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国力的逐渐增强,人们对于体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可是在我国的教育体系当中,语文教学作为当前教育的基础性科目,也值得我们进行更多的关注。笔者结合从事教育教学的多年经验,对体育学校语文教学的现状提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体育院校 语文教学 现状 研究
一、引言
教学大纲对体育学校的教学要求是立足初中语文的基础,让教学活动做到课内和课外相结合,从而让学生对于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有进一步的巩固和扩展,让学生的语文交际能力、写作能力以及现代文阅读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培养学生浅易文言文的基本阅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逐步形成自学运用语文的习惯,为适应职业变化、提高综合素质奠定坚实的基础。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积极引导学生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树立起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思想,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让学生的人格得以形成和健全。进入到新世纪以来,体育学校教育如今正经历着转变:通过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的适应,通过专业学科本位转变为岗位职业能力本位适应。部分教育工作者片面地认为体育学校教育就是体育专业教育,在语文教学当中只是一味地对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进行强调,而忽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很大一部分体育生受到学习习惯、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习成绩比较差,学生的综合素质显得良莠不齐。因此在语文课堂上的表现就是淡漠的态度对课程,缺失必要的语文学习兴趣。而在体育学校语文教学当中实施有效的措施,有效提高体育生的语文素质,让学生形成健康人格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是教育者所值得探讨的课题。
二、体育学校语文教学现状
(一)学生文化起点比较低,保持淡漠课程的态度
从体育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来看,其中有一部分是学生选择体育专业之后在学习和训练两者之间产生冲突,这使得学习成绩下降;还有一部分学生当初选择体育专业就是因为学习成绩不好,而又不能够保证足够的学习时间,让学生的成绩陷入到恶性循环中。所以,体育生和同年龄段的高中生群体相比有着比较低的文化起点,让体育生进行文化学习缺乏必要的认同感,而所体现出来的最多的就是挫折感和失败感。这使得学生在学习当中缺乏创造精神和对文化学习的兴趣,以及比较严重的自傲和自卑心理之间的矛盾。再加上体育生导向大多为自己的兴趣,而学生不能持久地维持广泛兴趣和不能深入地进行敏捷思维,会全身心地投入自己喜欢的课程。体育生在具体的对待语文课程的时候,由于受到语文课程所具备的特点使得“动态课程”的体育生失去必要的兴趣,也不能以积极的态度面对语文教学。特别是在语文科目由主科转变为体育学校的副科,这极大地减弱学生对语文学科的重视程度,而且语文已经学习这么多年,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在部分的学生心理觉得语文就连鸡肋都算不上。
(二)学生课外阅读量很少,知识面显得比较窄
在对目前的体育学校所进行的调研中,有图书馆的学校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即便是部分学校拥有自己的图书馆,可是在资源上显得有限,学生很少去阅读中外的文学精品。再从阅读取向上来看,一些通俗类文学作品和漫画类书籍更受亲睐,甚至还有部分学生阅读不良思想书籍,那些传统性的国内外名著正是由于阅读取向的原因,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在这种阅读氛围下,不仅对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有着阻碍作用,在学生的身心健康上还有着不良的影响。在对学生的课余时间进行分析,学生除了必要的体育训练所占据的时间,再加上受到电脑游戏等娱乐方式的挤占,体育生进行课外阅读基本上成为不可能的事情。由于体育生在课外阅读量上显得不足,这使得体育生有着比较窄的知识面,而这也使得教师在进行教学当中的难度进一步加大,教师对学生的常态性评价是基础差、不认真学、不想学、不爱学。
(三)教师对课堂兴趣降低,所取得的教学效果不理想
从对体育学校学生的特点分析来看,他们不仅具有充满活力,性格外向,重义气等特点,还有在学习当中自控力比较差,上课学习态度不认真,以及学习动力不充足等。正是有着学生学习习惯、行为习惯以及基础知识等方面原因的考虑,这使得教师在进行教学组织当中必须耗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并且部分年轻教师由于经验略显不足,这使得不能做到对课程的有效驾奴。教师在组织管理教学耗费比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这让整个教学进度受到影响,还降低教师对课程的认可度和兴趣。更有甚者让部分教师淡化课堂教学意识,只是对学生管理的过分强调,而对学生的教学忽视,学生的学习任务过少,这使得学生丧失必要的学习目标,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而这所造成的恶果就是学生在学习上陷入到恶性循环当中。
(四)学生在教学和比赛两者之间有着激烈的冲突,这使得学生的厌学情绪加剧
