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49585

[ 魏哲伟 文选 ]   

爱的哲学 海的诗心

◇ 魏哲伟

  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诗人。福建长乐人,1900年她出生于福州海边一个具有爱国新思维的海军军官家庭。她1913年迁居北京,1918年就读于协和女子大学文学系。1926年从英国学成归来,在清华大学任教。1946年东渡扶桑 ,被聘为日本大学教授。她一生著作繁多。主要代表性作品有:短篇小说集《斯人独憔悴》、《超人》、《去国》《冬儿姑娘》等,诗歌《繁星》、《春水》等,散文集《小桔灯》、《樱花赞》、《关于男人》、《我们把春天吵醒了》、《再寄小读者》等。
  冰心自小就冰雪聪明且勤奋努力,很早就展露出了她的文学天赋。她4岁开始识字,7岁时开始读《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名著。她能诗善文的母亲是她迈进文学大门的第一位老师,父亲爱国且具有新思维,让她接触了许多外国文学,拓展了她的视野,开阔了她的胸襟。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充满爱的生活氛围为她“爱的哲学”的形成奠定了根基。能容纳百川的大海,是冰心童年生活的阔大舞台,是她创作题材取之不尽的源泉。所以冰心常在“渔舟归来了,看江上点点红灯呵!”中认真地谛听大自然的声音,“自然唤着说‘将你的笔尖儿漫到我的海里罢!’人类的心怀太枯燥了!”。于是,冰心的笔下有了碧海蓝天,有了潮起潮落。冰心常把海称为慈母,所以歌颂圣洁的母爱、纯洁的童真和本真的大自然自然而然成了冰心文学创作的永恒主题。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一声声时代的惊雷呼唤着冰心走上了写作的道路。冰心对人生的道路开始进行积极的探索,在新文化运动的潮流浪尖上,她急流勇进。19岁的冰心锋芒初露,创作了以《超人》、《两个家庭》为代表的一系列问题小说。用如刀之笔解剖黑暗,从独特的角度唤醒民众对人生的思考,起到了极好的醒世之效。在问题小说这个特殊的领域,冰心像只“横海奋飞的燕子”循着革命的方向,振翅于电闪雷鸣的社会风潮之中。
  冰心也进行散文的创作。其语言清丽典雅,哲理内蕴。她善于从生活之中提炼语言,并使之成为文学的语言,她又能够将古诗文中的词章、语汇吸收融化,注入到现代语言中去。远在“五四”运动初期,冰心就以语体白话文从事创作,其作品非文白夹杂,经过精心提炼、加工,使之相互融合,浑然一体,形成了独特的语言艺术。或色彩鲜明,或素缟淡雅,多有浓重的抒情性,给人以如诗似画的美感。其错落有致的长短句以及排比、对句等的切当穿插,更增加了语言的音乐美感。初露“冰心体”的特点。这一特点在她的小诗中有更淋漓尽致地体现。
  但真正让读者记住这只“燕子”的,却是她充满了零星感受和奇妙玄想的小诗。
  五四运动以后,是冰心创作的“转型期”。她开始主攻诗歌。面对风潮之后的平静和虚空,她以慰安者的身份出现在文坛之上。创作主题大多变为对“人类之爱”满怀虔诚的吟颂,用温柔亲切的语调,略显忧郁的色彩,富有哲理意味的语言,真切浓郁的情感,强烈而“自我”地表达着对母爱、童真和自然(尤其是大海)的眷恋。
  冰心是印度诗哲泰戈尔的忠实信徒,泰戈尔的人生观、价值观及诗作风格对冰心影响尤为深刻。冰心在《遥寄印度哲人泰戈尔》一文中对诗坛泰斗深情致谢:“泰戈尔!谢谢你以快美的诗情,救治我天赋的悲感;谢谢你以超卓的哲理,慰藉我心灵的寂寞。”冰心从诗坛泰斗的《飞鸟集》中寻到了医疗社会和人生的妙方——爱。其清新绮丽、典雅柔细的文风和“爱的哲学”的形式,与泰戈尔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繁星》、《春水》两部诗集中的部分作品仿用了泰诗的形式。在向老师虚心学习的同时,冰心苦心经营出风格独特的“冰心体”小诗。
  1922年元旦,冰心的《繁星》第一节、第二节发表在“晨报副刊”上:
   一 二
  繁星闪烁着——童年啊!
  深蓝的太空,是梦中的真,
