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文化中心主义”是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干预人们交际活动的几大类负面影响之一。本文对“文化中心主义”的概念做了释义,并分析其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寻求克服其负面影响的办法。
关键词:文化中心主义 跨文化交际 负面影响 文化相对主义 多元文化主义
一.研究背景
随着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开展,单靠掌握“纯语言知识”已无法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语言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技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Dodd 指出,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与三个因素紧密相关:第一,情感因素,指拥有积极的态度,包括自我肯定、自尊意识、信赖和安全感等;第二,认知因素,指跨文化接触时的感知与认识,包括期望、定型观念和不确定感等;第三,策略因素,指所采取的行为与交际技巧,包括言语和非言语技巧。我们的英语教学是在全球化大背景中前行,文化差异往往会使人们在交际过程中相互误解,导致交际障碍,甚至发生文化冲突。跨文化交际只能通过人与人之间来完成,这也就是说两种文化是不能直接沟通的,但只有代表这些文化的人才可以进行交际。因此,由于忽略了群体内的个体差异,作为重要认知因素之一的文化中心主义倾向,一种后天习得的行为,不可避免地成了跨文化交际的绊脚石,妨碍了人们对交际对象个体的正确理解和客观判断,从而直接影响到跨文化交际的效果和质量。
二.文化中心主义
文化中心这个词应是Ethnocentrism,它指的是任何社会群体的成员们对外部群体的偏见态度和敌对心理。具有文化中心主义的人的特点、倾向是将人类社会划分成各种各样的群体,成员在心理上认同于他们所属的社会群体的社会特征,如价值观念、态度、习俗、传统、生活方式等。文化中心主义是把本民族的文化当作对待其他民族文化的标准来衡量其他民族的行为,并把本民族文化与其他文化隔离开来。因此,当本群体的成员根据自己群体文化准则去判断或评价其他群体成员的行为时,就构成群体文化中心主义。
三.文化中心主义与跨文化交际的关系
跨文化交际指的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的跨文化交流是我们时代的一个突出特征。但跨文化交流的主要障碍是:不确定性规避、偏见、文化冲突和文化中心主义。其中文化中心主义是对跨文化交际影响最大和最直接的一种心理因素。文化中心主义也是指一种文化偏见,这种文化偏见使人们对其他文化的习惯和传统做出正确或错误,好或坏的判断;它使得我们对群体和文化的多样性做出负面评估,导致文化专制和盲目排外,从而使文化发展处于停滞和衰落局面。但从历史上看,文化中心主义也包含着积极的一面。文化中心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强化民族认同感以及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民族活力与凝聚力的作用,以致达到捍卫和增进本民族利益的目的。社会心理学家认为,负面的文化中心主义会给跨文化交际造成严重的障碍,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导致产生交际距离,不利于不同文化背景间人们的相互沟通和了解。
四.超越文化中心主义的对策
“文化相对主义”是1949年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梅尔维尔·赫斯科维茨在他发表的《人类及其创造》中提出的,他认为“文化相对主义的核心是尊重差别并要求相互尊重的一种社会训练。它强调多种生活方式的价值,强调以寻求理解与和谐共处为目的,不去评判甚至摧毁那些不与自己原由文化相吻合的东西。”文化相对主义者认为,各民族的不同文化该民族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下形成的。社会制度的成员没有权利去评判其他社会制度的成员。文化相对主义曾经被认为是消除文化中心主义负面影响最有效的方式,文化相对主义的核心就是强调多种生活方式的价值,这种强调以寻求理解与和谐共处为目的,而不去评判甚至摧毁那些不与自己原有文化相吻合的东西。但文化相对主义的观点中也潜藏着一个悖论。如果所有的文化系统都满足于自身的价值标准,必然推导出自己是世界上唯一最优秀的文化,于是会固守自己的文化方式,盲目排斥甚至压制其它文化,结果导致文化孤立主义。因此,我们要将文化相对主义进行审视、探究,在肯定其一定进步性的同时克服一定程度的极端片面性,这样这一文化价值观就会在现实生活中成功地指导人们的跨文化交际活动。费孝通先生说:“文化自觉指的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是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人,在对自身文化有了“自知之明”的基础上,了解其他文化及其与自身文化的关系。我们面对的世界是各种不同文化的人怀有不同价值观的人,必须在越来越息息相关的世界上和平相处,必须在精神文化领域里建立起一套促进相互理解、宽容和共存的体系,这个体系就是‘跨文化交流’”。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价值体系,任何一种行动,如信仰、风俗等等都只能用它本身所从属的价值体系来评价。因此,我们要主张多元文化主义,承认和接纳人类的多样性,给予不同民族、种族和文化群体以平等的地位。多元文化主义以承认文化差异为基础,倡导文化上的平等、宽容与尊重,同时促进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提倡多元文化主义,有利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进步;有利于人们相互尊重;这些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心理前提。
五.结论
与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交往,有些人习惯根据本群体偏爱的方式感知现实世界,认为理所当然。这其实就是民族中心主义的表现。强烈的民族中心主义体现狭隘、偏执、局限性、狭小的格局和有限的视野,长久发展会严重影响一个人的内省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跨文化交际的成败取决于诸多不同的因素,加深对不同文化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微观文化知识的了解;积极理解多元文化,把握文化敏感度;适当掌握一些交际技巧,增强个人主动性,培养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行为都是有效、成功的跨文化交际行为的第一步。
参考文献:
[1]Dodd, C.H.Dynamics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M].Dubuque, IA:Brown,1991.
[2]梅尔维尔·赫斯科维茨:文化相对主义—多元文化观[M].纽约:蓝天出版社,1972.
[3]费孝通.关于文化自觉的一些自白[J].北京:学术研究,2003,7.
[4]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王晋抚,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外语教研室教师;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学、翻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