由于体育学校的学生显得比较特殊,其最显著特点就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还必须完成训练和比赛任务。而体育学校的体育生普遍来说有着比较薄弱的文化知识和比较低的文化起点,而在面临着训练和比赛占据学习时间的背景下则不能做到全部正常上课和学习,这使得学生的正常文化课的学习以及所取得的文化课的成绩受到进一步的影响,让体育生在文化课上的挫折感进一步增加,体育生在体育专业的训练和比赛当中所取得的荣誉感所进行比较的特殊氛围之下,就会对文化课所带来的挫折感采取回避的态度,在内心当中淡漠文化课教学,特别是在意识当中认识不到语文教学的重要性的基本前提下,对于语文学习有着普遍的厌学态度。而这所造成的恶果就是学生只是要求及格即可,教师虽然有力但感觉没有地方使用,体育学校的语文教学掉入夹缝当中陷入到无法自救的尴尬局面。
三、对体育学校语文教学的对策和建议
体育学校的体育生目前大多数还是属于基础教育当中比较特殊的群体,这部分学生由于受到学习兴趣、意志、习惯、行为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使得语文综合素质显得良莠不齐,语文学习成绩也不理想。针对此种情况,在立足于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应该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有效提高体育生的语文素质,这也为学生健康发展、健全人格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是值得让我们大家去研究的课题。
(一)有效树立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课堂学习兴趣
从教学方法来看,在课堂上必须树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对学生的个性主张进行充分的肯定,要对于个性这种不一致的资源做到精心整合和充分利用,在语文课堂当中进行合理地运用;从教学内容来看,在对体育生进行语文教育的过程当中必须对学生的主体性进行充分的发挥,所制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的难易程度要取决于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师对学生不能过高要求,这样在课堂当中让学生能够做到情感的认同感;从教学目标来看,教师在教学当中所具备的任务是,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其需要两者之间的关系科学合理地调节,特别是在体育学校当中,则更应该注重很好地协调学生语文学习和日常的训练、比赛,这样就使得在学生的学习活动和情感需要上和谐统一。
(二)做到对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从而让学生的学习动力有效增强
一方面是要注重评价过程,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考核和学生语文成绩评定的依据应是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的情况和课外作业的完成情况等各个因素,对学生优劣的评价标准不局限于考试成绩;另一方面有效增强学生的自我评价,这也是对教学的过程评价有效强化,使得考试不成为学生的负担,也不成为教师主观评价学生的法宝,而是逐渐成为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和自我挑战的一种辅助手段,也是学生寻求自我发展的过程。通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可度的增强,教师就会在语文教学当中带着浓厚的感情融入。
(三)做好分层次教学,使得语文教学的针对性得到有效增强
要做到对现有班级局限性打破,在立足于摸底考试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能力和知识水平来进行层次的划分,在对文化课的学习时,根据各自程度的不同到相应的班级中去上课。而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层次的不同来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并且要对教学计划和内容进行重新制定,以便做到针对性。除了在课堂上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对课外所布置的作业也要进行层次通道的打开,不但做到对学困生学习难度的降低,还应该做到对学优生知识面扩大需求的满足。而实施分层次教学,使得教师所面临的对象为一至两个层次的学生,这样就可以让教师有着更多的精力去研究教材和学生,这样所取得的教学效果比较好,也可以做到让所有学生发展。要对分层后的管理加强,做好学生和家长的工作和安排课表等管理工作,这是顺利实施分层次教学的前提条件。
(四)有效开发第二课堂,让学生走入到生活当中
通过影评、读书等具有十足趣味性活动的开展,突出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的能力和知识的空间得到拓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根据学生兴趣爱好的不同,将学生组织起来参与到诸如文学社、读书会等和语文相关的活动中来。还可以进行竞赛活动,将学生吸引过来,特别是体育生对于竞赛所具备敏感程度更强,这就可以按照学生的优势和特长,做到对激励机制的有效运用,组织开展各类能够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素质的竞赛活动,这样就可以让学生获得荣誉感和认同感,在对学习兴趣增加的过程当中做到对语文能力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梁日威 “三位一体”促进学校体育教育工作发展[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02
[2] 贾琳 现在体育管理与传统哲学理念[J].科技资讯,2006,28
[3] 张亮 关于体育运动学校发展路向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2,26
[4] 张军 校园体育文化环境状况分析及建设途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