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5年第11期 ID: 422806

  

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生态女性主义意识的体现

◇ 王玉哲

  摘要:生态女性主义本质上是生态主义和女性主义的自然结合,从历史上看,这种结合是必然的,因为她们有着共同的批判对象——男权,在西方的文化传统中,男性是征服自然的核心力量,也拥有对女性的支配权。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德伯家的苔丝》可以明显体会出哈代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
  关键词:《德伯家的苔丝》 生态女性 意识
  引言
  哈代由于长期生活在农村,对田园风光和质朴的农民有着深厚的情感,对农村宗法观念和体制逐渐瓦解是赞成的,然而对工业革命对农村田园生活方式的毁灭又是极力反对的,这就造成作者内心的矛盾和痛苦,他既反对农村传统的宗法男权制度,又反对工业革命对农村田园自然风光的毁坏,在作品中通过暗示的方式把对女性的迫害和对自然的毁坏联系起来,这正是生态女性主义意识的体现。分析《德伯家的苔丝》中生态女性主义意识的体现对于理解哈代作品的风格特征和作者的社会观点都是有所帮助的。
  一、生态女性主义
  生态女性主义本质上是生态主义和女性主义的必然结合,是妇女解放运动和生态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从理论派别上分析,她是研究女权主义的重要流派,同时又是研究生态哲学的重要流派。研究的思路是从男性和女性的关系入手,再来切入到生态问题上,最终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而把两者结合起来的契合点就是以男权为标准的家长制,因为通过研究她们得到结论:统治女性和自然的人就是根植于家长制逻辑认识之上的男性。在行动上,她们肯定了女性和自然的完美融合,否定男权对女性和自然的统治,并进行深入的批判。随着工业革命和文化复兴运动的开展,女权主义者和生态主义者相继兴起。而哈代正好生活在思想动荡的工业革命时期,生活的经历和文化背景相互作用,使其作品中产生了生态女性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主要体现在女性和自然紧密结合在一起,受到相似的摧毁和伤害,有着共同的反抗目标等。
  二、生态女性主义意识的体现
  (一)苔丝与自然紧密相连
  生态女性主义认为几乎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把女性和自然联系在一起,在女性主义和生态问题之间存在着概念、象征和语言的联系。而在哈代的笔下,苔丝和自然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某种意义上说,她是自然的化身,是自然之母纯洁的孩子。大自然是苔丝生活活动的场所,她与自然之间是相互感应息息相通的,很多的时候,作者把苔丝和自然放在一块来描写。苔丝生活在一座群山环绕、幽静偏僻的山谷,且没有旅游者或者风景画家来光顾过,更别说是城市的侵扰了。在作者的笔下,苔丝和她生活的自然是一体的,是美丽的、纯洁的、未受到世俗影响的。而且作者还把自然景物的变化和苔丝的心情、遭遇联系在一起,起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当苔丝走进充满陷阱和危险的德伯家的时候,自然环境也变得阴暗起来:“小屋的屋檐都隐藏在四季常青的繁叶之中”而且这座小屋是猩红色的,正是绿叶下隐藏着猩红色的小屋像极了德伯家平静外表下隐藏着的罪恶和危险。从后面发生的事件来看,在这里的自然也是和苔丝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这种写作技巧像极了中国文学的情景交融的写法,但二者又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国的情景交融技巧是以景托人,来暗示人物的心情、故事的发展等,但从本质上来说,两者是分离的,景是景、人是人,景物的描写只是一种表达人物情感的手段,是写作的一种技巧。而在《德伯家的苔丝》中,作者有意地把自然和苔丝融为了一体,对自然的描写不仅仅是为描写苔丝服务,而是认为苔丝就是自然环境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作者在文章最后的部分写到苔丝被带到了桑德伯恩,对这座城市,几乎没有自然景物的描写,没有了自然苔丝也不复存在,因为苔丝是自然的一部分。果然,作者把苔丝的死亡地点选择了这里。这就从反面印证了作者认为苔丝是自然的一部分,她们血肉相连,缺一而失二。这也正是生态女性主义者认为的生态自然和女性存在着天然的联系,也是小说中生态女性主义意识的体现。
  (二)对摧残女性和破坏生态的批判
  生态女性主义者反对把男性和女性、文化与自然、肉体与精神、情感与理智分裂并对立起来的社会观念,更加批判把男性凌驾于女性之上、把科技文化置于生态自然之上的观点。她们主张两者是相互联系、融入一体的。她们提出解决生态自然危机的根本途径是建构新的女性文化,提倡人与自然的联系和统一,对传统的把男性女性、文化自然、情感理智、肉体精神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进行彻底地批判,从根本上解放女性保护生态自然。哈代在《德伯家的苔丝》小说中,多次对这种对女性的摧残和对自然生态的破坏放在一起进行批判,他认为只有对这两种行为同时进行批判,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正符合生态女性主义者对对立理念的二元思维模式的批判,也是生态女性主义意识的体现。哈代笔下的苔丝不惧怕黑暗的野外,也不回避自然的孤寂,而对被称作社会的群众从心里头反感和逃避。可以从中体会出作者对当时工业革命和男权制度对女性和自然压迫毁坏的强烈批判。作者还有意地把苔丝悲惨的遭遇和被工业破坏的环境放在一起描述,从心里暗示这两者共同的命运联系及对摧残女性和破坏生态的行为进行共同批判。如作者写到苔丝被丈夫抛弃后来到弗林科姆岑,当地的环境受到工业的极大破坏,“这里空气干燥寒冷,长长的跑大车的路在雨后不久就被风吹得尘土飞扬,树木很少,可以说一棵也没有。”还有在写到大乳牛谷场时说:“这些河流淌得很慢,且往往是浑浊的,河底是淤泥,趟河的人不当心就会深深地陷入。”字里行间充满对社会人群破坏大自然生态的批判。在批判社会破坏大自然生态的同时,作者总是把社会对苔丝的迫害安排在这些被破坏的自然生态之中,从中暗示出对女性的压迫和对自然生态的破坏之间的紧密联系,暗示造成这两种悲剧的实施者就是主流社会群体,是当时宗法制度下的男权主义者,从而引出对男权主义者的批判,这也是作者生态女性主义意识的体现。
