奴隶制度的南北战争,这也是小说的创作背景,小说中,郝思嘉对战争由反对到喜欢,最后是急盼战争结束。南北战争爆发之前,郝思嘉认为战争和她没有任何关系,她也不愿意别人在她面前提起战争;当战争真正来临时,她在参与伤员的救治中感到了战争的残酷,开始对战争厌烦,但在另一方面也庆幸战争的到来,这样她就有机会同男人们聊天或者是约会,排解寂寞。战争结束了,牺牲的牺牲,留下来的过着贫苦的生活,还有大片的残垣断壁。在经历了战争的洗礼之后,郝思嘉认识到:在战争真正来临时,人们生活在黑暗之中,还有可能充满恨,但是只要清醒地了解与认识,就会很好地生存下去。
  (三)在战争前后,郝思嘉的生活
  郝思嘉是一个思想活跃的女性,她不仅能克服各种困难,并且让人感动的是对媚兰的照顾。当她再次进入久违的庄园时,狼藉、破败,完全变了模样,她不再是以前的贵族了,面对眼前的家人,有了绝望,但是,她在那一刻更有的是不甘心。自此,她开始干起了繁重的农活,经营起了木材厂,这些在当时都是令人惊讶的事,值得庆幸的是,她在不断的努力中成功了,挽救了塔拉庄园,这也让更多的人重新认识了主人公郝思嘉,她坚强、自信,骨子里透着男性的气质。
  结语
  郝思嘉是《飘》中非常有思想觉悟的女性,展现了真正的女强人的特征,虽然在生活中有虚荣、贪婪、残忍与自私的一面;但是更重要的是,她拥有刚强、坚韧、信心以及不屈不挠的精神。无论面对生活还是战争,她都能打破传统,用自己的方式灵活处理。在一个战乱纷争的年代,要想很好地生存下去,就得通过各种手段使自己变得更强大。郝思嘉从头至尾都显得很有活力,她的醒悟和反抗侧面展示了米切尔想成为真正的女强人以及渴望摆脱男性为首的社会现象。 语
  参考文献
  [1]姚楚琪.比较《飘》中斯嘉丽与媚兰人生智慧的异同[J].作家,2013(14).
  [2]赵芳,吴玮.浅析《飘》中斯嘉丽的性格色彩特征[J].芒种,2013(08).
  [3]张曼.《飘》中斯嘉丽的精神解读研究[J].作家,2013(12).
  [4]魏旭峥.《飘》中郝思嘉的女性主体意识浅析[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01).
  [5]刘巧婵.《飘》中郝思嘉的人物形象对现代女性的启发[J].大众文艺(理论),2009(12).
  [6]何姣姣.解读《飘》中郝思嘉的魅力形象[J].文教资料,2009(17).
  [7]张庆红,田一万.《飘》中的主要人物及其南方社会的变迁[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5(02).
  [8]周洪洁.生活的强者:重读《飘》中郝思嘉的形象[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7).
  [9]董卫平.生活中的强者乱世中的英雄——《飘》女主人公郝思嘉性格分析[J].长治学院学报.2011(03).
  [10]付秀萍,徐圣稚.从《飘》的主人公斯佳丽身上看玛格丽特的女性意识[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10).

解读《飘》中郝思嘉的形象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