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说是语言的艺术,不同的人物有着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语言塑造了不同的人物形象。小说因为小说人物而精彩,人物形象因为语言而生动,可以说语言艺术是小说的灵魂所在。海明威是我们熟知的小说家、语言大师,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优秀小说,凭借简洁凝练的语言和“冰山写作”塑造了一大批硬汉形象,从而奠定了他文学大师的地位,也为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奠定了基础。本文将选取海明威的小说《杀人者》为载体,对其中的人物对话艺术进行赏析。
关键词:语言艺术 对话 海明威 《杀人者》
短篇小说《杀人者》凭借着其风格化、个性化和电报式的人物对话,展现了海明威文学创作的“冰山原则”。本文将以小说中的人物对话为载体,对人物对话对于人物形象的刻画和小说主题的表现作用进行分析。
一、有关海明威和小说《杀人者》的总体概述
二十世纪的美国文学是厄内斯特·海明威创作的天堂,海明威用最简洁深沉的语言进行小说创作的风格闻名于世,诺贝尔文学给予的评价是:“精通现代叙事艺术”。海明威的小说创作都体现出了他独特的“冰山”创作原则,冰山让人可以看到的部分只有八分之一,隐藏在水面下的却有八分之七。海明威的小说作品展现给读者的只有少量的八分之一,另外的八分之七是需要读者用心体会和领悟的,其中最能体现出海明威这种文学创作风格的就是小说中的人物对话语言。海明威对于美国文学甚至是世界文学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所以一直到现在,对海明威的文学作品进行研究还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小说《杀人者》被认为是海明威最为经典的系列短篇小说之一,也是海明威对于语言艺术熟练驾驭的重要体现。小说《杀人者》没有大段的语言描述,简单的人物对话占据了大量的篇幅,在全文七千多字的文字中,其中人物对话的文字就有五千字,主要是围绕杀手暗杀一个人开展的一系列的对话,对于人物的形象都没有任何的描述,但是从对话中将人物的形象都进行了生动形象的刻画。
二、人物对话对于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
在小说《杀人者》中,海明威并没有直接对人物的形象进行大量的刻画。不管是人物的悲欢离合还是忧愁都没有进行过分的渲染,给读者留下了大量的思考空间。小说中人物的内心情感不是作者告诉我们的,而是需要读者自己去用心体会的,所以人物的语言对话就包含了大量的潜台词,在对话之中将人物的形象流露无遗。
在小说《杀人者》中,麦克斯和艾尔在点菜时候的刁难中直接了当地说出了此行的主要目的,麦克斯为人性格外露,说话喜欢吹牛,而艾尔则是沉默寡言,但是谨慎老道。
麦克斯:乔治,我告诉你,我们将要杀一个瑞士人。你知道一个叫安德烈森的人吗?
乔治:是的,我知道。
麦克斯:他每晚都会到这里来吃饭,对吧?
乔治:有时他会来的。
……
麦克斯:孩子,放聪明点,我们知道关于他所有的事情。谈论一些别的事情吧,你去电影院看电影吗?
乔治:偶尔也会去的。
麦克斯:你应该去电影院看电影。那些电影对于你这个聪明的孩子来说是很简单的。
乔治:你们为什么要去杀安德烈森?他曾经做了对不住你们的事情了吗?
麦克斯:他从来没有机会做对不起我们的事情。他也没有机会看到过我们。
艾尔(从厨房走出来):他只有一次看到我们的机会。
……
艾尔:你赶紧给我闭嘴麦克斯,你的话太多了。
麦克斯:我也只是为了让这个聪明的孩子明白事理啊,对吧?
艾尔:你的话真的太多了。
从以上的人物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麦克斯并不掩饰其杀人的意图,在谈论到杀人的时候就感觉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在这中间麦克斯还劝乔治要多看电影,从中读者可以意识到在那个年代杀人的凶案是到处可见的,凶手杀人就像家常便饭一样常见,并且还引以为豪,当麦克斯劝乔治要多看电影的时候其实就是在暗示:“你只要多看看电影里面的暗杀镜头,就应该知道我们是干什么”的意思。我们再从他们布置杀人现场时候的那种从容不迫就可以知道他们是非常专业的。
麦克斯:我们将会带着那个黑鬼的人头回来的,小伙计。
那个人麦克斯坐在了艾尔对面的角落里。他没有看乔治而是一直盯着镜子中的情景,并且一直布置着一切……
麦克斯一直看着镜子中的情况,嘴里一直小声嘀咕着。
艾尔:你站得离我稍微远一点。向左一点麦克斯。(艾尔就像是一位摄影师一样安排着这一切。)
艾尔:假如有人要进来的话,你就告诉他们今天歇业,如果是那个人来的话,你就直接回去做饭,你明白我的意思吗小伙子?
