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只有一种课型,即分析课;一种教法,即介绍背景、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段意、归纳中心、分析写法。这种老套的教学方法,单一的课型模式,严重地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新课程改革的的主旨思想——转变教师的角色与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生存世界、生活世界、情感世界——有着一定的距离。学生阅读能力与语文素养的培养,与我们的阅读教学所采用的课型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研究怎样利用课堂这个主阵地,采取多样化的阅读课型,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形成课堂阅读教学的特色,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话题。
一.什么是课型以及课型研究运用的意义
什么是课型?所谓课型,即课堂阅读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堂阅读教学过程中,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引下,以一定的标准、一定的内容、一定的方法所精心设计并组织起来的授课形式,是帮助教师理解课程标准、转换教育理念,把握并落实课程改革目标与理念的具体操作方式。换个角度来说,课型就是由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地位所决定的一种课堂教学结构。大而言之,有作文课型、阅读课型、听说课型,单元课型、单篇课型等;小而言之,有朗读课型、背诵课型、说读课型、鉴赏课型、讨论课型、质疑课型、摘抄课型、读写课型、表演课型等。从初中语文教学界已有定论的科学成果来看,有这样一条定律:凡是成功的阅读教学系统,凡是成功的教学改革试验,一定会有相应的科学的系列课型。余映朝、钱梦龙等名师的探索研究成果无一不证明了这条定律。这也说明课型研究在教学科研中、在教学质量上、在教师成才过程里的重要性。
二.课型创新是目前初中语文教改中十分重要的话题
所谓课型创新,就是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组合形式,创造出有时代特点的科学的高效的新颖的实用的新课型。课型需要创新,主要由于如下因素的影响。
第一,当前的语文教学改革的宏观背景有了很大变化。一是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二是素质教育对课堂的高效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三是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要求很有力度,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教学质量成为教改的主导方向。四是创新教育的研究日渐深入,呼声日渐高涨。五是课程改革、教材改革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这些因素必然要求我们更生动更有效地进行语文教学,必然要求我们进行课型创新,这里面的研究课题可以说是层出不穷。
第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及初中语文教材要求我们在教学设计上从如下几方面更新观念:①教学设计要求从课文整体的角度进行阅读教学。②教学设计要突出诵读训练的安排与指导。③教学设计要注意简化教学头绪,强调内容综合。④教学设计要求注重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⑤语文课堂教学应进行“平等对话”式教学。⑥语文课堂教学应注意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与审美情趣。⑦语文课堂教学应指导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⑧语文课堂教学应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探索。⑨教学设计要关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⑩教学设计一定要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
第三,各地的语文教学改革试验与语文科研课题的深化需要创新课型的支撑。在当今时代,诸如山东省进行的“大面积以训练为主教学模式”的研究,河南省的“中学语文素质教育研究”,广东省的单元教学研究,四川的“学堂·主人·训练”教改实验,武汉市的语文教学“学长式”的教学研究,宜昌市的“课内外衔接语文能力训练”等大量的教研教改成果激动人心。很难设想,这些优秀的充满科学性和生命力的教学科研能够让那些由教师独占讲台的陈旧课型所支撑吗?可以说,没有课型的创新,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和语文课堂教学研究只会是一句空话。也可以说,越是优秀的课题,越是富有成果的教学改革,其课型的研究、改革和创新就越有风采。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说:课型设计要创新,是语文教育改革形势发展的必然。
三.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型创新的方向
破除串讲式、讲析式、问答式、谈话式等陈旧的课型,是我们的一种历史责任。创造学生自主阅读式、活动式、导学式、探究式等等崭新的课型,更是我们的一种义务。在课型创新的研究中,我们要注意如下内容:
