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2年第6期 ID: 155266

[ 陈华 文选 ]   

二代现象与校车引发的教育思考

◇ 陈华

  内容摘要:本文是笔者对近些年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关注的一些教育现象进行的整理与思考,从富二代与穷二代的讨论,到后来引申出的官二代,以及去年引发社会强烈谴责与反思的校车事故,面对这一系列新生的社会现象与行为,笔者深刻地意识到,产生的原因不仅仅是由于社会的发展变化,其中更有教育的原因,尤其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作为一个多年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笔者也关注教育发挥的作用和产生的效果。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好的成长,成为全面和谐积极的人,教育的责任重大。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更好的结合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二代现象;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一.现象引发教育关注
  大约从2009年开始,富二代、穷二代这两个新鲜词汇开始在报纸、电视、网络上蹿红,很多媒体从各个角度以不同方式进行讨论。继而官二代一词也随着一些社会负面新闻报道而产生。
  杭州的富家子弟“飙车撞人案”放大了“富二代”问题,而“女衙内”折射出的是“官二代”问题。2009年9月,有媒体报道,河南省固始县在选拔正科级和县局级干部中,最后确定的12名乡长,基本都是当地官员之后。这样的选拔不能不让人怀疑有“猫腻”。据目击者介绍,2010年10月16日晚,在河北大学超市门口,一辆黑色轿车撞倒两名穿着轮滑鞋的女生后,司机不但没有停车,反而继续去校内宿舍楼接女友。返回途中被学生和保安拦下,但该李姓年轻男子却高喊“我爸是李刚!”
  在2010年全国“两会”上,二代话题正式进入最高民意机构的视野,代表和委员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者忙着澄清社会舆论的质疑。主要来自网络的这些概念,已经成为公共话语。
  美国的一位总统说过,我们不知道哪辆校车里的孩子将来会是美国的总统。所以校车安全性是中国的40倍。中国领导人知道,不论哪辆校车里的孩子都不会是中国的主席。因为领导的孩子不会坐几万元的校车,装60多个学生……能给别国花数亿,却不肯多几所小学;一年能吃掉几十艘航母,却逼着孩子捐出午饭钱。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下发“国务院:重点整治校车安全事故后主动引导舆论”的通知,通知要求,要以长途客运、校车安全、危险品运输管理为重点深化交通运输安全整治。
  二.现象背后的教育问题
  如果说二代现象不仅是教育现象,同时是社会现象,那么校车事故就无可推脱成为教育的一大流弊,究其根源,二者都与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息息相关。
  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教育目标是:在孩子进入社会接受集体教育之前保证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为接受学校教育打好基础。品德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点,以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教会孩子如何做人,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
  《三字经》上这样讲: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养就是家长对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包括作为孩子的榜样,启蒙老师,教育孩子基本的道德伦理常识和帮助孩子学习,为孩子提供进学的必要条件。其中,作为孩子的榜样对孩子的一生都起到非常深远的影响。古人早就意识到家庭教育的作用,而且中国人也一直有家庭教育的传统。但当今有些家长对待孩子的教育,光看那些关于二代负面报道中的家长,就可窥见一斑了。
  云南孟连县一中15岁的初二女生小艳,被该县主管教育的副县长之女、初三女生小思带领7名同校女生拖进厕所,打耳光、用高跟鞋砸头、拳打脚踢,整个过程长达10分钟。家长的一举一动,言传身教,都会影响孩子。所以,家长一定要了解,自己的孩子需要什么样的榜样教育,自己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一旦家庭教育对孩子产生影响,都会从孩子的行为习惯中表现出来,家长要时刻观察,反省。
  教,顺理成章,它指的就是学校教育,教师的职责和行为。学校教育是指以学校为单位进行的教育活动,是与社会教育相对的概念,专指受教育者在各类学校内所接受的各种教育活动,是教育制度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说来,学校教育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三.解决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和谐有效发展的构想
  对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合协调发展,我的构想有理性的和感性的方面,不管以什么标准分类,本人觉得都是应该思考和有所作为的。而且,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不是分裂开的,而是要积极沟通,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的进行。人大附中校长刘彭芝,她在一次主题演讲《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效融合》中,就提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到的作用,提倡二者有效融合。
  关于学校教育应该怎样进行,古今中外,教育家,学者,教师们都各抒己见,所以这类的教育名著,经典论文层出不穷,各有千秋,毋庸我在这长篇累牍,喋喋不休,我在前人总结的的基础上,选取本人非常赞同的几点加以着重说明,以期达到表述明确的目的。
  其一,《大学》中提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归根结底还是要先整顿好自己的家;要整顿好家里的人,要先进行自我修养,家庭教育就是要从孩子的最基本的诚意正心开始,修其身。韩愈的《师说》中,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学校教育就是传播知识,发展智慧,锻炼意志,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二,我从刘彭芝的演讲中也得到很大启发,在她的主题演讲中说:“……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比较符合客观规律,我们的办学思想是‘尊重个性、挖掘潜力、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祖国的腾飞、一切为了人类的进步’,我们不仅尊重学生的个性,我们也尊重教师的个性,尊重全校教职员工的个性,甚至我们的保洁员、保安人员在这里都会得到尊重。”学校教育的成功“更要有一个非常健康、非常适宜的教育思想和理念。”
  (一)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爱,是父母对孩子,是老师对学生,爱是教育。教育孩子的不仅仅就是教育工作者,我们任何一个父母,都可以教育孩子,可以教自己的孩子,也可以教育他人的孩子,所以你对他的教育应该都是爱自然流溢出的奉献。爱孩子,爱教育,才能让孩子感受到爱,才可以心存爱,释放爱,传播爱。
  (二)学校教师与家长积极交流、配合
  教师面对不同的家长要选择不同的方式,以达到最佳交流效果,最终达成一致认可,及时调整教育行为,促进学生发展,改变不良习惯。家长也要主动关心学生,向教师反映学生情况。学生是发展着的人,要努力地培养他,包容他,真诚地、积极地对待他们在各个年龄阶段所表现出的行为,予以正向引导。
  (三)家长和教师对待学生的几点具体方法
  首先是家长,父母之间互相谦让、相互谅解,孩子在场,父母不要吵架,对孩子的爱要稳定,不要动不动就大发脾气,孩子的朋友来做客时,父母要表示欢迎。摆正位置,要正确理解与孩子的关系,很多家长不懂教育,把好事给办坏了,实际上你自己要学习,同样的一件事,我们要琢磨一下怎么跟孩子沟通,怎么打开他的心灵。
  其次是对二者共同的要求,家长和教师时刻注意为孩子树立榜样,做到言传身教,多方合作,家长和教师要成为善于合作的人。应该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要善于观察和发现,要把握沟通的技巧,及时了解孩子和学生,信任他们,要充分尊重孩子的个性,努力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品质,要学会如何激发孩子,让他们感受到赞许的动力,要善于在学业及各个方面指导孩子,并且敢于放手,不断创新,创新是不竭的动力和生命力的体现。这个创新就是说我们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方法也是需要创新的,我们说话、行动,各个方面也不能墨守成规。
  当然,教育的分类中也有社会教育,本文着重讨论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但并非与社会教育无关,社会是包涵家庭与学校的大环境,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都离不开社会教育,甚至可以说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参考文献:
  [1]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赵忠心.赵忠心谈家庭教育.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
  [3]任钟印.夸美纽斯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4]赫伯特·斯宾塞.斯宾塞的教育. 北京,朝华出版社,2010
  陈华,教师,现居安徽合肥。

二代现象与校车引发的教育思考

  •  / 周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