从这一段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两个正在计划着杀人的情况,一面盯着镜子中可以看到的一切情况,另一方面还威胁着乔治,一种紧张恐怖的氛围跃然纸上。虽然小说《杀人者》全篇海明威没有用一个字来形容杀人者的残忍,但是读者还是依然能从人物的对话中感觉到他们的残忍,从语言中暗示杀手的那种特有的野蛮,暴力和出言不逊的生动形象。通常来说,作家都会用通篇的语言来描绘杀人者的凶狠和残暴,对即将来临的血腥场面和紧张情况进行重笔墨的渲染,但是海明威却只抓住几个不同的细节从多个角度来塑造杀人者的形象。
紧接着,海明威将笔锋转向暗杀对象安德烈森。当餐厅的小伙计尼克找到安德烈森告诉他有人要暗杀他的时候,安德烈森的反应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样激动和恐惧:“安德烈森平静地躺在床上,头枕着两个枕头,并没有看尼克一眼。”安德烈森平静地躺在床上说明他已经知道有人要来暗杀他的事情,但是也只是坐以待毙,并没有采取任何的行动,“对于这种事情,我也是无可奈何,我能有什么办法?反正他们也已经打算那么做了。”安德烈森知道这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恐吓,但是也并不着急知道杀手的样子,也没有去警察局寻求帮助,因为“去了警察局也是毫无用处的。”所以安德烈森并没有打算要逃离这个地方,只能静静地躺在床上,麻木不仁地望着墙壁,等待着死亡的来临。在文中,“他望着墙壁”这句话重复了七次,也说明了安德烈森对于死亡的无可奈何。
三、人物对话对于小说《杀人者》主题思想的阐释
在小说《杀人者》中并没有什么动人心魄的故事情节,人物也都是非典型的形象,所以小说的主题按照传统的理解模式是无法进行解读的,从小说中我们的确看不到一个非常明确的主题。海明威小说创作的独特之处就是将本来应该由作者表现的情感和内容给省略了,让读者自己来领会和感悟。小说的名字虽然是叫《杀人者》,但是小说的主人公其实并不是两个杀手,相反却是餐厅的小伙计尼克,尼克才是海明威所要刻画的主要人物形象。海明威通过尼克的眼睛、心灵和耳朵感受到了美国社会的残暴和黑暗,通过一个幼小的心灵来感受到社会的罪恶是整个小说的主题和点睛之笔。小说中的尼克是一个心地善良,喜欢帮助他人的小男孩,性情单纯,涉世不深,小说故事的发展过程其实就是尼克从单纯走向成熟的恶搞过程,尼克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发现和感受到了这个世界的丑恶和凶残,就是死亡和暴力。尼克在餐厅里面经历了他只有在电影里面才可以看到的血腥暴力场面,从两个装扮古怪的杀手在餐馆里面的刁钻刻薄的点菜,故意装作淡定,杀人场面的精心布置,再把他和萨姆捆绑起来扔到厨房,并且用毛巾堵住嘴巴到最后暗杀对象安德烈森并没有到来才愤愤离去的场景深深震撼了尼克幼小的心灵,但是最让他震惊的是他不顾萨姆的警告私自跑到了安德烈森居住的公寓中,将这一切都告诉安德烈森的时候,安德烈森的麻木不仁和出人意料的平静让尼克的身心受到了严重的创伤。
尼克:我想离开这个城镇!
乔治:好的。对于你来说那是一件好事情。
尼克:我不能忍受的是安德烈森明知道有人要杀他,但是他还若无其事地躺在床上等死。这太可怕了。
乔治:好了。你不要多想了。
小说《杀人者》的结尾用人物之间的对话结束,表面上看似很平淡,但却是小说的点睛之笔,传递出了小说的主题思想——这是一个罪恶的世界。安德烈森之所以对死亡那么平静和漠然,就是因为他知道自己无法躲避这个残酷的现实。小说中的两个杀人者并不是简单地闯进餐馆的“杀人者”,更是反映了一种罪恶的现实社会,他们是现实社会罪恶的象征。尼克在最后终于看到了现实社会的残酷和人生的悲剧,所以决心离开这个城市。但是这座小镇只是美国社会的一个缩影,在整个社会中,死亡和暴力是无处不在的,无时不有的,尼克想逃避这个罪恶的现实世界,但是寻找梦想中的世外桃源注定是不会成功的,所以在忍无可忍中决定一走了之。对于社会中有目共睹的暴力,海明威选择了一种对被社会已经蚕食的灵魂来进行表达,通过对尼克的心灵震撼来对这种现实进行反映,从而升华了小说的主题思想。
四、结语
海明威对社会现实的黑暗和丑恶有着很深的洞察,通过受伤的灵魂展现给读者,从而突出了他独特的文学创作艺术和手法。在海明威的小说作品中,没有采用精彩的故事情节和逻辑思维去发展故事,而是采用一种客观平常的人物语言对话来对事情的经过进行阐述,把作者的思乡情感和评论都隐藏起来,尽量避免使用带有情感色彩的词语,给读者留下大量思考的空间,让读者自己去领会和感悟小说的思想主题。
参考文献
[1]吴然 “硬汉”海明威作品与人生的演绎[M].北京:昆仑出版社, 2005
[2] 张润 死亡与痛苦的大胆展现——海明威与余华创作主题之比较[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03
[3] 孙玉珍 海明威小说语言风格探究[J].学术交流,2005,08
[4] 方文开 用动物作人物的心理象征——海明威小说的一大特色[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03
[5] 孙致礼 精练含蓄的的艺术结晶——试析海明威的短篇小说艺术[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80,03
[6] 张金莲 重复与简洁——海明威短篇小说《杀人者》重复现象解读[J].思想战线,2009,S1
[7] 杨亦军 海明威的道德伦理观初探[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03
[8] 何林 海明威作品中的两难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