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3年第4期 ID: 405963

  

语文教学应落实“三关注”

◇ 韩新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的重要教学内容。”把识字、写字教学落到实处有利于我们的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对学生学习语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当前我们的识字、写字教学往往得不到语文教师的重视,一提到识字、写字教学,挂在我们语文教师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把生字多读几遍、多写几遍,熟能生巧就能记住了,没有其它的捷径,导致我们的识字、写字教学没有落到实处,学生也对识字、写字教学产生一种心理上的抵触,所以优化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问题。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在进行识字、写字教学时要落实“三关注”。
  一.识字、写字教学应关注学生兴趣
  学生对字的认识与书写产生了兴趣,才能有一种强烈的参与意识,把学习文字当作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所以,我应尽可能地让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来识字、写字,采用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文字的兴趣。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就要在语文课堂上营造一定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对祖国的文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教学北京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小熊开店》一课时,我首先用多媒体演示一个小熊开店的快乐场景,充分让学生参与教学,来扮演导购员,教师充当采购员,然后,把课文中要学习的生字融入到课件演示当中,让学生在课堂上介绍各种物品的情况。这样,学生由于自主参与到情境当中来学习,学习兴趣非常高,他们为了防止自己介绍时出错,就会把这些物品的名字给记住,从而有效地认识了本课的生字。再后来我又组织为这些商品贴标签,学生为了给商品贴上字迹工整、美观的标签,又认真地开始书写这些生字,整个识字、写字过程都是在一定的学习氛围中展开的,学生的兴趣非常的高。
  二.识字、写字教学应关注学生心理
  六七岁的学生虽然外部的感官已经有了很好的发展,但是他们的心理发展还没有完成,思维与记忆在形象上占主要地位,他们的心理特征就是好动、好玩,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学得快忘得也快。这就要求我们的识字、写字教学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在教学北京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它们怎样睡觉》一课时,由于学生对一些动物的睡觉姿势已经熟悉了,所以我先让学生列举一些他们看到的一些动物是怎样睡觉的,也许有的学生会列举到教材中的动物,比如马、狗等动物。这时,学生的好奇心理就已经被调动起来了,我就先让学生学习马、狗睡觉的段落,让他们学习其中的生字,然后再追问:“你们还想知道其它的一些动物是怎么睡觉的吗?”当学生的心理认知出现冲突时,我随手让学生学习鸟、蝙蝠是如何睡觉的,那么,学生就会产生一种求知欲,努力来认识这两部分内容中的生字,最后,我出示这些动物的睡觉图片,让学生介绍、交流各种睡觉的姿势。这样,学生的心理一直保持在旺盛的精神状态下,学习积极性就会一直保持下去。为了防止学生的短时遗忘,我让学生课后观察身边动物睡觉情况,然后用课文中的字词来学习写话、说话。
  三.识字、写字教学应关注学生生活
  生活为学生学习语文提供了一个宽广的舞台,在学生的生活中,一些随处可见的广告、商店、物品,包括学校的宣传标语等都是学生学习文字的重要生活材料。《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所以,我在进行识字、写字教学的同时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进行学习。在教学北京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水果丰收》一课时,课前,我与学生一起准备教材中的各种水果,一人举水果,一人找生字卡片来找朋友,这样,学生在熟悉的实物中认识了教材中的生字。同时,我还经常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认社区的各种建筑的名字,外出时认认车站、饭店的名字,旅游时认认景点中的文字,不会的时候,就让家长教给他们或者自己带一本字典来查阅。这样,大大地提高了学生识字、写字的能力,扩大了他们的识字量,把学生自主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丰富了学生的文字积累。
  总之,在识字、写字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来教会他们如何识字、写字,拓大学生的识字量,提高他们写字的能力,使他们真正喜欢汉字。

语文教学应落实“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