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10年语文高考已经尘埃落定,本文对各考区高考作文命题形式及特点作了全面的分析,并对今后作文命题的趋势和发展方向作了初步预测,以便对今后学生的复习备考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关键词】高考作文 命题特点 命题趋势
一、2010年高考作文命题特点透视
1.题型特点:新材料作文和标题作文平分天下,话题作文一枝独秀
去年新材料作文和标题作文各8道,话题作文有两道。
通览今年18道作文题,新材料作文独占10道,标题作文占7道,只有天津卷沿用去年的题型仍然考查话题作文。与去年相比,从总量上来看,作文题型是稳定的。但是如果就某一区域的出题来看还是有变化的。有7个省的题型发生了改变,湖北、四川、福建、山东四省由标题作文改为了新材料作文,江西、浙江则由新材料作文改为标题作文,广东由话题作文改为标题作文。
去年在高考中出现的半命题作文已经绝迹!
新材料作文采用的材料丰富多彩,今年出现了漫画、名言、古诗、人生故事、网上讨论等材料。
2.紧扣社会热点:明扣的少,暗扣的多
高考作文题肯定是紧跟时代的,不过,与时事热点的对应上有些表现得直露,有些表现得含蓄。江苏“绿色生活”就是当前人们向往的生活方式,直接关注“节能环保”、“低碳生活”,与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海世博会、墨西哥湾漏油等热点明显对应。全国卷Ⅰ漫画“有鱼吃还捉老鼠”直接影射当前现实——放弃本职、本分等,与“两会精神”、“官员腐败”、“诈捐门”、“重庆打黑”及社会上发生的种种道德滑坡事件等暗合。新课标全国卷Ⅲ“人才成长是有一定规律的”、安徽卷“吴兴杂诗”等关注人才培养,暗合“素质教育”、“高考改革”、“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等。天津卷直接以“我生活的世界”为话题,意在引导考生写当下的生活!重庆卷的“难题”又何尝不是关注当前的热点呢?房价难题、腐败难题、校园惨案、自然灾害难题等都在重庆作文题的范围中。浙江卷“角色转化之间”关注“文化反哺”,全国卷Ⅱ“浅阅读与深阅读”直接聚焦当下的阅读状况。
所以,考生平素关注时事、社会热点对领会作文题意图是有好处的,积累这些新鲜素材对高考作文写作也是有帮助的。
3.突出考生主体:带有“我”的题目比较多,关怀“90后”的内心和道德精神
今年的作文题更加突出考生的主体地位,结合考生的实际、调动考生的写作兴趣已经成为命题人的理念。有些题目直接或暗含“我”,比如天津卷“我生活的世界”、江西卷“(我)找回(我的)童年”、广东卷“(我)与你为邻”、江苏卷“(我)的绿色生活”、重庆卷“(我的)难题”、浙江卷“(我与谁)角色转化之间”等。有些作文题也暗示了要从“我”的视角来写作,如全国卷Ⅱ“(我看)浅阅读与深阅读”、山东卷“(我看)光明与阴影”、江苏卷“(我眼中的)绿色生活”等。
关注“90”后的内心世界的题目也比较多,比如江西卷的“找回童年”、浙江卷“角色转化之间”,辽宁卷“大与小、得与失的选择”,重庆卷的“难题”也可以写困扰在内心的难题等。
全国卷Ⅰ、山东卷、福建卷等都突出了对考生精神品质、道德情操的熏陶。
4.考查核心:理性思维与发散思维
与其说作文考查表达能力,不如说考查思维能力。福建“格林童话诞生的故事”直接提醒考生要多角度思考、偶然中有必然等哲学道理,湖北、北京卷不约而同地考查幻想与现实的关系,四川卷“点线面体”考查个体与整体、点与面的关系,以多则材料出题的新课标全国卷Ⅲ、以古诗出题的安徽卷、以漫画形式出题的全国卷Ⅰ都在考查考生的思维品质!
二、2011年高考作文命题趋势分析
认真考察、研究2010年高考18道作文题,仔细分析近几年各地命题趋势,对2011年高考作文命题方向有了清晰的把握。
1.题型基本稳定,新材料作文和标题作文并驾齐驱
新材料作文与标题作文在数量上来说,2008年、2009年都是8:8,今年是10:7。高考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敏感事情,肯定会将平稳过渡放在首位,命题者遵循迈小步、不停步的原则,因此,2011年高考作文题仍将是新材料作文和标题作文并驾齐驱的局面。
不过,具体到各个区域会有变化的。长期以标题作文出现的省市,则应加强新材料作文的备考,而连续几年都用新材料作文进行考查的省市,则多关注标题作文。全国卷已经连续5年考查材料作文,明年要特别重视标题作文的备考;江苏卷已经连续5年考查标题作文,明年要特别重视材料作文的备考。
2.命题材料、命题意图、作文立意继续明扣、暗契时事热点
高考是社会的热点,高考作文更是热点的焦点。而高考作文的命题都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点,都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关注生活,尤其是关注社会热点的作文题目能激发考生的写作热情,能考查考生对社会热点的反应力、思考力以及判断力。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宿构,能够比较真实地检测出考生的写作水平。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几乎全部与社会热点和现实生活有关。
考生应该密切关注身边的生活,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生活中的敏感事件,注重积累,也许就能在高考作文中用起来!
3.思想、道德、思维将是考查的主旋律
高考担负选拔优秀人才的功能,思想健康、道德端正、思维科学的青年人应该是最佳人选。作文与做人从来都是联系在一起的,作文训练也是思维训练,作文能够检测考生的思维品质。
2008年四川的“坚强”、辽宁关于关于青年人价值观的调查、广东卷“不要轻易说‘不’”等都突出了精神品德的考查。2009年安徽卷“弯道超越”、江西卷“兽首拍卖”、浙江卷“绿叶对根的情意”、辽宁卷“明显代言”等都是从思想道德角度来命题的。
从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来看,全国卷Ⅰ倡导做人处事要坚守本分,江苏卷倡导环保理念、顺应自然,浙江卷强调换位思考,江西卷倡导像童年那样纯真,辽宁卷启发考生做人不可贪心,山东卷启发考生要辩证看待顺境与逆境,上海卷检测考生能否把握分寸等。从考生的作文中能够看出考生的价值观、道德追求、辩证思考的能力。
4.限制与开放结合更加有度
为防止猜题、套题,为体现高考的公平性,高考作文题在限制性与开放性的结合方面会更加有度。最近几年的作文题都有这样的强调“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作、“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选准角度”、“请针对上述现象及所反映的问题”写作等,这些都给考生的写作进行了限制。但是,“角度自选,立意自定”、“自拟标题,自选文体”又给考生充分的施展天地。
浙江作文题虽然是“角色转换之间”,但是它是道有限命题作文题。标题语前面还提供了材料,所供材料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寓言故事——自然反哺,一部分是命题者对寓言的延伸——文化反哺。写作时必须既写“文化反哺”又扣标题“角色转换之间”,如果忽视材料,纯写角色转换之间,就会在43分以下。
★作者单位:江苏省上冈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