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2年第1期 ID: 421843

  

浅析色彩艺术在文学作品中的功用

◇ 高宇琪

  摘要:色彩是一门艺术,色彩蕴含了众多的思想情感和情感寄托,有着丰富的文化含义。在文学的创作过程中,文人也会非常注重色彩艺术的运用,用色彩语言来表达自己最强烈的情感,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本文将通过色彩艺术的功用对文学作品中色彩语言进行解读,分析其中的审美价值。
  关键词:色彩艺术 色彩语言 文学作品 色彩功用
  在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中,色彩艺术已经成为小说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学家们通过艺术性的语言来进行色彩艺术的效果渲染,这其中融入了作者个人强烈的情感因素,所以色彩语言在文学作品中经常是一种隐喻的语言形式,是人物丰富的思想情感和审美价值。因此,色彩艺术是文学创作中常见的一种手法,也是色彩艺术在文学领域中新的探索和运用,给予文学作品极强的艺术生命和审美价值。色彩艺术其实就是自然界中的各种物体通过自然的反射或折射出的各种绚丽多彩的颜色,经常在美术创作的影视制作中来进行视觉效果的传递,在文学作品中,色彩则主要是被用来营造美的意境。
  一、文学作品中色彩艺术的写人状物功用
  文学的创作就是对于人们的生活进行艺术化,具有艺术的色彩,运用色彩的艺术对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环境的氛围进行渲染和烘托,同时对于人物的内心活动变化有着重要的暗示作用。在文学创作中使用色彩艺术来进行创作在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是一种主要的文学创作形式。
  在张爱玲的小说《红玫瑰和白玫瑰》中,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主要通过动作的描述展现出来。她穿着一身撩人绿色长长的睡袍,每个动作都是随着主人公的动作而尽显人物的妩媚,其中绿色的睡袍颜色就显得特别扎眼,尽显了一种挑逗的韵味,把小说中女主人公的行为动作和诱惑的心理描绘得淋漓尽致,表现了女主人公心理变化的一种迫切性。张爱玲对男主人公的描写也特别准确到位,运用细腻的描写手法为我们展现了男性最复杂的心理特点,在每一个男性的内心深处都会深藏着两个不同的女人,一个是红玫瑰,两个人在一起的时间长了就会像是拍死在墙上的蚊子的血一样鲜红,而另一个就是那白玫瑰,两个人在一起时候的感觉就好像是夜晚星空中那皎洁的月光一样,但是时间久了就会像是粘在衣服上的饭粒一样,张爱玲正是通过红白这两种鲜明的对比色彩为我们将不同人物的形象进行了生动形象的刻画和描述。
  色彩的恰当合理运用可以给人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是单调乏味的,而是多种颜色相互重叠的绚丽世界。在文学作品创作中,文人会经常使用色彩艺术的叠加来赋予文学作品更强大的力量,对生命气息的多样性进行渲染。多种多样的色彩在一起使用可以给人带来新的视觉效果,并且可以让文学作品具有明显的节奏感和层次感。一般说来,在文学作品中一般会使用两种颜色来形成主次色彩的区分,两者之间相互映射,为主题色彩进行服务。
  在元代著名的戏剧家关汉卿的喜剧作品《望江亭》中有一段关于杭州景色的生动描写,作者选用绿色为主色调,将松林的景象呈献给观众,远远地望去,我们就可以感受到一片生机盎然的绿色气息,青翠的山峰,一泻千里的碧绿江水,杭州所有的事物都被这生机盎然的绿色所环绕,他在对周围的建筑物进行描写的时候,也呈现出一种独立特性的视角,让画面具有了人文气息,到处都是一片生机勃勃的场景,其中有火红色的花朵,红色的亭子屋檐等多种鲜亮的色彩,这些都围绕在了绿色松林的周围,更加凸显了绿色的主色调给人留下一种灵动的感觉,让人就感觉置身其中,流连忘返。
  二、文学作品中色彩艺术的意境营造功用
  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中,我们经常会提到文学意境这个名词概念,主要是指作者运用艺术的色彩进行渲染,从而营造出一种优美的意境,从而起到一种积极的宣传作用。文学作品中的色彩使用一般都会在小说中的人物,故事情节相结合,从而可以让其中的意境形象更加鲜明。
  在诗人白居易的诗歌《忆江南》中:“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诗人用了红、绿、蓝三种颜色来对江南的美好景色进行生动的描写和追忆,通过色彩的语言让读者感受到了江南日出像火一样的亮艳,仿佛置身在江南醉人的春景之中。在《上海的狐步舞》这部文学作品中,作者用红色、黄色、紫色等多种颜色来对上海当时糜烂的社会生活进行象征性的暗示,洋溢着一种表面上看似繁华的景象,社会各处都是灯红酒绿,歌舞升平,从而也揭示了一种丑陋的社会现象。
  在文学创作中,很多时候作者并不是只把色彩运用在景物的描写上,更多的时候也是将色彩和人物场景进行巧妙地结合,共同营造出一种唯美的意象。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中,白色的色彩是一种纯洁善良的象征,当所有的思想情感叙述都在白色之中,那么白色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种神圣纯洁的感觉,在白色之中读者的心灵可以得到净化,在一种宁静之中追求美好的生活,表达了一种向往之情。在文学创作中,色彩运用的另一个功能就是对小说的主题进行深化,当为了强调一个特定的场景和物体之间的共同特征的时候会使用色彩艺术来进行体现,起到营造一种艺术效果的作用,可以让人充分发挥联想的能力。
  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作品《红楼梦》中,曹雪芹为了刻画和突出薛宝钗这个人物性情冷僻的特点,就着手从薛宝钗生活中的日常物品的颜色入手进行刻画和衬托,在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薛宝钗所用的窗帘,还有被褥等都是淡雅的颜色,就连薛宝钗吃的药都是用白色的花蕊配制而成的,曹雪芹用大量的白色营造一种冷的色调,让读者感觉出薛宝钗就是一个性格极其“冷僻”的女子,这样读者就可以理解人物的悲凉凄惨命运和寂寞的感情色彩,这也就为薛宝钗最终的命运结局埋下了伏笔。
  三、结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色彩具有一定审美艺术,一方面包含了人类的艺术文化,另一方面还进行了美学艺术的传播,给读者提供了多元艺术思维和观察的视角,具有很强的色彩艺术感染力。在文学作品中的色彩艺术主要是集中在美学和力量的相互融合的效果中,从而赋予文学作品以艺术的生命力气息,与此同时,色彩自身也具备一定的象征意义和情感寄托的表达功能,这十分有利于作家进行小说人物性格特点的塑造。正是因为色彩艺术的多种文学功用,才赋予了小说创作和表达更宽广的表现形式,具有独立的特殊含义,不管运用在任何形式的文学作品中,关键是抓住色彩自身的视觉传递效果,从而让文学作品更具有文学艺术价值研究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鲍尝君 陈冬梅 略谈色彩词在文学作品中的功用[J].语文教学之友,2007,12
  [2] 程语诗 谈文学作品中色彩词语的语言表达效果[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
  [3] 陈永烨 英汉颜色词所表现的中西文化差异[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
  [4] 匡倩 词语的表达色彩和释义[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
  [5] 于海飞 色彩词在文学语言中的功能[A];语海新探(第五辑)——信息网络时代中日韩语文现代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
  [6] 朱媛 鲍德里亚符号论文化美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

浅析色彩艺术在文学作品中的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