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5年第11期 ID: 422789

  

论推理小说《零的焦点》的创作特点

◇ 石碧

  摘要:为了加深推理小说的深层内涵,就要强调这类小说的文学性。传统推理小说一般总是以追求情节过程为主,很少以刻画人物性格、塑造各种艺术形象为中心任务。这在小说家松本清张的推理小说《零的焦点》中有了很大突破,全篇以描写情节和叙述故事为主,通过生动的人物形象塑造来颠覆传统的推理小说重视曲折情节的现状,使得松本清张在当代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
  关键词:推理小说 文学创作 倒叙
  引言
  和传统的推理小说完全不同,小说作家松本清张的创作风格受到他喜爱的作家影响极大。在众多的小说作家中,松本清张尤其推崇高尔基和陀斯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他的小说在刻画描写社会典型时对高尔基的创作有诸多的借鉴之处。此外,松本清张还受美国作家爱伦·坡的文风影响颇深。世界文学评论家一致认为:“松本清张的文学作品呈现出独有的特色,他对于传统的推理小说和自然主义文学作品一直秉持着批判态度”,也许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使得他的作品和传统的推理小说表现出来了极大的不同。[1]
  一、传统推理小说与社会派推理小说
  推理小说作为一种独有的小说创作类型,它所表现出来的独特魅力不在于它的日常性,而在于作品本身所表现出的作者与读者之间、侦探与嫌疑人之间进行的智力角逐过程,这种对弈的趣味性往往是由小说本身的案件推理难度系数决定的。以松本清张为代表的社会派推理小说,跳出了传统推理小说单纯侦破案件的框架。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零的焦点》,这是对传统推理小说的彻底颠覆,从内容到创作领域都有了极大的突破,带给松本清张极大的荣誉和地位,使其在当代文坛占有一片天地。[2]他的小说作品题材广泛,无论是人物的善恶和叙事的虚实,都是通过犀利的文笔展示在情节之中。从文学作品的深度和广度来看,松本清张的推理小说是积极向上的,故事情节带给读者积极的人生启迪,对照传统推理小说而言,这是极为可贵的。作品中案件的推理来源于个人思想或纠纷,进而发展为阴谋诡计的悬疑案件,表达了作者对于朴实严肃的美学的追求,在人物心理的历程中完成了质的飞跃,以更强有力的声音在时代的胸膛上搏动。与此同时,以松本清张为代表的社会派推理小说使那些否认推理小说文学价值的读者耳目一新,只有多层次和系统地对推理小说进行结构和推理分析,才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小说的脉络。文学界给予社会派推理小说在当代文坛上一席之地,盲目地推崇和不加分析地一概否定都是不妥当的。
  从传统文学作品创作的视角来讲,只有那些对现实和未来都具有强烈责任感的作家,才能结合自身所处的时代和社会大背景,赋予自己的作品以新的时代精神和全新的特性。无论是本格派还是变格派,对于传统的推理小说来讲都是大同小异的,人物形象刻画如出一辙,不能从更深的层次去挖掘人物的性格、缺少对时代的宏观把握,片面地追求情节的离奇,以及过分强调剧情的偶然性和案件推理的神秘性,导致传统推理小说相对于社会派推理小说而言显得平庸无奇。[3]社会派推理小说的新颖创作视角和颇具深度的思想给推理小说增添了文学影响力,使读者的心灵为之颤动。社会派推理小说不仅没有局限于推理讲述方式,而且更为重视情节本身的文学价值,完成了对思想内涵的升华。
  从传统的文学理论观点来看,小说内容只要涉及到了推理,那么就被认为是推理小说,这样的看法使推理小说消解于传统小说之中,缺乏特有的研究空间。由此而引起本格派与变格派、本格派与“高级侦探小说”派之间的关系辩论,其实双方的目标都是旨在提高侦探小说的品位格,只是出发视点不同而已。[4]松本清张之所以能在推理小说创作上获得成功,正是由于他对这两种观点同时进行了扬弃与升华。
  二、《零的焦点》创作特点分析
  “倒叙”手法被广泛应用于推理小说中,这并不是松本清张首创的,追溯推理小说发展的历史,“倒叙”类型的推理小说一直追溯到了20世纪初英国作家奥斯汀·弗里曼的《唱歌的白骨》,后期运用“倒叙”较为典型的推理小说是德国作家艾尔兹的《杀意》、克鲁福茨的《克洛伊敦发12点30分》等。通过这几部倒叙类推理小说,我们可以归纳出这类小说的共同点:第一,从结构方面都是两部分组成的,前半部分描写事情的经过,后半部分重点描写推理侦破案件的过程。第二,从叙事内容都是详细的对当事人的心理和动机进行描写。第三,小说中的故事情节顺畅自然,现实主义色彩浓厚,推理的趣味性相应减少。
  《零的焦点》整个故事情节都围绕着都市和郊区这两个地方开展,都市的繁华代表的是美好的现代,落后的郊区代表着主人公想要掩饰的过去。作品中故事情节的发展是从第一主人公板根祯子的视角和路程逐渐开展的。[5]板根祯子的外貌并不是那么吸引人,她的生活同大多数普通的女性一样,大学毕业后相亲、结婚、辞职在家做家庭主妇。这么一位平凡的女性,新婚后丈夫就失去踪迹,但是她却没有不知所措到只懂得哭泣,而是一方面安慰母亲,一方面在巨大的压力之下寻找丈夫失踪的真相。虽然板根祯子只是众多平凡家庭主妇中的一员,但是她敏锐的观察力和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是那么地不凡,她始终坚定着寻找真相的信念,离开了繁华的都市,踏上了前往他乡的寻夫之路。
