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0年第4期 ID: 141235

[ 陈玉剑 文选 ]   

升格,为文章插上飞翔的翅膀

◇ 陈玉剑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写作时“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可是,目前很多中学生作文中少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多无病呻吟的矫情或俗套乏味的编造;少新鲜活泼的个性语言,多人云亦云的模仿或冠冕堂皇的空话……因此,很需要下一番功夫给作文升格。
  那么,究竟怎样的作文可以升格?又怎样给作文升格呢?
  (一)题材较好但情节单薄的文章可以升格。应丰富情节,使之引人入胜。
  【病文示例】
  心灵的地震
  期中考试结束了,班上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考得不算理想。刘老师及时找他们谈话分析原因。最近刘老师身体不太好,谈话结束了,嗓子也哑了。她收拾课本准备离开教室却发现靠近讲台的小强好像不怎么开心,于是刘老师走上前,问:“小强你怎么啦?”小强慌忙站起来说:“老师,没、没什么,我很好。”
  老师点了点说:“没事就好,没事就好。”说完摸了摸小强的头转身就走了。
  第二天早晨,刘老师桌上多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刘老师!你要小心一点!”看到这张纸条,刘老师怔住了,小强怎么啦?怎么会这样写啊?小强走到了刘老师身边说:“昨天您和我谈话时,我看您嗓子沙哑,又不断咳嗽,我想提醒您注意,注意身体……”。
  刘老师很感动:自己平时只注意那些成绩好表现好的同学,困难生小强一直被自己忽视了。这个失去双亲的孩子,他更需要关爱啊!
  这篇作文选材较好,主题也清晰:每个学生都需要老师关爱,特别是那些平时默默无闻,毫不起眼的普通学生。只是材料处理显得四平八稳,缺乏细腻的表达,不能很好的吸引读者。
  【升格作文】
  心灵的地震
  “刘老师!你要小心一点!”
  清早,办公室里的一张小纸条,在老师中掀起了巨大的波澜。竟然有学生写条子警告老师,谁这么胆大包天?刘老师,是有着二十几年班主任经验的名教师,今年还被评为“省优秀德育工作者”,她怎么可能被学生威胁呢?
  年级组长皱着眉头思索着,他把那张字条收起来没有让刘老师看到。
  校长接过那张触目惊心的纸条,大为震惊,这怎么可能呢?刘老师可是自己亲手培养起来的德育典型,怎么会出现这种事情?校长想了想,还是把刘老师叫到了办公室。
  刘老师接过字条,血直往头上涌着——怎么会这样?没有理由的。几十年来,自己就一直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心扑在工作上——可眼前的这句警告却又鲜明地摆在眼前。
  刘老师定了定神,把那张字条又看了一遍:这是一张普通的作文稿纸,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细心的刘老师还是透过字迹认出来了,一定是小强写的!
  她把小强叫到了办公室。小强在全办公室老师目光的注视中,瑟瑟缩缩地走到了刘老师身边,脸涨得通红。其实,在班级里,小强是一个很普通的学生,成绩也很一般,平时也没有什么违规乱纪的行为。如果不是他自己承认字条是他写的,刘老师真的不可能把他和“恐吓信”联系起来。刘老师压制住自己心头的怒火,平静地问:“你为什么要写这张字条?”
  “昨天您和我谈话时,我看您嗓子沙哑,又不断咳嗽,听天气预报说,这几天会有冷空气入侵,我想提醒您注意,不要感冒了……”小强嗫嚅着,眼神惊恐不安。满办公室的人都愣住了。刘老师的眼睛也变得红红的,自己一直把目光投向那些成绩好、表现好的同学,精力和心血都花在那些调皮的、成绩差的学生身上,而小强却一直被自己忽视了。这个失去双亲的孩子,自己只不过随便和他交谈了几句他竟铭记在心里。
  刘老师的眼睛湿润了,一滴泪水悄悄地滴落在那张小小的纸条上……
  一件原本寻常的小事,作者运用悬念和误会引领读者往下读,当事情真相大白之后,文章的主题也就彰显了出来,文章显得生动而充满吸引力。
  【升格秘诀】(1)用好误会和巧合。俗话说“无巧不成书”,用好了巧合与误会,既能丰富文章内容,又能增加作品的吸引力。(2)会设置悬念。悬念设得好,既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又可吸引读者阅读;(3)会节外生枝。“文似看山不喜平”,有了这节外一枝,便可曲径通幽了。(4)会用铺垫和细节描写。如改文中开始加进刘老师年级组长和校长的反应,使得紧张气氛不断升级,为后文“包袱”的抖开起了很好的蓄势作用。改文中多处细节描写也为文章增色不少,使文章生动逼真,境界全出。
  (二)主题明确但缺乏真情的文章可以升格。应求真务实,使之以情动人。
  【病文示例】
  内心深处的谴责(片断)
