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 2011年第11期 ID: 151891

[ 庄平 文选 ]   

浅议李清照词作中花的意象

◇ 庄平

   内容摘要:李清照词中这一系列不同情态的“花”意象,我们可以感受到她作为一个女性在不同时期不同体验,可以看到词人从少女情怀到思妇情结,从思妇情结到遗妇情怨的心态变化的轨迹。
   关键词:意象 花 情感 生命 历程 体验 女性
  
   宋代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写了许多关于“花”的词作,创造了一系列的“花”意象。梅花、荷花、梨花、海棠、牡丹、桂花、菊花、杏花、丁香等都成了其饱含深意的的抒情意象。我们可以感受到她作为一个女性在不同时期不同体验,可以看到词人从少女情怀到思妇情结,从思妇情结到遗妇情怨的心态变化的轨迹。
   一.李清照前期词作大多抒写少女的情怀和少妇的相思情愫。
   她写荷花“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
   这首词中的荷花意象,映衬着她如花的年华和生命,渗透着她对当时自由生活的美好体验。夕阳西下,彩霞满天,带着醉意的美丽少女乘着小船误闯进一片绿叶红荷的美丽世界里面。亭亭玉立、蓬勃艳丽的荷花宛然就是女词人少女时代惟妙惟肖的写真,少女的天真烂漫溢于其中,是她纯真开朗、热爱生活的天性最完美的体现。
   她写梅花“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渔家傲》)
   梅花被描绘为具有美丽的外观、优雅的内涵、高洁的品格,梅花意象是女词人的自喻。一片白雪覆盖大地,一树报春的红梅点缀其间,梅枝犹如天工雕出的琼枝,又像冰清玉洁的美人。它的开放,报告了春来的喜讯。词人在歌咏傲立霜雪之中以报春信的梅内在品质的同时,梅花和词人都具有傲然独放、卓然不群的性格,都是花中的君子。
   她写芙蓉:“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浣溪沙》)女主人公的面容如出水芙蓉般的娇艳。“一笑开”三字,是指芙蓉花开,“芙蓉”作为一个“花语”,细腻深入地写出思春女子的情感体验与情态表现,表达了少女既含蓄隐约、又满怀渴望的“心语”。这样细腻独特的情感,也只有作为女性主体的词人才能体验得出来。最后她终于大胆地展开素笺,以书信传情,“月移花影约重来”。这个芙蓉花般的少女对浪漫爱情的追求是何等的真切。
   二.词人后期词作中的花意象的主调表现出凄苦哀伤的心境,流露的是词人南渡后孤身飘零的凄惨与悲伤,体现的是在国破、家亡、夫死的生活境遇中词人残破的心灵和凄厉的哀愁。
   南渡后,除了与当时许多士大夫有着同样的流亡经历外,李清照本身还遭遇了一连串特殊的不幸与事故。在这重重磨难中,她的身心都遭受着极大的威胁与摧残。这一系列的灾难使李清照的后期之词在思想与风格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家的残破、家庭的残破、心灵的残破使她这一时期词作中的“花”意象也蒙上了浓重的凄苦哀伤的色彩,其很多咏花词作表达了这种凄苦心境。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武陵春》)词的起句“风住尘香花已尽”仅仅七个字就为我们描绘出一个残花凋零落红满地的意象。她用这种残花的意象把抽象的愁写得如此的具体形象。这里的残花意象又何尝不是词人自己,又何尝不是她那残破的人生和心灵。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声声慢》)词一着笔就在冷清的环境中寻觅,自然是心绪上的凄惨与伤怀。词人过去的“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如今已是“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过去的“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如今已是“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憔悴损”的落菊意象体现的是词人破碎的心灵迸发出来的渗着血泪的深愁巨痛。青春的红颜已随生命逐渐凋零,青春的梦幻也被风雨摧残,沉浸在充满想像的世界里,努力地寻找过去。“菊花”在女词人早期的词作里都是把酒吟赏的对象,此际却成为其美丽容颜不再、身心疲惫的喻体。
   综上所述,李清照用她词中独特的“花”意象系列与自己的生命历程构成巧妙的隐喻和象征。透过李清照笔下这一系列各具情态的“花”意象,作为所处时代杰出的女词人,她完成了自己的艺术使命,也承担了过多的精神负重。她正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朵美丽的奇葩。
  
   庄平,南阳理工学院教育学院教师。

浅议李清照词作中花的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