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进贾府》是节选《红楼梦》中的第三回,也是拉开了林黛玉生于斯死于斯的贾府生活的序幕。曹雪芹主要是通过林黛玉来介绍贾府的繁华与富贵以及贾府的主要人物的性格。表面看来这似乎和一般小说序幕没什么两样,但《红楼梦》毕竟不是一般小说,习惯于“一石多鸟,草蛇灰线,伏延千里”的写作风格的曹雪芹,怎么可能在安排《红楼梦》女一号林黛玉进贾府的这一回中采用写实的直叙性笔调呢?因此,本人每次研读和讲解这一篇课文时总有意犹未尽之感。鄙人认为:这一章既是拉开了宝黛爱情的序幕,更是拉开了黛玉风刀霜剑生存险境的序幕。下面本人将文本中主要人物作详细分析。
一.视黛玉如心肝宝贝的贾母
贾母是贾府中地位最崇高的,也是贾府人人尊重的长者,但在这一贵族家庭里,各种不同的利益集团为了争夺控制权都在明枪暗箭地格斗着。这一点贾母非常清楚,只是懒得管也管不着罢了。而今自己唯一的亲血脉女儿(这一点“红学”前辈周汝昌早已考证)的女儿来投奔自己,她可不能不管,因此不等黛玉拜见就将其搂入怀中,心肝肉的大哭,紧接着询问黛玉母亲生病去世的经过,又搂着黛玉呜咽。贾母的二次眼泪,一则是为爱女贾敏的早逝痛心,二则告诉众人,提醒贾府上下人等要宽待自己的心肝宝贝。当然文本中贾母对黛玉还说过一句话:“读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这一句话对于饱受封建思想“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磨砺了有七八十个春秋的贾母来说应该是感触颇多,因此本人认为是长辈对晚辈以身为鉴的语重深长的教诲罢了。至于黛玉的关于读书的二次回答不一,本人认为是说者无意,闻者有心罢了,这也是曹雪芹为黛玉多心、多疑的性格特点提供给读者的一个最好的佐证。
按道理黛玉在贾府有外婆的保驾护航,再加上自己又步步留心、时时在意,日子应该过得挺舒坦才是,但黛玉究竟过得怎样呢?
二.“泼皮破落户”王熙凤
王熙凤和林黛玉是同辈,但王熙凤是贾府的内务总管。林黛玉是贾府的投靠者。初次见面,王熙凤就摆出主子的架势发话: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子们不好,也只管告诉我。又吩咐下人: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等等。我们来细细品味惜墨如金的曹雪芹笔下王熙凤语言的暗机:一是提醒黛玉我是掌握这个家的内务大权;二是在贾府有不如意的地方只能告诉我,不许告诉第二人;三是林黛玉你一投靠者所带财产不多,就连丫头也只有两个,以后的吃穿用等等都得靠贾府,贾府给什么你就只能用什么,不许挑剔。这三点话外之音对于敏感、心高的林黛玉来说不是风刀霜剑那又是什么呢?
三.好色好赌、不求上进的贾赦
贾赦是黛玉的大舅父,黛玉是贾赦妹妹的女儿,妹妹病逝,女儿在痛失母爱的情况下来到舅父家,舅父却称病不见且捎话来:姐妹们虽拙,大家一处伴着,亦可以解些闷。或有委屈之处,只管说得,不要外道才是。其弦外之音:其一:你是客,是姐妹们的伴,说得更直接一点是解姐妹们烦闷的伴。其二因你是客,故受点委屈是应该的,不准对外说。这些话任何人听起来心都会寒,何况灵敏多疑的黛玉呢!这种寄人篱下的心灵刺痛感不是风刀霜剑又是什么呢?
四.老奸巨滑、杀人不见血的王夫人
王夫人是《红楼梦》中男一号宝玉的妈妈,也是黛玉的二舅母。王夫人对自己的“混世魔王”了如指掌:一个女儿堆用“情”包大的“孽根祸胎”与神仙似的黛玉极有可能投缘,所以当黛玉拜见王夫人时,王夫人迫不及待地下禁令:你不要沾惹宝玉,黛玉听了很是纳闷,宝玉表哥是男的,我是女的,我怎么可能沾惹他呢?王夫人又立刻在“禁令”上贴上封条:“你不可以惹宝玉,即使宝玉惹你,你也不可以当真,所以嘱咐你别睬他。他嘴里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日无天,一时又疯疯傻傻,只休言他。”我们仔细品味这语言,其意应为:第一黛玉你不可以惹宝玉。第二如果宝玉真乐于你,黛玉你也不准理睬。第三,如果宝玉有朝一日对你黛玉说了什么甜言蜜语,甚至男欢女爱之词,你黛玉不可以信以为真,只能当是宝玉的疯话傻话。多么残忍的清规戒律呀!这不是风刀霜剑甚是风刀霜剑!
黛玉在外婆的精心保护下可还是含泪抱憾早逝。林黛玉在贾府外婆家到底过得如何呢?用林黛玉在《葬花吟》中的一句“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就十分贴切地告诉了我们:黛玉是被贾府的风刀霜剑给逼死的!
谭晓玉,教师,现居广东江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