  贯穿整部作品的有两条线索,一条暗线和一条明线,明线就是板根祯子寻找失踪丈夫的过程,暗线则是丈夫鹑原宪一的过往。在丈夫灰暗的过往中,有一个从来没有正面出现躲在阴影里的女人,她便是田沼久子。她和女主人公板根祯子、佐知子是相互交织出现的,通过焦点鹑原宪一,在金泽这片土地上交汇在一起。真相往往是残酷的,不过同佐知子和田沼久子相比,板根祯子是幸运的。她的人生并不完美,可以说是有缺陷的,但是她并没有被残酷的事实打垮,她虽然柔弱但是却异常坚毅。为什么作家松本清张会用心去刻画这样一位女性形象,我们通读整部作品可以认为:首先,板根祯子是代表性的线索人物,我们的阅读情感起伏会随着她的行动而发生微妙变化;其次,看似平凡柔弱的她所带有的坚强与毅力却不是所有女性都能够做到的,这份坚毅与勇敢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每一位读者的心,带给我们积极向上的人生信念。[6]   虽然江户川乱步认为倒叙推理小说不是推理小说的主流,但是对于这类小说的评价却是很高的。从更广阔的世界范围内看,倒叙推理小说数量并不多,值得推理小说创作者去尝试。但是事实上有很多的推理小说家拒绝在其作品中运用“倒叙”的手法,宁可使作品消融在一般的小说之中,这是值得思考的文学现象。倒叙侦探小说和普通的推理小说对人物心理的刻画有着极大的差异,前者将重点放在发现犯罪路径和真相的跌宕起伏的紧张感上,后者却着眼于人物思想的刻画。松本清张的创作理念与江户川乱步是近似的,松本清张主张写心理和社会动机,但对过于强调推理小说文学性的论调也提出批评:“推理小说愈接近一般小说,愈被认为具有文学性,我作为一个推理小说的创作者却愈感到寂寞。如果摒弃推理小说的悬疑情节,会使小说内容显得空洞乏味。虽然叙事技巧和情节意外是小说成功的必备因素,但是绝不能否认语言技巧和人物塑造的重要意义。”[7]通过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松本清张对于推理小说的独特性有着非常清晰的认知,正因如此,他的推理小说作品才摆脱了传统小说的写作枷锁,成为推理小说史上的一代宗师。
  结语
  推理小说内涵的提升必须要重点提高作品的文学性,而文学性的提高关键在于对人物的深刻塑造。一般来讲,过分追求情节发展而忽视对人物性格等方面刻画的推理小说只能算是平庸的作品,松本清张的《零的焦点》在刻画人物方面有着极大的突破,整部作品不再是传统的描写故事情节,而是将重点放在了对人物性格、心理活动的刻画上,尤其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思想感情交流、人与人之间复杂关系的表现。以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来颠覆传统的推理小说重视曲折情节的现状,使得松本清张在当代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8]《零的焦点》中描绘了几个女性,但是我们清楚地看出室田佐知子才是本部作品的中心人物,是作品的灵魂。虽然对她的描绘并不多,但栩栩如生,一位性格坚强并富有才气的女性形象跃然纸上。
  作品中对于丑恶行径给予了否定,这也向读者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美好信念,使得推理小说与现实主义文学在某方面有了共同的地带。不难看出,松本清张所走的是一条现实主义创作道路,在他的作品中充满着对丑恶的愤恨和对善良的同情支持。这样一位世界观和文学观都达到超高水平的世界社会派推理小说作家,尽管他的小说将时代特色赋予到作品之中,但是在创作时他的文笔与小说结构设置也曾出现过偏差。文学作品的产生离不开时代背景的烘托,尽管松本清张笔下的大多数人物形象具有着普遍的典型意义,却也是一时一地的产物,这一特点的文学作品是植根于特定的土壤环境下产生的。例如作品中过分地赞美刑警和夸大客观因素的能力,只要他们一出场所有的困难都迎刃而解。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否定松本清张的融入了时代特征的推理小说是与众不同的,无论对当时还是后世的读者了解时代都是有较大意义和文学价值的。语
  参考文献
  [1]叶渭渠.川端康成评传[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2]邵永华,苏南.松本清张和他的《点和线》[J].科教文汇,2007(08).
  [3]李德纯.松本清张论——兼评日本推理小说[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1(05).
  [4]余虹.川端康成《花未眠》的审美解读[J].语文建设,2009(03).
  [5]李红强.松本清张的意义[J].中国图书商报,2007(07).
  [6]邱博.《雪国》的色彩美探析[J].语文建设,2013(20).
  [7]李德纯.社会派推理小说[J].文艺评论,1985(01).
  [8]吴秉杰.两种不同的文学——论通俗文学与“纯文学”[J].文学评论,1990(02).

论推理小说《零的焦点》的创作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