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中学语文教学 2009年第2期 ID: 353541

[ 臧博平 文选 ]   

我在《中学语文教学》的五年

◇ 臧博平

  我曾在《中学语文教学》杂志工作过五年。这五年,是我生命历程中重要的五年。它使我从一名教师成了一名编辑,使我从课堂教学走向了语文教学研究,使我在自己的教师工作体验之外,又了解甚至是熟悉了另外的一个领域。这个领域更为宽阔,更富理论色彩,也使我的目光看得更远。如果没有这五年,我也许还只是一个埋头在教学一线的耕耘者,只会在具体的一亩一垅上精细耕作,而缺少抬头眺望远处田野那无限灿烂的胸怀。
  我刚刚参与《中学语文教学》时,原来所从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当然也与中学语文有联系,但从学科的内部划分,毕竟不属于一“科”。初涉编辑工作,我为中学语文教学领域的广博与琐细所震动。它小起一词一字,大到古今中外、自然科学,一个中学语文教师所需的知识面,是如此的漫无涯际,而教学方法的探讨,实际上就是对一门绝妙艺术的研究。阅读稿件时,我常常能从那里获得知识,产生顿悟,发现其中的无尽美妙,我又开始了一种学习。虽然那时我已过“知天命”之年,但编辑《中学语文教学》的需要,“逼”我不能不去学习。这种学习于我是一种鞭策,更是一种激励。我从“为工作”学习,渐渐进入了自觉学习,渐渐有了不少的悟得,渐渐有了一种兴味,渐渐感觉到了,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相比,中学语文教学那是另一番美丽的风景……
  学习中,我较为详尽地阅读了语文前辈的论述,在自己头脑中廓清了许多曾经模糊的概念,梳理了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现当代语文教学与发展的脉络。我看到了中学语文教学的研究,百年来的起起伏伏,体会到了它发展过程中的种种艰难,心中也燃起了为它而奉献微薄之力的火焰。因为,我是一个全国知名的语文刊物的编辑,我有权也有可能让那些新颖而富有启发性的稿件刊发出去,产生更广泛的影响……
  我在为编辑《中学语文教学》的学习中,另一种更大量的学习是阅读稿件。这些稿件,虽非汗牛充栋,但每周都会有小山般的一堆。我们编辑部共同的约定是:每稿必读,从中优选,绝不匆促,静下心来,以学习的心态去读。编辑们伏案工作,与作者电话或书信往来的情景,我至今历历在目。那是一个令人心动的氛围,那是一个促人更加努力的环境……
  从稿件的阅读中,我发现了“大家”们心血的凝结,那字句中闪耀的是睿智与苦研相融的光辉。哪怕是短短的一篇,也非匆促拟就,而是精研的体现,体现着他们的执著,表达着他们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关切。
  从数量更多的“普通”来稿中,我也常常发现耀眼的光点。作者们从实践中得来的,哪怕是一点一滴,都那么实在,那么让人感受到热爱语文教学的心的跳动,那么具有于细微之处见精神的可贵。有时,我常在心中称妙;有时,我常常忍不住重新再读……
  五年中,我与我的同事们相处和谐,互补长短,也使我学习到了很多。我的前任、主编《中学语文教学》十几年的孙移山老师,假期仍去办公室工作的表现,让我觉出了自己的浮躁,而他言语不多的指点,又常让我心中有悟。那时,也还年轻的史有为,对稿件审阅的细致,与作者及诸多方面的勤于联系,省去了我这个主编的许多“琐事”。而更为年轻的张蕾的思考富于创意与敢于坚持自己意见的坦诚,有时让我觉得“自己也许有点老了”。此外,像余彤辉的执著,刘雪明的温厚,都对我的工作乃至为人不无影响。在他们身上,我学到了不少……
  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我边工作边学习,收获良多。至今回想起来,那是上级领导给我的一个机遇,我抓住了,我有了进步。我从一个不知“出版流程”为何物的门外汉,成了一名没有玷污我的职责的编辑;我从只会自己写点文章的教师,成了也会识别别人文章的“点评者”,甚至我的文字表达,也有了一点点面向中小学教学的鲜活。这些,使我欣慰,使我感到了自己也在前进,没有因为日近“老迈”而失去朝气。为此我真的心存感谢。
  在《中学语文教学》的五年,于我是值得记忆的。如果说,今天我还能对中学语文教学说出点什么,那是因为我有在《中学语文教学》当过五年编辑的学习过程。学习犹如耕耘,有耕耘总是会有收获的。
  现在,《中学语文教学》创刊三十年了。三十年前,它诞生于我们祖国改革大业初始时,又伴随着改革走过了三十年。三十年中,它始终与改革同步,在中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中学语文教学》至今所以仍为广大读者所喜爱,那是因为它始终是改革的参与者。这是它的光荣。
  《中学语文教学》创刊三十年了,编辑人员也由于“自然规律”的原因,发生了更替,它已由更具朝气和时代意识的年轻人接了班。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位“老同志”,在这篇文章的最后,想赘言几句——
  《中学语文教学》是在老一辈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诸先生的关心与指导下诞生的。老一辈的基本办刊宗旨与精神,不能或忘,他们的语文教育理念与学说,并未过时,应发扬光大之。
  《中学语文教学》三十年来形成的许多东西,有大量的精华存在,应予以梳理与总结。这个刊物是广大语文教师与语文工作者的“阵地”与“舞台”。要让这“阵地”更坚牢,“舞台”更绚美。
  时代在发展,《中学语文教学》的整体面貌,已与刊物初创时大为改观。融时代精神、纳改革新意是必须的。刊物勿以以往成绩为累,要锐意创新,应和着时代,迈出更大更新的步伐。
  《中学语文教学》创刊三十周年之际,我写了如上的许多,是纪念,也是心曲的抒写。愿《中学语文教学》发展得更好更壮大,永远是语文教师与语文工作者最好的朋友!

我在《中学语文教学》的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