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屠格涅夫是俄罗斯著名的现实主义文学家,其小说作品的美学价值主要包含了两个重要的方面:第一是小说中塑造的完美少女的形象;第二是小说中描绘的美丽的山水田园风光。屠格涅夫给世界各国的读者带来了美的享受,这就成为了美式文学作品经典永恒的支撑,伟大的文学作品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
关键词:屠格涅夫 文学作品 美学
美是一切艺术的生命所在,也是进行创作的动力。文学是一门语言艺术,和其他的艺术形式一样,都有美的需求,当然文学作品的思想性也非常重要。艺术就是一种美,如果一样艺术缺少了美,那么也就失去了灵魂所在,也就不用谈什么所谓的思想性了。在世界文学史的发展长河中,有太多风行一时的所谓艺术成果,但是都因为缺少美的存在而被时间这个试金石所遗弃。纵观文学的诞生和发展,我们不难发现只有蕴含了美的作品才不会被时间所遗忘。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经过了千百年的积淀,我们会发现屠格涅夫的文学作品还是有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和重要的文学地位。
一、有关屠格涅夫的相关总体概述
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1818-1883)是俄罗斯著名的文学家,以现实主义文学而闻名于世界,凭借着《猎人笔记》奠定了自己在俄罗斯文学界的重要地位,先后创作了《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父与子》等六部重要的长篇小说和《木木》、《阿霞》、《初恋》、《春潮》等中短篇小说,从而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屠格涅夫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列夫·托尔斯泰同时成为俄罗斯小说界的三大家,也是最早受到西欧文学家注意和研究的小说家之一。
屠格涅夫出生在俄罗斯奥廖尔省的一个贵族家庭里面,父亲是一个英俊潇洒并且生性风流的骠骑兵军官,母亲比自己的父亲大了整整六岁,是一个相貌平凡,性格暴躁,但是聪明并且有着很好文学修养的庄园主。屠格涅夫继承了父亲的性格特征和英俊的相貌,但是对于母亲的专横态度一直怀有一种敌意。屠格涅夫的童年是在母亲的领地——卢托维诺沃村庄园度过的,尽管父母之间的感情并不融洽,但是屠格涅夫依然度过了幸福快乐的童年。这片乡村土地的自然风光,民俗人情和美丽的景色培育了屠格涅夫对于俄罗斯自然风光的热爱之情,也从此深深地印在了屠格涅夫的脑海中,所以在屠格涅夫的文学作品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他对于俄罗斯自然风光的描绘和热爱之情。屠格涅夫在十五岁的时候考进了莫斯科大学中文系,后来又到彼得堡大学的哲学系进行学习和深造。在1837年,屠格涅夫在自己大学刚毕业不久就遇见了自己崇拜已久的普希金,但是在九天以后就对死于战斗中的普希金的遗体进行了告别。在这之后,屠格涅夫到德国柏林大学继续进行哲学和古典文学的进修学习。在1843年,屠格涅夫在俄罗斯认识了著名的女歌唱家波丽娜·维亚尔多,屠格涅夫在内心深处一直爱恋着这个女人,并且终身不娶,一直隐居在波丽娜·维亚尔多居住的法国巴黎。屠格涅夫对波丽娜终生的爱恋,对于屠格涅夫小说中美女主人公形象的产生和塑造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屠格涅夫于1883年8月22日在巴黎病逝,按照遗嘱,遗体被运回俄罗斯安葬在他的挚友——大评论家别林斯的坟墓旁边。
在政治上,屠格涅夫是一个温和的贵族主义者,人性和人道主义共同奠定了屠格涅夫的思想基础。屠格涅夫非常具有文学天分,从小就是一个小说家,但是屠格涅夫一直声称自己是一位现实主义者,对于现实生活的真实面目感兴趣。屠格涅夫的小说作品能够成为文学界的经典,除了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以外,作品中的美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屠格涅夫被尊称为“小说家中的小说家”,因此,他的小说作品也就是小说中的小说了,文学就是文学中的文学了,所以我们说屠格涅夫的文学作品是唯美的。在几千年的世界文学史的发展长河中,恐怕没有其他任何一位小说家的作品比屠格涅夫的人性思想的表达更贴切,更恰当。从美学的视角下进行分析,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小说中少女美好形象的塑造描绘,第二就是小说中美好田园风光的描绘。
二、美学视角下对屠格涅夫小说的解读
(一)小说中少女美好形象的塑造