  (三)女权主义的觉醒和反抗
  在哈代所处的年代里,男权意识还处在主流地位,社会普遍认为历史文明的发展过程是以男权为核心的,而广大的女性则处于附属的地位,她们只能依从和服务于以男性为核心的宗法制度。在当时的社会理念侵袭下,男性不仅是这样认为,而且大部分女性也往往在守法制度的压迫下,被迫接受社会强加于自己的不公平的待遇。然而哈代笔下的苔丝却对这种理念进行反抗,体现了女权主义的觉醒。文章开头对于到城市认亲这件事,苔丝表现得非常冷淡,尤其是当得知父亲想把自已嫁给这个亲戚时,苔丝表现出了坚定的不赞成。在当时的社会理念下,对于一个乡下的女孩子来说,能够通过嫁给有钱人过上富裕的生活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但苔丝并没有去追求,没有想到把自己的幸福寄托于他人身上,正如她喜欢纯洁美丽的自然生态而反感城市里的风景一样。当然,这种女权的觉醒还带有一点无意识性质,而从苔丝以后对社会现实的反抗就可以认定她的女权主义觉醒和反抗是主动的,有意识的。当被德伯强暴之后,苔丝的母亲让苔丝以此为由强迫德伯娶自己为妻,这也是大部分女性的观点和思路。但苔丝坚决反对,她认为自己的幸福不应该用自己的身体来交换,而婚姻必须以爱情为基础而不是以物质利益为基础。但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被视为异端,也是不可能实现的。苔丝回到乡下,自己承受这一切,在孩子出生后,苔丝不顾世俗观念,在麦地里公开给孩子喂奶。孩子死后,苔丝拒绝牧师为孩子洗礼,而坚持自己为孩子洗礼。在当时的社会看来,孩子是罪恶的象征,不应该进行公开展示。但苔丝从心里和行为上对这种行为进行批判和反抗。同时,作者有意地把苔丝对礼法的反抗和对自然生态的喜爱放在一起,写苔丝对乡下的自然生态由衷地喜爱,旨在揭示苔丝女权主义觉醒和对自然生态的尊重有密切的关联,体现了作者生态女性主义意识的萌芽和觉醒。   三、生态女性主义意识产生的背景
  哈代生活的年代比生态女性主义的兴起早了几十年,他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的产生有着特殊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一是哈代生活在英国工业革命高速发展的时代,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宗法体制在农村和城市逐渐瓦解。地主阶级开始衰败而资产阶级开始兴起,新的社会观念、体制和旧的观念、体制激烈碰撞,对大部分生活其中的人造成了很大的迷惑和巨大的痛苦。哈代本身就是一位长期居住在乡村、富有感情色彩的诗人,对这种碰撞和迷惑有着更加深刻的切身体会,对女性在两种体制交锋中的处境更加地关注。同时,工业革命对自然生态的破坏效应已经显现,作者敏感地感受到了自然生态问题,并有意无意地在对女性的关注中联系到对自然生态的关注,从而激发了作者生态女性主义意识的萌发。二是在文化领域,新兴的资产阶级思想先驱开始传播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这对哈代的思想影响比较大。从历史上看,当时的自由民主平等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目的是为了使新兴的资产阶级更多地掌握国家话语权,而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思想。资产阶级所谓的平等是要求自己和传统的地主贵族阶级地位平等,而不是把妇女解放出来。而哈代一方面接受这种平等民主的思想,另一方面又对这种思想进行发挥,提倡男女平等、科技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观点,这正和后来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相近。从本质上看,可以把哈代这种思想的萌芽看作生态女性主义意识的萌发。
  结语
  综上所述,《德伯家的苔丝》中体现了哈代生态女性主义意识的萌发,这种生态女性主义意识主要体现在作者把女主人公苔丝和自然生态融为一体、对摧残女性和破坏生态自然的男性进行否定和批判及女主人公苔丝女性主义的觉醒和反抗世俗压迫上。这种生态女性主义意识的萌芽和作者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是密切相连的。通过对哈代生态女性主义意识的研究,可以追溯到生态女性主义运动的原始的发展情况,对研究生态女性主义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语
  参考文献
  [1]王雪晴.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苔丝的命运及女性意识的觉醒[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
  [2]钟晨.从《德伯家的苔丝》谈女性主义[J].当代教研论丛,2014(04).
  [3]雷牧野,田沐阳.论哈代笔下的生态女性主义形象——苔丝[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0).
  [4]王禹,邹维军.论祥林嫂和苔丝[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05).
  [5]郭孟媛.论哈代小说中的生态女性主义[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33).
  [6]李筱媛.父权制语境下对《德伯家的苔丝》的女性主义分析[J].青年文学家,2014(20).
  【基金项目:2014年度河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编号:142400410709)】

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生态女性主义意识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