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班级管理中,教师一般都采取“抓两头,促中间”的做法,即通过培养优秀生和转化后进生来促进中等生。这种做法往往导致“两头”抓好了,“中间”却被忽视了。因为中等生长期得不到教师的关爱,所以他们对班级事务漠不关心,在狭窄的小天地里默默地生活和学习;他们性格上比较内向、孤僻,很容易形成自卑、抑郁、闭锁、焦虑等异常心理。本文针对以上的班级管理情况,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实践,从几个方面粗浅地论述班主任如何做好中等生的教育工作。
【关键词】中等生 心理特征 教育对策 班级管理
一、中等生的特点
1.行为特征:(1)缺乏正确的集体观念,他们不象优秀生那样积极主动地去做好班级工作,有些中等生甚至认为管理班级是班干部的事情,对班级活动漠不关心。(2)情绪不稳定,情感易变,容易偏激。(3)有时负面表现自我,如果长期不受老师重视和信赖,他们会表现出一些反常行为,如迟到、上课假装睡觉以便引起别人注意。若不能正确引导,则会越陷越深。
2.心理特征:(1)在心理上要求进步,羡慕品学兼优的学生,有时他们也会在内心深处鞭策自己:一定要赶上别人,也会给自己一个“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之类的座右铭,并且能认真一段时间。(2)心理上有一定的自卑感,不够自信,不时拿自己同优生比较,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导致意志消沉,放纵自我。(3)中等生多数人心理较为闭锁。他们不象优秀生那样经常跟教师沟通或者参加各种活动,较少在公共场合下锻炼自己,心理不敢告诉别人,但非常希望别人重视和理解,因而往往出现逆反心理。
二、教育对策
1.班主任要把爱撒向中等生,让中等生健康成长
中等生因为长期得不到班主任的关爱,所以平时往往表现为“不显山不露水”,把自己的心灵之门关得紧紧的,不愿意和老师、同学接近,对班级事务漠不关心,只喜欢在自己的小天地中默默地生活和学习;他们的学习成绩长期处于“中等地位”,较少得到班主任的鼓励、赞扬和呵护,他们感觉自己在班级中无足轻重;使他们容易形成自卑,抑郁、闭锁、焦虑等异常心理。长此以往,后果不堪设想。针对以上这些情况,我认为,班主任要把爱撒向每一个中等生,让每一个中等生都沐浴在班主任爱的阳光下健康成长,这无非是做好中等生教育工作的一剂灵丹妙药。
记得我所带的班级,有一个女学生,性格内向,成绩时好时差。课堂上,有时回答问题准确无误,且颇有见地,有时又几乎是茫然无所知,回答问题牛头不对马嘴。深入了解之后,才知道该同学上课十分注意“自我调节”,有时竖起耳朵听,开动脑筋,有时眼睛虽然看着书,脑子却处于半睡眠状态,虽不闭目,却“塞听”。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对该同学进行了家访,才了解到她父母离异,姊妹三个现在都靠爷爷养活,供他们上学,没有和谐的家庭,缺少父母的关爱,导致了她在学习上没有了明确的目标,学习态度也就飘浮不定了。谈话中又了解到,她其实是十分想读好书的。面对这样的家庭和学生,我的心隐隐地作痛了,这时头脑中想到的是:我要帮她。我首先说服学生的爷爷,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解除学生读书的思想顾虑,让她能够安心读书。然后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给她另开“小灶”,帮她打好学习基础,重拾学习信心。从此,她变了,上课认真了,成绩也赶了上来。转眼间,初中一年马上结束,她的学习成绩在逐步提高,对自己的前途也充满了信心。实践证明,老师对学生体贴入微的爱的作用是巨大的,它往往能让学生化困难为动力,发奋图强,最后取得令老师欣慰的成功。
“心病还需心药治”,老师的爱心无疑是预防和医治学生心灵创伤的灵丹妙药。试想一下,一个在班主任不断关心和呵护下的学生,他的心理会出现多么严重的问题吗?即使有也早已被老师的爱化解了。拥有和享受班主任的爱,这是每一位学生的渴望,也是每一位中等生的渴望。可是事实上,班主任往往把更多的心思花在优秀生和后进生的身上,表现良好的中等生反而被无意中冷落了,使中等生的精神欲求无法得到满足,使最具可塑性的大多数中等生得不到切实的关心和培养,这实在是教育的严重失误,也是班主任工作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重要原因。要做好中等生的教育工作,班主任就必须树立人人都是教育对象、人人都是关爱对象的教育思想。对那些默默无闻的中等生同样要给予足够的关爱,不仅在学习上提出希望和要求,也要在思想上和生活上进行关心,多与他们接触、多与他们谈心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对他们多些表扬,少些批评,每当他们取得进步时,班主任应抓住时机“坚起大拇指”表示赞赏,拍拍肩膀让他们感受到你的关爱,多说一些像“你行的!”这样催他们上进的话,这样会给自感被忽视的中等生带来巨大的情感冲击,甚至会给他们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并转化为前进的内在动力。
2.帮助中等生确立奋斗目标,迎难而上
中等生往往由于对自身的认识不到位,所确立的奋斗目标不是容易实现,就是难以实现。这样,他们就会容易产生骄傲自满或者垂头丧气的不良情绪。对于这一点,班主任应该帮助中等生认识自己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确立适合自己奋斗的目标,不要想着一步登天,一下子达到像优秀生那样的水平,而应立足于自身,脚踏实地,努力拼搏,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拿今天的我跟昨天的我比,看看进步了没有,再跟优秀生比一比,我跟他们拉近距离了没有,一比,有进步啦!信心就来了,再遇到困难,就能挺起胸膛,迎难而上了。
3.让中等生施展自己才华
让中等生参加班级管理工作,使他们在为班级、为同学服务表现自己。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在《设立值日班长》中写到“干部不觉得自己总处于管理者的位置,同学们也不变为自己总是处于被管理者的位置,管理和被管理者经常有转换的机会,这也是社会一个特点,学生从小多次受到这样的角色转换,长大后便容易适应社会”。对于中等生的教育可以从中吸取经验,教师可以设立值日班长或板报编辑等,给他们做事的机会,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提供使用权力的机会,这样可以消除他们那种“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态度,也可以使他们成为管理班级的名副其实的主人,这个大群体的积极性一旦被调动起来,那么整个班级的活力就可想而知了。
中等生也有他们的爱好、特长。班主任要善于挖掘中等生的这些“闪光点”,促进他们进步。美国的教育家爱默生说过,教师力量的全部秘密在于深信:“人是可以改变的。”只要我们班主任多给中等生一些空间和时间,多为他们创造有利于成长的条件,他们就一定会进步。
★作者单位:宁夏固原市彭阳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