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3年第4期 ID: 405977

  

我手写我心

◇ 朱叶

  “写话”与“写作”不同,它是“写作”的开始,是“写作”的基础。古人认为写作应该从写“放胆文”起步,逐渐过渡到写“小心文”,即在学习写作的初始阶段,不必强调种种规矩,应让孩子放胆去写。
  《课程标准》称第一学段的写作为“写话”,其目的是强调低年级不必过于在乎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的差异。而《新课标》更是进一步降低了对第一学段“写话”的要求,删除了写话目标指向性的“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增加了写话过程引导性的“留心周围事物”,强调学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消解写作的神秘感,让学生处于一种真正放松的状态。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我多想去看看》,在句式、结构、构思上极富儿童情趣。教学时,我发现孩子很喜欢这篇文章,因此在设计写话话题时,结合二年级学生的已有知识积累,适当进行了延伸和拓展,将“看看”扩展到“说”,又加入了“说话对象”,设计了此话题。
  孩子的喜怒哀乐是最最真实的,他们有着最最强烈的倾诉愿望,但是,向谁倾诉?倾诉对象是不拘一格的,可以是“人”,可以是“物”,甚至于还可以是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所以,我只宽泛地把倾诉对象设计为“你”,把选择权交给孩子,任他去想象、去创造。
  从“看”到“说”,是“我口说我眼”;从“说”到“写”,是“我手写我口”。而“看到的”、“想说的”都必须是学生最真实的、最想说的、发生在身边的、翱翔于想象中的“心里话”,最终达到“我手写我心”的终极目标。
  在写话评价上,一定要放宽尺度,哪怕是一句很简单、很普通的完整话,就要给予肯定,如:“妈妈,我多想对你说,我爱你。”“喜羊羊,我多想对你说,你真厉害,打败了灰太狼。”等等。在老师的肯定下,学生就会觉得写话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他们就会越写越想写。如果一开始就给他们提出高的要求,如:“我多想对大家说,我喜欢吃苹果。”你告诉他这句话太简单了,写具体些,那么学生就会有畏难的心里。
  教师更不要随意评价学生写话的是非对错,要鼓励学生写“真话”,如:“我最讨厌猫。”“我不喜欢上学。”老师不要把这样如实反映孩子心声的“真实的话”上升到道德理论高度,非要拔高对孩子进行“爱动物、爱学习”的“假教育”。这样,反而会逼学生走向一条说“假话、套话、空话”的死胡同。
  要激发学生的想象,任其天马行空,任意遨游,不要对学生说“不可能”,想象承载着智慧,要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写”。一位学生这样写道:“我多想告诉大森林,一只大手套中住着小老鼠、大河马和蓝精灵。他们在一起生活得很快乐!”得到老师的肯定,学生才会觉得写话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他们才会越写越想写。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积累词汇的主要途径。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好词佳句”这个概念还比较模糊,他们分不清什么样的词是好词,什么样的句子是佳句。因此我们就要很好的利用课堂这一主要渠道指导学生积累词汇。
  一年级下册《识字1》有八个描写春天的优美成语,而且本单元的各种体裁的课文都与春天的美景有关,里面有大量描写春天的优美词句,教学时我们在语言环境中引导学生理解词句的意思,将之内化成学生自己的语言,指导学生通过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和语文实践活动获得敏锐的语感和规范化的语言运用能力。如:“春天到了,万物复苏,一切都睡醒了,我觉得身上特别有劲!”在这个句子中,“万物复苏”这个词就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恰当运用,应该肯定。
  既然低年级的写话要求只有三条,那就紧紧围绕这三条进行,简简单单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如评价一位学生写的这几句话:“春回大地,校园真美啊!我想对小鸟说,你们飞得很快乐吧,我也想飞翔。”
  一看,学生写的是想象中的事物。它达成了第一条目标,要肯定。
  二看,学生运用了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校园”和“小鸟”;运用了阅读中学到的词语“春回大地”、“飞翔”。它达成了第二条目标,值得称赞。
  三看,学生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了“,”、“。”“!”,它达成了第三条目标,极力赞赏。像这样的写话作业,教师要给予高度评价。
  总之,只要依托课标,充分发挥教师引导的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积累的习惯,让学生对身边的事和物多看看,多听听,多想想,再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说一说,然后写下来,肯定能促进学生写话能力的发展,提高写作水平。

我手写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