屠格涅夫小说的美首先体现在小说女主人公美的形象塑造和刻画上。在屠格涅夫小说中有着大量的美少女的形象,这在世纪的文学历史长廊上也是一个奇迹,占有重要的地位,深受喜爱屠格涅夫小说的读者和评论家的关注,被称为是“屠格涅夫的姑娘们”。 屠格涅夫小说中女主人公的美不仅体现在外貌上,更多的是体现在人物的心灵上,这些美好都是干净纯洁的,所以屠格涅夫的小说中不会出现有关情爱描写的片段,有的只是美好爱情的描写和刻画,也只有情爱是可以深入人心的,并且可以让人刻骨铭心,这样也可以增加美的程度。屠格涅夫小说中的少女都有着同样的特点,那就是美丽、纯洁、高尚、完美并且具有奉献的精神,每一个都是理想中的完美女性形象。特别是丽莎(出自长篇小说《贵族之家》)既高贵典雅,又美丽纯洁,具有细腻的情感,可以说是到目前为止俄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甚至是世界文学历史上最为光彩夺目的一位完美女性之一。
在1880年,俄国举行的巡回画展的组织者和领袖就是著名的画家克拉姆斯科,创作的著名画图《月夜》就是取材于文学作品中的美好女性形象,这幅画充满了音乐的抒情性和月光的哀伤性,深刻地凸显了哀怨的情调,再加上斜躺在古树下长椅上的白色少女的形象,可以说和屠格涅夫小说中的描写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让观赏者赞叹不已,回味无穷。这幅画中的白衣少女很容易就让我们联想到了美丽纯洁的丽莎,但是他绝对不是丽莎。屠格涅夫小说中塑造的少女形象是作者理想中的美女,这些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不仅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同时也赢得女性朋友的追捧,进而更加喜爱屠格涅夫这个人物的塑造者,但是在屠格涅夫的内心深处只有女歌唱家波丽娜的位置,是有着一种绝对完美精神的恋爱支撑。
(二)小说中风光绚丽形象的描绘
屠格涅夫小说中的美除了体现在小说中有着众多的少女形象之外,还有就是体现在小说中关于美好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刻画。屠格涅夫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但是在俄罗斯的文学史上却享有俄罗斯乡村风光风景画大师的荣誉称号,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小说中我们可以到处看到有关俄罗斯美好风光和景色的描述,并且是充满了诗情画意。例如:“这是一个多么可爱的清凉早晨,湛蓝色的天空中漂浮了几朵鱼鳞状的白云片,晶莹剔透的露珠洒满了树叶和草茎上,蜘蛛网上沾满了露水,像银子似的闪闪发光,浸润了的黑色土地上好像还留着玫瑰般的余香,百灵鸟的歌声四处飘荡。”屠格涅夫的小说就好像是一幅优美的山水画,是色彩,声音和气味的完美统一,充分展现了作家的艺术功底和审美视角。小说中的美丽景色是那样的空灵,可爱,神奇并且迷人:“那犹如烈火般的晚霞照亮了半边天,天空通红通红的,不请而来的晚风吹动了树上的枝叶,刹那间变幻出各种各样的色彩,湖面上波光粼粼的,闪耀着金光,公园里面的凉亭和赤塔零星地点缀在各个角落里,和苍翠的树林形成了分外的对应。”在屠格涅夫的小说中,对于自然景物的描写是严格遵守于对小说故事主人公性格的刻画和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的,因此在阅读屠格涅夫小说的时候,我们经常会感受到屠格涅夫用他那艺术化的手笔为我们描绘出的自然之美的冲击力,可以让读者有着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人如痴如醉。通过对屠格涅夫小说作品的解读,我们可以说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作家,更是一位对乡村自然风光和乡村生活有着敏锐洞察力的生活艺术大师。其实小说中美丽风景不仅源于现实世界,更是源于作家屠格涅夫的美好心灵,正是在屠格涅夫美好心灵的基础之上,所以才能在小说中描绘出这田园般的大自然美好风光。
三、结语
屠格涅夫的文学作品不仅超越了世界,而且跨越了国界,让所有的读者有美的享受,特别是适合了中国读者的审美要求和口味,因此当年鲁迅先生就不停地向青年学生推荐屠格涅夫的小说作品。在俄罗斯的文学史上,屠格涅夫可以说是屈指可数的一位语言大师,受到了列宁的高度赞扬,是俄罗斯文学史上的一位语言大师。正是文学作品中这些美的元素的存在,所以才赋予了屠格涅夫小说作品以永恒的生命力,小说作品不仅有思想内涵,同时,也具备了深刻的美学思想和艺术内涵,有着独特的语言美,因此不仅是文学史上的宝贵财富,更是美学史上的璀璨明珠。
参考文献
[1]朱维之 赵澧主编 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萧珊 《屠格涅夫中短篇小说选》译后记.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3]匡兴 陈惇主编 外国文学.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4]张英伦主编 屠格涅夫著 丽尼译 贵族之家 之序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2
[5]杨周翰 吴达元 赵箩蕤主编 欧洲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6]江曾培 郝铭鉴 孙颙主编 文艺鉴赏大成.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