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高中生正处于情窦初开的年龄阶段,面对早恋,与其屡禁不止,不如引导教育,使她们感悟爱的美好,明白爱的责任,呵护爱的高尚,珍藏爱的幸福。
关键词:爱情观 引导 教育
高中生正处于情窦初开的年龄阶段,他们对爱情充满了神秘的向往,随着生理的逐渐成熟,爱的种子也开始觉醒和萌动,有些同学就开始渴望甚至尝试爱情。尽管老师、学校以及家庭一再禁止,但爱的萌芽就像春草覆地,绵绵不绝,只要有一点春风春雨就蓬勃生长。面对早恋,与其屡禁不止,不如引导教育,使她们感悟爱的美好,明白爱的责任,呵护爱的高尚,珍藏爱的幸福。
一.品经典,感悟爱的崇高与美好
中学课本中有许多描写爱情的经典作品,引导同学们阅读、品味,有助于他们树立高尚美好的爱情观,领略爱情的美好和神圣。《红楼梦》中宝黛的爱情是那样崇高而纯洁,一句“林妹妹就不说这样的混帐话”的表白,就让林黛玉又惊又喜又悲又叹,可当贾宝玉因看了《西厢记》而引用其中的曲词比喻二人的关系时,就惹得林黛玉哭闹不止,还扬言要告到舅舅、舅母处,说自己受了欺侮。爱是神圣纯洁的,以至于连玩笑、戏谑都是亵渎和伤害。崔莺莺对张生的爱超出了封建的门第观念,在莺莺看来,中状元、做高官不过是“蜗角虚名,蝇头小利”,“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只有爱是最崇高和最伟大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冲破了世代家族的仇恨,封建礼数的坚硬壁垒挡不住燃烧的爱情烈火。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最后感动了骄横顽固的焦母和势利的刘兄,他们在付出生命之后得以永远相守。杜十娘拥有价值连城的百宝箱和倾国倾城的美貌,但她更有超越财富和美貌的高尚品德,那就是用生命捍卫爱情的纯洁和神圣,不能获得美满的爱情宁可玉碎不为瓦全。在特殊的年代,有一种爱超越了卿卿我我,超越了生死相许,那就是“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那就是林觉民的“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这是惊天地泣鬼神的超越生命的爱,是人间大爱。经典的爱情千百年来不知感动了多少痴男怨女,当然更不多说还有多少普通人的没有写进经典的爱情。中学生阅读这些经典名篇,品味人类这一美好而崇高的情感,接受美的熏陶,有助于丰富自己的情感,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对他们憧憬爱情,追求爱情以及正确地审视爱情,都有着很好的导向作用。
二.谈爱情,明白爱的能力与责任
阅读爱情经典,品味爱的崇高与伟大,首先需要学生学会热爱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经典爱情作品里有很多为爱情而牺牲生命的男女,罗密欧与朱丽叶、刘兰芝与焦仲卿、杜十娘等,他们为爱付出了生命的代价。阅读这些作品要引导同学们明白他们忠贞与爱情,可歌可泣,令人敬重。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生命不存爱又何在?罗密欧与朱丽叶、刘兰芝与焦仲卿虽然死后永远厮守,他们的爱最后得到了亲人、朋友、社会的赞美和纪念,但我们同时看到付出生命的爱情是多么沉重与无奈!
谈爱情,同学们还要明白爱不仅是两个人的朝朝暮暮,卿卿我我,鲁迅说“爱是要有所附丽的”。子君勇敢地走出了家庭,与封建礼教决裂了,她赢得了涓生的爱,获得了自己追求的爱情。可是他忘记了爱情也需要不断更新、丰富、提高。获得爱情只是爱的开始,爱情长路漫漫,还有沟沟坎坎,享受爱情的同时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增强自己的涵养,不要把自己迷失在爱情的海洋里,最后呛水窒息。
与中学生谈爱情还要让他们明白爱还需要有爱的能力。爱的能力不仅仅是生存的能力,还要有抚养教育后代的能力、接纳双方朋友亲人的能力、沟通化解矛盾的能力,还要有容忍爱人缺点的胸怀,有了困难挫折还要共同战胜跨越,“无论生老病死都不弃不离”,这些都是在享受甜蜜爱情的同时必须付出的“代价”,要承担的爱的责任。明白这些“责任与义务”,不是要吓倒中学生,增加他们爱的负担,而是让学生明白完整的爱情有美好也有艰险,有风和日丽,也有电闪雷鸣,能全面地理解爱情才是一个真正成熟的人。
张水云,教师,现居广东博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