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0年第12期 ID: 142027

[ 黄春黎 文选 ]   

《给李风叔叔帮忙》的对比新用

◇ 黄春黎

  在晓苏新作《给李风叔叔帮忙》(原载《小说界》2010年第5期,《小说月报》2010年第12期转载)里,有一个触人心弦的“实在”,随着时代变迁,其含意日渐丰富,褒贬不一,也体现了人们的价值观逐步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实在”,可以指为人诚实,不虚假;可以指依从原则,不徇私情;也常指人现实、唯利是图;还可以指人愚钝、不开窍,甚至落后、冥顽。小说紧扣“实在”,以几组人物的对比层层展开情节,阐释了引人深思时代主题。
  首先,在人物关系上,读者不难发现其扑朔迷离、真假错综的戏剧性。李风叔叔与周蜜的感情很难说是真正的爱情,我与李风叔叔的感情很难说是真正的亲情,我和小枣的感情也很难说是真正的友情,这就是似是而非之情,但李风叔叔对周蜜、我对李风叔叔、小枣对我却是情真意切、尽心倾力的,这份“实在”反映了诚恳真挚、重情重义的为人态度;同时,周蜜与李风叔叔的婚姻、与黄克万的关系以及对我的态度,都反映了貌似颇有渊源情出有因、实则似是而非的人际关系,这份“实在”反映的则是唯利是图、趋炎附势的处世观念。
  在这组同为似是而非的关系中,对比却叉不是截然对立的。李风叔叔对周蜜同样是有所求的,我为李风叔叔帮忙也很难说完全没有自尊、虚荣的成分,小枣对我也似乎含有某些希冀;周蜜对李风叔叔的亲呢很难说没有一丝喜爱,对黄克万的归附也不是没有合理之处,对我的冷淡或许也有逃避尴尬的成分。这就是人性中朴实的需求与虚张的欲望彼此渗透又相互制约的真实存在,也就是在这种真实存在中,对比的魅力也便显得更为迷离、长远,折射出来的人性主题也便愈发深刻、复杂。
  其次,在我给李风叔叔帮忙的三个环节中,办理假证、兜售香菇、调配岗位所反映出的“实在”有效的办事方法,恰恰是赤裸的权、钱、色交易,在这种广泛而龌龊的交易中,也还有那么一些人尚且还保留着一些淳朴、纯净、不屈的品格,这种“实在”不仅使人性的真善美显得厚重,也加大了对人性贪婪、无耻、丑恶的讽刺力度。
  同时,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对比中的人物形象也在彼此渗透、逐步演变。李风叔叔由不懂人情的木讷变得开窍,我在请人帮忙的态度上也由书生意气变得隐忍求全,这就是淳朴、纯净、不屈之下潜伏的暗流,真善美与假恶丑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分界,也很难找出是哪一步促使人逾越了底线,这就是形成对比的二者扑朔迷离且意味深长之处,这不仅让人读到渐进的动态变化,也反映了生活中彼此渐染的生命本质。
  最后,从故事的结局来看,我给李风叔叔帮成r忙,但这个忙已经没有价值;李风叔叔千辛万苦要讨好周蜜,但周蜜已另有怀抱;我期望与小枣的关系再有发展,但小枣探深受伤:待人情真意切、尽心倾力、甚至不惜代价的三位“实在”人,最终只剩失落。反是,周蜜等人显得游刃有余、炙手可热,终究都让“实在”的事情心想而成了。这组对比式结局让人在一阵喧腾的闹剧之末体会到一段沉重的幽默,这一幽默使人再也无法发笑,反而不禁要遐想:或许,李风叔叔会明白什么,我会明白什么,小枣也会明白什么……一切人物都在近乎癫狂的折腾里对彼此有了更多的交涉和影响,对欲望有了更鲜明的诉求和认识,对人性有了更真实的袒露和触动。伴随着要明白点什么或正明白着什么的事象,人物的情感和思维也逐渐流动起来,各个人物脚下的路还在现实的人生里延伸,小说的韵味也便更加悠长了。
  可见,小说的几组对比已经超离了长久来泾渭分明的对比手法,这些对比以不对立、相融合、慢过渡的渐染手法,使人物之间、事象之间相互渗透、难解难分,人物的形象在渐变中褪去了角色的固定性和单一性,人物之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人物的善恶美丑在交错的人物关系和事态发展中变得扑朔迷离。应该说,小说人物代表了大众世俗各异的精神形态,对“实在”的不同层面意义的体现反映的是各种价值观元素与这个时代人们的心灵发生的剧烈撞击,不断即问的正是人与人之间如何共处、靠什么支撑,城乡之间如何融合、靠什么发展,时代的价值潮流何去何从、靠什么拯救等问题。
  在多元素互为消长、彼此融合的沸腾时期,《给李风叔叔帮忙》以其别具一格的语言风格、精巧的结构布设、曲折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逗人发笑、促人反省,其蕴藉丰厚、与时俱进的词汇也随着众生万象跳跃着生动的时代韵律,构建着真实的价值生态,传递着深刻的生命哲学。

《给李风叔叔帮忙》的对比新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