第一,要结合实际。就是不离开素质教育、创新教育、高效阅读教学等方面的理念,不离开初中语文教材这个重要的载体中体现出来的教学设计上的要求,不离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诵读、品析、积累”的学科教学要素,不离开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师的教学效果的需求。
第二,要突出重点。一是要重点研究如何让学生在语言积累、能力训练、方法养成、情感熏陶、思维培养等五个方面得到科学而切实的训练。二是要重点研究如何让创新的课型更有效、更科学、更具有操作性。我们应该有明确的课型创新意识,有进行深入探索的自觉性。通过对课型进行创新,在如下方面形成新的课型设计主流,在形式和内容上总的表现出如下特点:①语言训练充分,技能训练扎实,思维训练科学。②教师精要指导,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我们所创造的课型,要着眼于学生的能力训练,着眼于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着眼于学生的知识的积累。我们所创造的课型,要表现出我们能够运用各种方法,创造各种课堂活动形式,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地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我们所创造的课型,要能够处理好阅读与诵读、阅读与听说、阅读与辩论、阅读与质疑、阅读与品析、阅读与积累、阅读与想象、阅读与延伸等各种关系,让学生在诵读、听说、论辩、质疑、表演、想象等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求知,求智,求美,求乐。我们所创造的课型,要丰富而又新颖,科学而又艺术,独特而又普通。既要带有研究性又要适用于大面积上的语文教学,既能参加各个层次的教学竞赛又可以说是一般通用的常规课型。如果能够这样,课堂教学的课型设计就走进了千万个语文教师的课堂。
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型创新的主要内容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型创新的内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着眼于课堂活动的课型创新,二是着眼于运用新教材的课型创新,三是服务于教学科研的课型创新。课型创新要做到有力度,有氛围,有实效,也就是说,对上述三个方面的内容,我们都应该创造出不同的新课型。创新课型并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每一个有研究能力有自信心的语文教师都能在这个方面有所发现。为了说明这件事不困难,下面特举出一些创新课型的例子。
1、朗读课型:通过指导朗读,理解课文,揣摩语言。主要用于名家名篇的教学以及用于文学作品的教学。其课型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充分地朗读课文,于朗读中体会课文的精妙之处,并在朗读中对学生进行语调、语速、节奏、情感等技能训练和普通话的训练。
2、背诵课型:通过指导背诵,理解课文内容,积累语言材料。主要用于文言诗文课文的教学。这是一种重要的新课型,其课型任务是降底难度,简化讲析,进行文言诗文背读、理解和积累的教学工作,从而培养学生自读、品味、领悟的能力。
3、说读课型:让学生边读边说,按要求说课文的内容、特点,其课型任务是培养学生说话能力、语言概括的能力。
4、欣赏课型:按照创造鉴赏的原则教学,让学生获得审美的愉悦,感受文学作品阅读带来的乐趣。
5、讨论课型: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对有争议的问题,展开讨论,明辨事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6、摘抄课型:阅读课文,摘抄精彩的句子、段落,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结构立意等特点。主要用于语言特别丰富的课文,突出语言的感悟、积累与运用。
7、质疑课型:阅读课文,学生质疑,学生答疑,教师点评。培养学生质疑精神。
8、分析课型:阅读课文,注重对文章的思想内容、篇章结构、行文思路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9、读写课型:读写结合,仿写句子、段落,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结构立意等特点。
10、表演课型:排练剧本,编写课本剧,通过排练、表演、揣摩语言,理解人物。
当然,在课型的创新运用过程中,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内容,选用不同的课型;根据不同的学生,选用不同的课型;根据教师的特点,选用不同的课型。运用模式进行阅读教学,运用模式训练阅读技能。既要掌握模式的运用,又要打破模式的禁锢。几种课型结合起来,创造新的课型,根据新的教学内容,创造新的课型;使模式有助于教师讲清阅读的规律,使模式有利于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
参考书目:
叶奕乾《心理学》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于漪、刘远主编《余映潮讲语文》 语文出版社。
钱威、徐越化主编《中学语文教学法》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宋平,教师,现居贵州正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