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我们连云港教育大力推行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对于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与人沟通和与人协作能力都是事半功倍的。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只有学会自主学习,才能从根本上适应学生人生的未来发展。那么,在六模块背景下,我们应如何培养学生语文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一.要引导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工作
所谓预习,就是在六模块课堂之前,学生自己先阅读新课的内容,做到初步了解,并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准备工作。预习的有效程度将直接影响上课的效果。预习的好处很多,如可以提前消灭我们“活动”过程中的“拦路虎”,从而提高听课的效率;有利于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可以提高独立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有利于巩固所学的知识;有利于扭转学习被动的局面等等。
明确了预习的重要性,我们在平时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做一些预习方法指导。预习一般要让学生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引导学生妥善安排时间。最好前一天晚上预习第二天要上的新课,这样印象较深。新课难度大,就多预习一些时间,难度小就少预习一些时间。也可以利用星期天,集中预习下一周要讲的课程,以减轻每天预习的负担。二是要教会学生明确预习任务。预习总的任务是先熟悉教材,为新课的顺利进行扫清障碍。三是要提醒学生控制预习的深度。预习要防止过粗的偏向。有的学生在预习时,只是浮光掠影地看一看,浅尝辄止。这达不到预习的效果。预习还要防止过细的倾向,谨防钻牛角尖的现象。四要引导学生在预习时看、做、思结合。看,一般是把新课通读一遍,然后用笔勾划出书上重要的内容,需要查的就查,如不熟悉的字词及文章文学常识、含义深刻的语句等;需要想的就想,如教材中的活动与探究等。做,在看的过程中需要动手做的准备工作以及做本课后的练习题。思,指看的时候要想,做到低头看书,抬头思考,手在做题,脑在思考。
二.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六模块建构式的核心理念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能学不教,它立足于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自主交流、自主发展、自主巩固、自主检测的平台,让学生爱学、乐学、会学。在“六模块”下,学生就是课堂的主人,只有学生积极、热情地参与,才能成就精彩无限的课堂。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语文六模块课堂呢?
1.培养学生大胆、自信的心态。勇敢者无惧,自信者美丽。我们应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在语文六模块课堂中,在遇到对探究题的讨论时,我们可以要求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我们还可以课堂中设置一些抢答或竞赛的环节。这时候,学生要从座位上站起来自由地发表见解,或者走到讲台前为大家展示才华,首先就需要学生的勇敢和自信。
2.引导学生主动与他人沟通交流。六模块课堂的一般程序是“自学质疑—交流展示—互动探究—精讲点拨—矫正反馈—迁移运用”。这里就离不开一个小组合作讨论的环节,在与组员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引导学生在组长的统一组织下主动讲出自己的观点。如果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观点存在冲突,要耐心地听别人讲述理由。同时也要主动地与他人讲明自己观点的理由,学会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在六模块中,主动与他人沟通交流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要引导学生具备做好课外功的能力
我们要顺利地上好每一节语文课,离不开我们课后的努力和积累。语文这门学科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因此课堂之外,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寻找语文与生活的切入点。为了避免六模块中学生学习的浮躁现象,我们还可以在课后适当做一些练习。练习质量和效果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在有限的学习时间中,我们所做的习题一定要有代表性、要经过慎重的选择,一定要避免那种见了题目就做的现象。
创新是我们学习的不竭源泉,六模块建构式课堂充分体现了与传统教学方式完全不同的风格,体现了新时代背景下创新教学策略的要求。
王齐贵,教师,现居江苏灌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