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2年第5期 ID: 139830

[ 吴生舟 文选 ]   

寿礼

◇ 吴生舟

   再过些天,就是老父亲七十大寿了。
   父亲这辈子还没有正儿八经过个生日。以前,我们家里很穷,为了养活我们,父亲和母亲一心侍弄着庄稼,有时候连我们几姊妹的生日也会忘记,哪里还会记得为自己过生日呢。后来,我们长大离开了,都忙着为自己的生活打拼,每到父亲的生日,却总有些琐事缠身不能回家,只能打个电话问候一声罢了。每念至此,我总感惭愧。今年父亲七十大寿,我们决定为他操办一个风光的生日,让他老人家过得开心。
   杂七杂八的事情很快就办妥了,唯有一件事情让我很为难,那就是不知给老父亲准备什么样的寿礼才好。大妹说父亲没有穿过一件像样的衣服,准备给他置办一身新衣裳,小妹要给父亲买一双高档皮鞋,换掉他长年累月穿的解放鞋,吾弟早已从外地寄回了父亲爱吃的点心。作为长子,我准备什么样的寿礼呢?思量多日,仍没个结果,我便决定回去老家看看。
   仲秋时节的家乡显得很安详。由于实现了机械化收割,成片的稻子早已收割完毕,只留下枯黄的稻梗迎风舞着,似乎在告诉人们这里曾经是那么的热火朝天,那么的波澜壮阔。苍茫的田野里,看不到一个忙碌的身影。荷包里有了点闲钱的人们,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欢声笑语地做着自己喜欢的娱乐活动,享受着他们难得的快乐。
   母亲一个人在家里,却没见着父亲。母亲说,你几时看他白天在家里闲呆着的啊,在松树洼种菜呢。松树洼离村很远,那地方面积不大,约三、四分地。它的地势很特别,四周的农田都十分平坦,却有四条高高的田埂把它团团围住,犹如一只大海碗放在那里,容易渍水不说,人畜进入里面耕作也不易,便成为了一块荒地。父亲觉得那地方荒芜了实在可惜,便花了一段时间一锹一锹地把它开垦出来作为自留地,夏种芝麻冬栽菜,再用这地里的收入换点柴米油盐,每年就过着这种十分清淡的日子。
   天色尚早,我决计去帮帮他。父亲年轻时候身体很强壮,挑稻谷扛麻袋这些重体力活总少不了他,可谓村里数一数二的硬劳力。可有次不小心从房顶上摔下来折了腰椎,身体便每况愈下,五十多岁的时候就开始哈着腰走路。及至六十岁光景,腰椎的病痛折磨得更加厉害,他就只能佝偻着背行走,后来,他的左腿又骨折,行走起来就十分吃力了。这种状况,能把自己的生活起居料理好都已经感到很困难,更别说到松树洼做那些繁重的农活了。每年我们都劝父亲不要再种地了,他总是笑笑,依旧整天在田间里劳作。
   远远地,我望见一个穿着灰布衣裳,整个上半身几乎与地面平行着的身影在艰难地移动着。我知道,在这个时候还在这里出现的一定是我年迈的父亲!只见他深深地埋着头,左手拄着一根高过身子的竹竿,右手沉重地提着一只褚色塑料桶,一瘸一拐地向松树洼靠拢。当他走到隔开松树洼和外边田地的那道高高的田埂边后,先将竹竿靠在田埂边,再用双手把那只褚色塑料桶颤巍巍地举起,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在田埂上,然后再用双手抓住田埂上的野树枝,身体紧贴着田埂上的杂草,缓缓地爬到高高的田埂上。静寂的旷野里,一切都似乎了无声息,弯着腰站在田埂上的父亲,显得那么的瘦骨嶙峋,显得那么的孤独无助,唯有他手里拄着的竹竿有些明亮,直逼我的双眼。他没有拍打粘在身上的泥土和杂草,依旧左手拄着那根高过身子的竹竿,右手提着那只沉重的褚色塑料桶,一瘸一拐地走向松树洼,不一会儿,整个身影就沉进了松树洼。
   展现在我面前的是一片刚刚栽种不久的油菜地,父亲正弯着腰为它们浇水保墒,浑然不知我的到来。看到那些开始返青活命的油菜苗,我仿佛看见父亲弓着背,拄着竹竿,一趟一趟往返松树洼的情景;仿佛听见父亲因费力地一锹一锹的翻地、碎土、收垅,却有些力不从心而发出的粗重的喘气声。看到为让油菜苗茁壮生长而正弯着腰专注地为它们浇水的父亲,想起已到古稀之年的老父亲却还弯着腰驼着背瘸着腿一次次艰难地爬越高高田埂的身影,我的泪水一下子涌了出来。
   在父亲七十大寿的那天,我将一根用黄杨木做的手杖送给了他。这根手杖,是我特意到武当山去寻找回来的。
  
   吴生舟,教师,现居湖北沙洋。

寿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