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2年第5期 ID: 155157

[ 马天慧 文选 ]   

图式理论在英语语篇理解中的应用

◇ 马天慧

  内容摘要:语篇理解是英语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语篇理解教学的方法也多种多样。而通过应用图式理论改革英语语篇理解教学,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篇理解能力。
  关键词:图式理论 阅读教学 英语学习
  众所周知,语篇理解能力是学习英语时需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因为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是建立在大量的语言输入,尤其是大量的阅读的基础上的。但传统的语篇理解教学只注重语言知识的提高和对句子意义的理解,在课堂上大多数教师遵循传统的教学步骤。这种模式忽视了对文章整体的理解,没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理解问题的能力,因而不能达到阅读教学的真正目的。在语篇理解过程中,读者不应被动地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而应运用头脑中已具备的知识,根据阅读材料中的文字符号寻找线索进行预测和推理,从而达到对材料的理解。因此,教师可以运用一定的图式理论,启发学生对内容的预测,使学生积极思考,从而通过把握全文而解决个别的语言现象以及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一.图式理论与语篇理解
  许多研究表明,语篇理解过程中,认知框架中的信息给语篇理解预测提供依据,它们作为典型形象反映现实规律,赋予读物以意义。在语篇理解过程中,读者根据文字不断提供的信息,联系自己既存的语言知识和背景知识,对读物依次做出反应。
  图式理论认为:任何语言信息,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本身都无意义。它只指导听者或读者根据自己的已有知识及知识结构恢复或构成意思。根据该理论,语篇理解首先是文字信息输入,然后读者在自己头脑贮存的信息中寻找能够说明所输入信息的图式。当这些图式被找到以后,读者就产生了理解,否则就不能理解,或不能完全理解。阅读时需要读者和作者拥有共享的一部分图式,如果读者和作者各自的原有图式没有共享的交集,那么读者的语篇理解就会失败。
  二.图式理论对于英语语篇理解教学的启示
  语篇理解是一个认知和言语交流的过程。语篇理解对我们人类的发展有着不可估价的价值与作用。而学生语篇理解的障碍一是来自语言文字的基础不牢固,既不能形成与之相对应的自然范畴图式。二是来自对文本内容的不理解,那由于文化经济的差异在阅读过程中不能形成与之相对应的事件模式或形成有差异的事件模式。因此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根据图式论的启示首先我们尽可能的激活学生头脑中的图式。
  首先从文本的文体入手,让学生了解掌握尽可能多的文本文体,这样有助于学生快速的建立相应的图式,从而更快更准确的理解文本。而各种文本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对各种文本的熟悉将有利于学生在多种信息中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其次,作为英语的语篇理解,对英语的掌握还是其阅读的基础,而词汇又是重中之重。因此在教学中,还应注重词汇的教学。而我们知道词汇有着语体意义、情感意义、言外意义和言内意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在教授词汇时不仅要注重学生对词义的正确理解和掌握,同时还要注重词汇的文化背景意义,使学生在词汇这一层面上就能建立丰富的图式。
  最后,文化背景知识的扩充是教师需要在语篇理解教学中始终贯彻的一个原则,也是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相应图式的重要手段之一。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各种手段使学生接触并感知英语国家的文化。
  三.结论
  由此可见图式在英语语篇理解教学中是影响学生理解文本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建立学生头脑中合理的图式,如何激活这些图式是英语语篇理解教学中的首要问题。
  参考文献:
  [1]董建民.图式,理解与阅读[J],内蒙古: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5),125—200.
  [2]李华,运用图式论 改进英语阅读课教学[J],广东: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3]皮德敏,图式理论对英语阅读教学的作用,湖南: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17)卷第1期.
  [4]齐鲁霞、王初明, 背景知识与语言难度在英语阅读理解中的作用[J],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8,(2),58—123.
  [5]周红云,图式理论与阅读个体的能动作用,徐州: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26)卷第3期.
  马天慧,女,渤海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

图式理论在英语语篇理解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