  躺在床上,我心中非常难受,索性起床来到窗边,看天外的星星。今晚的星星似乎特别黯淡。忽然,我的脑海中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一个同学正在艰难地扶起那一辆辆被我掀倒的自行车。我迷迷糊糊地进入了梦乡,眼角还闪烁着几颗泪珠——那是悔恨、愧疚的泪珠。
  这篇文章前面写的是作者放学取车时碰倒别人的自行车却没有帮别人扶起,事件本身是真实的,主题也有一定的意义。但这里写自己的反思,流露出的情感却让人觉得很假:“我迷迷糊糊地进入了梦乡,眼角还闪烁着几颗泪珠——那是悔恨、愧疚的泪珠。”“入了梦乡”怎么知道“眼角还闪烁着几颗泪珠”?
  【升格作文】
  内心深处的懊悔(片段)
  躺在床上,脑中反复出现白天的那一幕,怎么也睡不着,索性起床来到窗边。窗外的天空漆黑黑的,淡淡的几颗星星也没有往常那样的耀眼,似乎为我而羞愧。“啊,连星星都在谴责我!”我自言自语道。忽然,我的脑海中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满头白发的看车老人正在昏黄的路灯下艰难地扶起那一辆辆被我掀倒的自行车。我懊悔、愧疚极了。
  明天,我一定要去向看车的老人道歉!
  【升格秘诀】
  (1)事情要真。所有感人的文章都是作者对生活、对所描述的事物有了足够深的认识,内心郁积着一定的情感之后自然流淌出的文字。所以,千万别忘了关注生活、时代,要重视人生体验,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生活的闪光之处,用自己的笔去抒写自我真实的感受。(2)思想要善。社会并不是完美的,生活中各人的思想境界、审美情趣也是形形色色的。但只有高尚的情感,才能唤起强烈的共鸣。因此,要达到“以情动人”的效果,所抒之情必须符合善的人性定位。(3)感情要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学大师福楼拜在创作《包法利夫人》时,一个朋友去看望他,敲几次门都没人回应。推门一看,发现他正坐在地上痛哭流涕,一问,才得知他写到包法利夫人死了,悲痛得不能自已。可见,好的作品都是作者浓烈感情的结晶。
  (三)表达清楚但语言粗糙的文章可以升格。应润色语言,使之风光无限。
  【病文示例】
  她的三月华光(片段)
  三月的清晨,村庄被笼上一层白雾;垂柳枝上冒出了嫩芽;太阳缓缓升起。
  远处传来脚步声,一个女子走来了。她来到溪边,放下竹篮,静静地梳理轻纱。“夷光,今天这么早!”不一会儿,姐妹们结伴而来。她们来到她的身边坐下,并肩浣着纱。不知不觉太阳下山了,姑娘们手牵手结伴离去。空气中有她们的芳香和笑语。
  又是一年春来到。他身着便装,沿着小河信步而行。蓦地看见一位女子伫立在河边。听到脚步声的她轻轻回头,四目相对,两颗年轻的心波涛汹涌,不知不觉便紧紧相连。
  这里写范蠡和西施的美丽相逢,叙事清楚。只是文字比较粗糙,未能写出西施的绝世荣光以及她与范蠡之间山清水秀的相逢,也就不能为下文写两人的悲剧做很好的铺垫。
  【升格作文】
  她的三月华光(片段)
  三月的清晨,小小的村庄被笼上一层薄薄的白雾;河岸边深灰的垂柳枝上缀着点点嫩绿;鹅黄的太阳缓缓升起;粉红的杏花蕊中滚动着透明的露珠,就像姑娘朦胧的媚眼。
  远处传来细细碎碎的脚步声,一个袅袅婷婷的女子分花拂柳而来,她的黑发比柳条还要飘逸,双眸比露珠还要晶莹。她来到溪边,放下竹篮,用纤长的手指静静地梳理洁白的轻纱。
  “夷光,今天这么早!”不一会儿,姐妹们结伴来到她的身边坐下,并肩浣着纱,嬉笑打闹起来,诉说着各自美丽的心事。
  不知不觉,灿烂的晚霞铺满了天空,姑娘们挽着她的柔荑结伴离去,三月的空气中氤氲着她们的芳香和笑语。
  又是一年好三月,江南春又归,柳绿桃又红,草长莺又飞。
  他身着便装,走在波光粼粼的小河边。蓦地,一缕馨香飘过,一位白衣女子静静伫立河边。听到脚步声,她回眸,抬首。随即太阳发出耀眼的光,美丽的她如盛开的水莲,周身镀上一层金色。他一阵晕眩。接着,四目相对,柔情似水,两颗年轻的心波涛汹涌,不知不觉便紧紧相连。
  晚霞漫天,如珠玉之辉。她的身后,一只白鹭轻点水面,水一漾一漾笑开了。
  修改后的文章人美情真,意蕴丰富,很能感染读者。
  【升格秘诀】
  1、锤炼词语,加强表现力。要善于运用形象鲜明的动词、形容词,巧用叠词。如:垂柳枝上冒出了嫩芽→河岸边深灰的垂柳枝上缀着点点嫩绿。远处传来脚步声,一个女子走来了→远处传来细细碎碎的脚步声,一个袅袅婷婷的女子分花拂柳而来。
  2、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如:粉红的杏花蕊中滚动着透明的露珠,就像姑娘朦胧的媚眼(比喻);又是一年好三月,江南春又归,柳绿桃又红,草长莺又飞(化用歌词与诗句);一只白鹭轻轻点起水面,水一漾一漾笑开了(拟人)。
  3、善于运用骈散、长短句式,恰到好处地表情达意。
  如:柳绿桃又红,草长莺又飞。(对称)听到脚步声,她回眸,抬首。(短句)
  当然,并非所有文章都需要升格,比如一挥而就达到理想境界的文章,不过这种文章,确乎太少了。至于完全偏题的文章则不是一般升格的问题了,那是需要另起炉灶,重新来过!
  
  陈玉剑,教师,现居江苏大丰。

升格,为文章插上飞翔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