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成败归因理论将活动成败的原因归结为三个维度六个因素,这些归因影响着英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从而影响了英语成绩。不同的学生会将自己的成败归结为不同的原因。此外,教师在引导学生正确归因方面要发挥其作用。
关键词:归因 英语成绩 引导
一.成败归因理论
成败归因理论属于学习动机的认知理论,以维纳为代表。维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发现人们倾向于将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归结为以下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同时,维纳认为这六个因素可归结为三个维度:第一,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第二,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第三,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归因。将三维度和六个因素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下表所示的归因模式。
归因与英语成绩的关系:桂诗春认为,造成中国学生二语习得困难的原因在于:不感兴趣;外语难学,没有信心;教不得法,外语条件差等。那么归因对英语成绩到底有什么影响呢?
一般而言,学生最终将自己的成败归因于什么因素,是受到下列多种变量影响的。(1)他人操作的有关信息。(2)先前的观念或因果图式。(3)自我知觉。此外,教师或权威人物对学生行为的期待、奖惩和归因、学生的性格类型、教育训练等都可以影响学生的归因。
二.教师如何引导正确归因
1. 克服失败归因中的能力归因倾向
有的同学将考试成绩不理想归因于学习基础较差,缺乏学习能力等内在原因,会在无形中对他们的自尊产生消极影响。
为了改变这种消极归因倾向,应该帮助学生尽量找到可以改进的因素,增强自我期望。具体的方法如让全体同学在规定的时间内去阅读一篇短文,并给出正确的阅读方法。通过回答问题,使每个人认识到只要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大家都可以取得满意的学习效果。
2. 充分发挥努力归因的积极作用
无论考试结果成败,归因于努力比归因于能力会使学生有更强烈的内心感受。
教师要积极引导他们进行努力归因,以充分发挥努力归因的积极作用。对于缺乏自信的同学,教师可以在每次课文学习或听力测验中,从不同角度找到其进步所在,如朗读的语调比较优美,听写的字迹比较清晰等,目的是让学生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从而坚定其继续努力的步伐。
3. 客观地认识失败归因中的难度归因倾向
当学生把考试失败归因于任务难度大这种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时,会产生两种心理倾向:或者认为英语学习本身太困难,即使非常努力也不会有所改进;或者把过多的希望寄托在老师的讲解上。
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应注意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逐步提高的原则。以普遍认为有难度的短文听写训练为例,可以先让大家学习单个词的辨析,然后慢慢过渡到短语听写,再扩展到整个句子的大意概况。这样学生在逐渐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努力后获得成功的喜悦,而不会因为难度太大而放弃日积月累的学习。
4. 避免成败归因中的运气归因倾向
无论考试成败,运气归因的实质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不愿付出更多的努力而造成的。
因此,可以通过把每一位学生的成绩做成折线统计图的形式,使大家清楚地看到平时坚持不懈努力的人,他的成绩在不断提高,哪怕这种进步是很微小的。这样对那些依靠运气的学生会有很强的说服力,促使他们尽早开始扎扎实实地学习。
在教学中,归因理论对于学生的学习期望、动机、热情、行为的持久性等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对于转化外语学习中大量的不成功者(差生),使他们摆脱失望和无助的情绪,树立信心,维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最终取得外语学习进步亦有着极大的开发潜力和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闫传海,张梅娟. 情感因素在外语教学中的介入[J]. 外语界,2002(5):70-71.
[2]张大均. 教育心理学[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77-79.
[3]Heider F. 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M]. New York: Wiley Publications,1958:161-163.
[4]Weiner B. Research on motivation in education [M]. Orlando: Academic Press,1984:28-31.
刘美君,渤海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