  何曾听得见它们对语?是真中的梦,
  沉默中,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微光里,它们深深的互相颂赞了。
  这两首小诗足以反映她诗歌创作的鲜明风格。她以拟人的手法营造出一片温馨的天空,以具体可感的意象展开了甜美的回忆。可用她的另一首诗作为总结:“零星的诗句/是学海中的一点浪花罢/然而它们是光明闪烁的/繁星般嵌在心灵的天空里。”冰心的小诗是五四时期诗歌花园中一朵清丽的奇葩。如繁星闪亮了读者的眼睛和心灵。著名作家周作人评论说:“如果我们怀着爱惜这在忙碌的生活之中浮到心头又复随而消失的刹那的感觉之心,将它表现出来,那么数行的小诗便是最好的工具了。”她的小诗惊艳了整个中国文坛。
  在冰心的诗作中,咏吟她“海味的母爱”的小诗占着极重的份量。据笔者的不完全的统计,总计164首小诗的《繁星》中歌颂母爱的诗篇达1/10。在冰心眼中,母爱是“爱”的极致,她博大如海。神圣伟大,无穷无尽。《繁星·一五九》就是这类小诗的代表作。“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躺到他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鸟儿与“我”都要避雨,所以母亲如“巢”,母爱如灯,带来一生一世的荫蔽。母亲,永远是一处安全温暖的避难所。
  与珍视母爱一样,对童真,对一切值得尊重的美好事物,冰心也给予了圣洁的歌唱。在冰心的诗中,孩子的世界是单纯美好、澄净透明的。她的诗引领那个时代的孩子们进入一个童话般的唯美世界。“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这是冰心的一句名言,也是冰心永远不变的信念。永远的爱与关怀融入她近八十年的文学创作,洋溢在她七百万字作品的字里行间。
  综上所述,冰心的诗歌主题体现了她“真”的文学观。冰心的小诗不反映社会现实,却反映了真实的自己,她是最属于自己的作家。但也因此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针对这一文学观,作家茅盾一针见血地指出其不足:明显倾向“唯心论”立场。这使她的思想一度和时代脱轨。
  1926年,冰心的创作走入低谷。这一时期称为冰心的“裂变期”。这一裂变是伴随着阵痛的。冰心原来的“常人的批评和断定/好像一群瞎子/在云外推测着月明”的心态,再也难以保持。时局混乱,烽火连天,列强入犯,冰心沉默了。第一天看强权,第二天听枪声,第三天就沐血河。一时间,“爱的哲学”在现实面前苍白乏力。创作上的苦闷和彷徨迫使冰心走出生活小圈子,走向并非只有阳光和爱的现实生活。在艰苦的探索中,“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她写下了《我爱,归来罢,我爱!》、《分》等与往日作品格调截然相异的诗作。“儿呵/你到来时节/门墙之内/血潮正涌/血花正妍/你先杀散了那叫嚣的暴客/收你娘的尸骨在堂楼边!”(《我爱,归来罢,我爱!》)
  温柔的女作家不顾一切地大声疾呼,号召所有的同胞奋起抵抗强暴的侵略,团结起来,共御外侮!这位富有爱心的女作家,既悲哀着“花房里的一朵小花”,又赞美着平凡的“小草”。她把握住时代的脉搏,认真地审视现实,塑造出一个全新的自我,她大爱的疆域越来越广阔,她的诗歌成为了那个时代的宣言。
  以上是笔者对冰心及其小诗所做的一个肤浅的分析,笔者一直认为冰心“爱的哲学”始终贯穿于她的诗作当中,从来不曾远离,只是爱的内容日益丰富了,爱的天地更加辽阔了。无论文学评论家们如何评说,笔者都相信冰心的诗集在现代文学史上应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她充满“爱的哲学”的作品,是诗歌创作上的又一里程碑。在诗的汪洋里,她的小诗像严谨的格言,如内蕴深刻的警句,似温柔可人的絮语,若优美动听的小夜曲,充满了温婉和煦的情韵,闪烁出哲理的火花。
  
  (魏哲伟 江苏省睢宁县庆安中学 221246)

爱的哲学 海的诗心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