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2年第6期 ID: 155217

[ 莫素鸾 文选 ]   

中职语文兴趣教学法试探

◇ 莫素鸾

  内容摘要: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机,是推动学习的最有效的内部动力。本文从诱发兴趣、激发兴趣、强化兴趣等方面探讨中职语文兴趣教学方法。
  关键词:中职;语文;兴趣教学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和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趋近或认识的倾向,是推动学习的最有效的内部动力,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是学习、求知的先导。学生只有对语文感兴趣,才会想学、爱学,才能学好,从而用好语文。在语文兴趣教学方面,本人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了尝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诱发学生的兴趣是运用兴趣教学法的前提
  1. 巧设导语和悬念
  对学生来说,每一节课都是一个新的开始。而学生在课前可能从事各种各样的活动,还沉迷于刚才的活动中。如何转移学生的兴奋点,关键在于导入得法。我上《短歌行》一课时,精心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和悬念——“《三国演义》中写的赤壁之战前夜,曹操招集文官武将在大船上宴会,席中,他兴致勃勃地吟诵一首诗,诵毕,一位谋士说:‘诗词有些不吉利’。曹操听罢,拨剑一刺,这位跟随他多年的谋士便一命呜呼。同学们,谁知道这首诗题目是什么?诗中哪些句子不吉利?……”,结果把所有学生的兴趣给诱发起来了。
  2.将语文学习与专业技能、生活实际相结合
  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的教学目的不单是为了获得知识和能力,同时更注重能力的牵引,所以,在课堂内容的选取上可以适当的突破,以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思想性的高度统一原则。此外,指导学生写好书面应用文书——实习计划、总结等,或要求学生把实习过程中的某一环节用口头的方式表达出来等等,这样既可以加强学生对专业课的理解,又可以提高学生专业术语的表达能力,为学生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对电子专业、汽修专业的学生,加强科技说明文的教学,并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分别写作《怎样修理电视机》、《汽车驾驶操作步骤》等说明文,这样,学生在写作中遇到问题就会主动问老师,这就产生浓厚学习的兴趣。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是运用兴趣教学法的关键
  要想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就必须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丰富教育教学方式,运用创新的思路为学生构建一个精彩的课堂,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感觉到美的享受。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如何上好一堂课,如何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气氛是否活跃。如果教师教学方法陈旧,填鸭式的“一言堂”,不管学生懂与不懂,有无兴趣,只是一味地灌输,是达不到教学目的的。因此,教师一定要注意敢于创新,调整丰富课堂内容、营造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增强感染力
  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融洽的师生关系孕育着巨大的教育亲和力。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热爱一位老师,情感的迁移会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可见,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思想情感、学习兴趣都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教师,要充分的利用这一有利条件,不断开掘自身潜力,以良好的师风师德感召学生,以严谨的态度和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真正做到寓德于教,为人师表。
  2.生动的课堂活动
  生动活泼的课堂不仅能启发学生思维,而且能使学生沉湎于接受知识和探求知识的美好境界。一节课满堂灌,学生肯定厌烦,课堂是属于学生的,应让学生去展示,他们参与活动时会表现得十分积极,教师要有意识安排学生课堂中的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展露自己的空间,通过设计多种方式的教学活动,如情境表演、直观演示、旁征博引、巧设悬念等,创设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情境,激发学生阅读欲望和动机。我上《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时,让几位学生分别扮演不同角色上讲台表演,学生就非常认真,课堂非常活跃。上戏剧《雷雨》时,选最精彩文段让学生分别扮演周朴园和鲁萍进行表演,学生非常感兴趣,也对戏剧的基本知识深入地理解。这样寓教于乐,既让学生获取知识,又培养了能力,陶冶情操,让学生由习惯上的等待、接纳的“被动者”转为不断追求进取的主动者。在各种角色担任、表演实践互动活动中,学生就会入情入境,积极投入学习过程,化抽象为形象,在语言上受到感染,在感情上得到陶冶,与课文产生共鸣,从而感悟理解语言文字。
  3.根据专业特点适当调整和增删教学内容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每一学科的教学都必须从学生就业出发,为学生就业服务。为了使语文教学更适应学生就业需要,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以学以致用为原则,在符合大纲要求的前提下,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增删。
