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万武,湖北省江陵县第一高级中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教育管理硕士。曾在江陵县教育局工作近十年,长期从事教学教研工作的管理与研究,对基础教育有较全面客观的了解和分析,对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教育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和观点。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优良品质的培养。
教育最朴实也最根本的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成为一个大写的“人”,国家和民族、社会和家庭无不希望青少年成长为知书识礼、人格健全、身心健康、自食其力的人。一个人,学生时代的教育对其素养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关键阶段。学生将会在高中毕业时分流,一部分进入高校,一部分进入社会,他们的社会角色会更丰富,他们在社会上所起的作用,所产生的影响会更大。这尤其要求我们高中教育工作者关注他们的“成人”问题,我们必须注重培养和提高他们综合素质。
可是,当今社会人们以财富衡量人生价值的观念盛行,拜金主义风潮一浪高过一浪。传统的道德礼仪在商品经济浪潮的冲击之下逐渐淡出了人们的心胸,学校这片教书育人的净土也时刻受到世俗之风的浸染。现在的学生,多是温室中长大的独生子女,衣食无忧,娇生惯养。他们不知道“为学莫重于尊师”的思想,没接触交友以诚为本信条;他们不知道“树有高低,人有老幼,尊老敬老,为人之道”的道理;他们不懂得谦恭礼让、孝悌友爱的礼仪……“师生平等”常常成为许多学生“诉讼”师道尊严的有力武器,“张扬自我”常常成为他们掩盖冲撞之举的最好托词。这些不良现象应该引起社会关注,尤其是我们做教育的同仁们的关注。我们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守护校园这片塑造人类灵魂的花园,这方培育人材的净土。
基于以上认识,我校确立了“成才先成人,育人先育德”的教育思想,以“明礼慧心,博学远志”为校训,坚定不移地接受时代赋予我们教育者的使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学生的成人成材负责。
在“明礼慧心”育人理念的指导下,学校成立了以团委、政教处为核心的领导小组,制定了具体的工作方案。从领导到员工、从老师到学生,两方面着手,两条腿走路,责任到人,分工到人,工作以序列化形式开展,做了以下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统一思想,教师垂范
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是为人师表的最好示范。践行“明礼慧心”,优化校风,当然离不开全校教职员工的率先垂范。
我们将“明礼慧心,博学远志”作为校训提出之后,广泛征求教师员工的意见,得到了全体教职员工的认同与支持。学校通过教职工大会、班主任工作会、年级教师会、班科联席会等进行深入宣传,进一步统一全校教职员工的思想。让全体教师在思想上提高认识,在观念上及时更新。老师,是社会人,同时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我们的责任是培养健全健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这要求我们绝不能用媚俗的方式来生活。后勤的员工也是学校的一分子,他们在学校这个特殊的环境中工作,也必须带头践行明礼慧心,服务育人。要求他们的思想素质、行为习惯也要有模范带头作用。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内,学校教职员工精神面貌有了很大改变,人人率先垂范,个个带头践行明礼慧心。言谈举止当楷模,文明言语进课堂;见面问候嘘暖,工作团结互助。教育学生耐心疏导,员工服务热情周到,整个校园形成了明礼慧心的大磁场。
二.寓教于乐,潜移默化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德育的主体。教师的最大魅力就是帮助学生主动配合学校德育工作,形成自我教育。没有自我教育的所谓教育,就会变成一种野蛮的灌输,甚至是一种精神的摧残。高中学生的身心特点也决定了单纯的口号式的宣讲收不到实效,必须要有适合学生需要的形式才能让我校的“明礼慧心”真正起到教育作用。我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潜移默化,修养身心。
