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无论命题如何变化,形式如何多样化,命题者所要考查的内容不会变,命题者主要是想通过写作来考查学生的总体语言驾驭能力,这就表明,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要注重知识的积累和技巧的运用,这样,在进行写作时,才能有素材可用,才会找到写作的方法。
一.中考作文命题的发展趋势特点
1、贴近生活:生活是一本丰富多彩的百科全书,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是作文之本。纵观近年来的中考作文,命题老师无不抓住学生生活的细节,将其与写作紧密结合。例如:在2010年吉林的中考作文题是“端午的味道”。每个人都知道“端午”是中国特殊的节日,在每年的端午节中每个人都会发生不一样的事情,文题中的“味道”学生可以理解为发生的事情给学生带来的影响,也可以是在端午节中遇到的一种情感,更或者是国家的文化,这样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不仅仅拘束于粽子的味道或者是节气的味道等常规的写作思路。还有,在2008年,四川泸州的中考文题是“当_______降临” (成功、幸福、痛苦、灾难)。对于2008年来说既是一个令人欢喜的一年,又是让人伤怀的一年,之所以欢喜是因为奥运会的盛世,而伤悲是因为5·12的灾难。所以,这样的文题使学生可以有情可抒、有感可发、有事可写、有意可言。这些都是源于生活,所谓“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学生善于观察身边的环境,学会体验感悟生活,那么有关生活类的文题将会很容易攻破。
2、关注学生的人生态度:对于初中生而言,还处于一种认知的态势上,生理和心理都处于一种变化的阶段,在这个成长阶段中,会发生各种多姿多彩,有利于成长的故事。通过这些成长经历,使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格正逐渐的健全,所以,命题老师抓住这样的一个重要准则,以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切入点,来考查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及人生态度。例如:2008年贵阳中考题:现实生活中,人们都在积极的追求着完美,何谓“完美”?请以“完美的_______”(人生、人格、家庭、生活)为题,来进行写作。广东珠海的文题是“那一天我拾到了快乐的钥匙”。贵州的“成长,也需要_______”及吉林长春提供年轻实习生成长的材料题,这些无不都是对学生成长的关注。让学生在写作中深入思考成长历程中的得失成败,然后以正确的生活态度来面对现实、憧憬未来。
3、注重情感及人文关怀:在新课改的目标下,人文教育逐渐成为教学的重要指导思想。所以,中考作文命题充分的体现了人文精神及时代特征。而且,现如今,学生的作文水平逐渐下滑,作文呈现胡编滥造、套用故事的风气。所以,命题老师为了避免学生出现这样的现象,竭尽全力的在命题上下功夫,将设计作文试题的材料,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写作时能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优秀的作文。例如:2010年吉林长春的文题“未曾说出的感谢”、江苏镇江的文题“叫我如何不想他”及其他省市的考作文题目“你在我心里”、“最让我 的人”这些文题都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感悟、多积累,善于发现生活中真善美的人和事,这样在写作中才能流露出真情实感。
二.如何应对中考作文的发展趋势
1、关注社会热点:对于一篇好文章,总能揭露社会的丑恶,跳动时代的脉搏,发扬民族之气,赞颂我国之风。大凡好的文章总跳动着时代的脉搏、揭露社会丑恶、歌颂时代新风。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时代的飞速前进,新鲜事物、热点新闻层出不穷。每天都以毫秒甚至微秒的速度进行着更新。这些社会的现象、人生的百态就是写作的源泉。所以,教师要有效的引导学生,立身自然、感悟生活,这样才能写出别具一格、标新立异的文章。而且,教师要加强学生平时对信息的捕捉,素材的整合,关注社会的动态,多读书,多练习。这样才能做到胸有成竹,方可下笔有神。
2、关注人生成长:近年来,纵观各地中考命题,热门话题基本都是以学生的自我成长历程为主,以“我”为中心话题,例如:“我的特长”、“为自己骄傲”、“在我成长中的一个人”等等。贴近学生的成长经历,密切的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所以,针对这样的现象,这样的题材,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充分的把握素材,抓住自我发展、与人交往等一系列的题材,进行大量练习。积极的引导学生在文章中表现自己的成长历程。在这样的作文练习中,学生会从中认知自我、展现自我,揭示内心的情感,反映价值观念。这样在应对此类题材的写作时,能做到“手中有粮,心里不慌”。
3、崇尚美好情操:对于初中生,思想还不成熟,这个阶段正是认知积累的阶段,正确的引导会使其从善扬明,社会低俗的风气会改变其价值观、人生观的追求。所以,教师在进行作文指导时,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观察生活、关爱人生。使学生崇尚真善美,摒弃假丑恶,培养学生的道德观、责任感、使命感。因此,在进行作文教学时,教师要多为学生提供相关方面的写作素材,进行有效的练习,关注社会人生,崇尚美好情操。
4、注重真情实感,体现人文特色:针对现如今,学生套用作文、胡编滥造现象,命题教师在作文命题时特别注重学生的真实情感的表达。所以,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要尽量拟一些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的文题,积极引导学生适时的进行材料的整合和知识信息的积累,通过多角度的观察社会,感悟生活,探求真知,培养学生思想的广度、文化的厚度、情感的深度,在观察中感知世间的人和事,从而加强文化的底蕴,思维的辩驳能力,捕捉世界的灵光。从而将这些生活题材充分的应用于写作中,做到信手拈来,下笔顺畅。
5、鼓励大胆创新:随着教育体制的革新,教育理念的转变,在新课标的影响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成了教育者所追求的教学目标。纵观近几年武汉、重庆等各大省市的中考作文,都规定了大胆创新、语言生动、见解独特、构思新颖、题材别具一格、感情真挚等特色加分,这样的形式,在以最快的速度向四周的其他省市扩展。命题老师的这种拟题表明,在进行作文教学或者任何学科教学时,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色的发展,努力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这样在进行写作时才会有独到的见解,写出独具匠心的文章。
黄英平,教师,现居广东河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