  (1)确定教学侧重点。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要选择与其专业联系紧密的应用文体开展教学。例如:我们对文秘专业的学生侧重于应用文阅读和写作;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侧重于童话阅读和口语表达;对电子电器专业学生侧重于说明文阅读理解。实践表明:这些措施在学生的就业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增设考证科目。如偏文专业增设普通话水平测试辅导课。相对于普高生来说,职业学校的学生几乎没有升学压力,学生在学习上缺少紧迫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都相对差些。但对于考试尤其是证书考试还是能够引起学生足够重视的。通过增设普通话测试辅导课程,鼓励学生参加等级考试等途径,强化训练,提高学生语文能力是很有成效的。多年的教学实践也证明,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培训辅导,学生在字词认读能力、朗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三方面的提高是可喜的。这对于职业中专学生语文基础知识不扎实是一项切实可行的补救措施。2010年,我校60名中专二年级学生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二级甲等3人,二级乙等45人,达标率达80%。单音节、多音节词语认读的准确率,朗读的流利,说话的顺畅都比培训前有了根本的改观。这对学生的语文能力的提高无疑是起了推动作用。
  (3)适当增加和延伸与之相关的内容。应用文写作对职高生而言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与之相关的内容应适当地增加和延伸。如在教《说明书》一文时,让数控班的学生用简明的语言学写“数控车床使用说明书”并进行课堂交流;让导游班的学生把其中的一篇《中山陵》改编成导游词。并以组为单位推荐一名同学为“导游”,其他同学为“游客”。“游客”可以边听“导游”介绍边对不理解的地方进行发问,“导游”要能及时给予解答。这样,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随机应变能力、专业能力都得到有效的培养。   三.强化学生的兴趣是运用兴趣教学法的保证
  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师都清楚:学生对上语文课并不感兴趣,觉得语文课枯燥乏味,上课总提不起精神,听不进去,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引导、强化学生在饶有兴趣的状态下学会学习、学会探索,学会练习,是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的保证。
  1.开展课外阅读
  职业学校的学生课余时间相对比较充足,因此可以根据课文内容,为学生选择一些课外阅读作品,并且定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心得体会。此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的引述一些名著片段,请学生补充说明,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欣赏水平。
  2.结合专业特点进行创造性学习
  创新是一种创造性地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近年来,我国倡导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新式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教师注意启发和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展创造性学习。如讲授《威尼斯》一文时,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结合专业特点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幼师班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感受,用手中的颜料与画笔描绘出意大利名城威尼斯明媚的自然风光,并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解说。旅游班的学生可以用声情并茂的解说去展现海中之城威尼斯如画的自然风貌及瑰丽的艺术景象。结合专业知识内容的语文教学,既提高了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又训练了学生的专业能力。
  3.结合专业特点开展口语交际演练
  如果对口语交际训练题,只是在课堂上提及,而不进行演练,那么效果是很差的。相反,如果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口语交际训练题的演练,往往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教学时,可结合专业设置交际情境进行演练。在幼师班,根据幼儿园活动,设置“迎接入园”、“组织游戏”等情境展开演练;在文秘班设置“来访接待”,“突发事件处理”等情境展开演练。把学生置身于特定的交际情境中,恰倒好处地扮演相应的角色,用好情境语言,以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只要我们中职语文教师,敢于创新,坚持改革课堂教学,恰当地运用兴趣教学法,就一定会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把语文课讲活,并能大面积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虞晓杭.以专业促语文[N]中学生语文报·中职版,2008.12.29,(70).
  [2]庞立敏.中职语文教学的困境与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09,(9).
  [3]中文期刊网http://www.baywatch.cn
  莫素鸾,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职业技术学校。

中职语文兴趣教学法试探

  •  / 周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