(1)让学生查陋习,自我教育
在对教职员工用“明礼慧心”武装头脑的同时,针对活动的主体——学生,我们的宣传力度更大。开学之初,我们在全校进行文明礼仪问卷调查,让学生自查陋习。针对学生最反感的十大陋习,有计划地开展了“学写文明礼仪警示语”、“学讲文明小故事”等活动。一条条出自学生之手的标语出现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明道德之礼,慧读书之心”、“以德明礼,以礼慧心”、“明修身之礼,慧你我之心”……这些出于学生真心的朴实文字表达了学生们“明礼慧心”的渴望。
(2)让学生订方案,参与活动
为了让“明礼慧心”活动有序且长效地坚持下去,领导小组引导学生编写了《明礼慧心学生学习手册》、《明礼慧心班级指导手册》,明确了每一学期每一月每一周的学习和活动的内容,明确了每一项活动的学校负责人、班级负责人及学生会、团委会负责人。学习手册发放至各班各人,在团支部的带领下充分利用读报课时间、团队活动时间组织学习,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以主人公的身份参与活动。这样一来,学生有了极大的满足感,投身活动的积极性高涨。每一次活动结束,我们迅速编写《明礼慧心简报》,报道学习的过程及成效,表彰优秀,激励模范。
(3)让学生诵经典,陶冶情操
每周四校园广播“礼仪之窗”栏目成为师生共同学习传统文化的大课堂,也是江陵一中特有的“百家讲坛”。我们发动全校语文教师参与此项活动,主讲《弟子规》、《论语》等经典著作;让学生吟诵经典语录,背诵名人格言,从“孝”“悌”“谨”“信”到君子人格等多方面指导学生知礼、学礼、懂礼,让学生在传统文化中汲取养料,提高文明礼仪素养。
(4)让学生扬文明,营造氛围
校园广播台是江陵一中“明礼慧心”活动的宣传阵地。“慧心新播客”栏目每学期至少有15个班级参与其中,播出学生参与活动的感言,每天及时播报校园好人好事,报道明礼慧心活动的实效。只要有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的榜样,校园小记者第一时间采写稿件及时播报,用真实的生活感动学生,激发他们内心对真善美的追求。
(5)让学生唱红歌,激励斗志
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是我们一贯的追求。昂扬向上的励志歌曲,鼓舞人心的红色歌曲,纯美抒情的校园歌曲是不变的主旋律。自荐歌曲、自唱歌曲,多样的方式让学生们唱出了青春的激情,换来了校园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每周一歌”活动目前已成为我校明礼慧心活动的一个经典节目。
(6)让学生建社团,推广文明
让学生自主成立各种学生社团。我校就有合唱团、演讲团、记者团、文学社、宣传组等等。由学生组织的这些社团积极参开展丰富多彩的“明礼慧心”宣传活动,效果显著。2010年,我校举行了“我为一中添光彩”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活动,举办了“明礼慧心师生同行”文艺汇演及“文明礼仪知多少”竞赛活动,参加了县“创先争优促发展,青春建功十二五”文艺晚会等,这些活动以不同的形式传递着明礼慧心精神,极大地促进了校风学风的优化。我校第一期团校学习中,各班团支部组织学生观看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影视教材,观看同时巧妙地引入班级宣誓、见证人鼓励等环节,增强了自我管理意识、集体意识,有效地推进了班风学风建设。
活动开展一年来,老师举止优雅了,学生的行为规范了,讲文明礼貌的学生增多了,乱丢乱扔的现象不见了……
在一年多的实践中,江陵一中“明礼慧心”的理念已植根于每一位师生的心底,江陵一中“明礼慧心”的活动已成为社会各界和学生家长交口称赞的好活动。我们江陵一中的师生用自己的行动谱写了一曲德育工作的新篇章。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培养知书达礼、品学兼优的学生,打造具有明礼慧心特色的学校文化,构建文明和谐的校园,是我们江陵一中人矢志不渝努力追求的目标。我深信,人的发展不是以知识的多少为标准,而是以包括道德礼仪知识文化等在内的综合素养为内涵的。我们深知一种习惯形成一种性格,一种性格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在现今社会环境下,面对有知识没文化的现象在现今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现实,我们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唯有坚持坚持再坚持,努力努力再努力,方能达到我们理想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