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2年第5期 ID: 155131

[ 崔菲菲 文选 ]   

中学英语课堂中的有效教学

◇ 崔菲菲

  内容摘要: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性被越加广泛的认可,但是同时英语课节数的增加与随堂练习的增加往往容易造成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有效教学的重要性,提高中学课堂中有效教学的比例。
  关键词:有效教学 中学课堂 研究价值
  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有效教学活动是很多学校老师对于达到教学目标所采取的必要手段,但真正的可以灵活掌握学生发展情况,因人而异的制定教学规程,并且可以让学生达到施教者或者教学计划制定者心目中的有效教学的目标的有效教学,却少之又少,究其原因,很大一点就是对于有效教学的定义概念的理解有所不同,那么有效教学的真正涵义是什么呢?
  基于我国学者对西方有效教学研究系统考察,发现对于有效教学的解释可以归纳为三种取向,目标取向,技能取向和成就取向,并且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解释。综合了国内外的学者研究,对有效教学的界定主要有以下几种:
  (1)沿用经济学上效果、效益、效率的概念来解释有效教学。这种观点认为,教学有效性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
  (2)从“有效”和“教学”两个概念出发来界定有效教学。这种观点认为,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它的核心是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关注教学的效益。
  (3)以学生发展为取向来界定有效教学。这种观点认为,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教学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有效教学”。
  (4)从表层、中层、深层三个层面对有效教学进行结构化分析。这种观点认为,从表层分析,有效教学是一种教学形态,从中层分析,有效教学是一种思维,从深层分析,有效教学是一种教学理想。实践有效教学,就是要把有效的“理想”转化成有效的“思维”,再转化为一种有效的“状态”。
  现在的学校教学环境中,学校往往把学生成绩分数作为衡量有效教学的标尺,这样就会在追求有效教学的道路上误入歧途。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中,一些老师对于有效教学的认识已经跟不上潮流,在教学活动陷入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只重分数不重教法的怪圈,这和授之以鱼却不授之以渔的道理一样。因此正确理解有效教学的涵义,有效教学的教学方法是很有价值意义的。
  一.有效教学的研究价值
  有效教学追根究底就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学生的全面发展又是以有效地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准为前提的。然而,在中国国内对于有效教学的内涵及有效教学的判断标准的问题上,存在着分歧,其原因就是新旧教学观的并存。
  而有效教学的研究宗旨就在于教学视角的变革以及研究方法的转换。“有效教学”的研究有助于聚焦学生成长的评价。
  “有效教学”的研究有助于促进课堂教学的转型。从“教的课堂”转型为“学的课堂”,创造“有效学习”的三原则是:(1)设计出教者与学者均能安心的人际关系和学习环境;(2)学习的课题、内容、方法和评价均适于学生的学习;(3)在活动性的学习中,学生能够主体地参与学习。“有效教学”研究把叙事作为重要的研究方法,可以促进教师研究共同体的形成。在新课程实施中,教育实验区中小学展开的以“有效教学”作为切入点展开的教学研究,冲破了孤立地研究教学方法的陋习,拓展了教学研究的视野。这为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的改革和转型,即从“传递中心教学”转型为“对话中心教学”,从“教的课堂”转型为“学的课堂”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保障。
  二.新课程改革下我国有效教学的展望
  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贯穿着这样一个清晰的逻辑: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是教师的专业发展。“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集中地体现了这个逻辑。
  在教学中,有效教学的英语教师关心、爱护、信任、尊重学生,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与学生建立亲密的友谊,形成融洽的关系,从而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教、爱其学”。
  崔菲菲,渤海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

中学英语课堂中的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