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江苏省教育厅正在全省范围内推行教育新政——素质教育!实实在在的素质教育!可以这样说江苏教育新政吹响了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号角,表达了江苏教育行政部门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心。
一线教师的我们欣喜,一线教师的我们也深感担忧,因为——江苏实行教育新政这就是挑战!一线的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用按部就班的模式上课了,我们必须要上高效高质的课。
我们或许都有过这样的教学体验:教案初成,往往不能发现什么不足之处,等到上课或下课,教学设计疏漏之处便会不找自见。再优秀的教师,再成功的教学,也难免有瑕疵,一般教师的课堂上出现瑕疵,更是普遍。因此,为了使课堂教学达到臻美之境,真正实现素质教育,我们必须自我反思。
一、学会寻找教育的“欠缺”
有这样一种感觉,有些教师三年前听他一课这样上,三年后回头教这一课还是“老调重弹”,总给人这样或那样的欠缺。从这点讲,我们有必要对自己的教育过程作一次全面的回顾和反思,这对我们的成长无疑具有极大的帮助。可以这样说,寻找“欠缺”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重新审视自己、发现自己、提高自己的过程。我们如若不去寻找自己存在的“欠缺”,就发现不了不足,发现不了不足也就达不到自己的目标,当然就不会有促使自己前进的激情。因此,我们要时刻关注学生状态、教育教学的状态,不断使自己处于寻找与反思之中,既要做到对学生负责,又要做到对教育负责。
二、实践助反省,反省促升华
课堂教学作为一门艺术,更要球我们反复琢磨,反复推敲。所谓“实践助反省”,就是说我们从讲台下来,都要进行一番反省,做一些“教后记”,写一写随笔,比如上完每节课,可以静下来想一想:本课这样导人新课行不行,过渡语言是否流畅自然,教学中还有哪些环节需要改进……这样,日日记,周周记,月月记,年年记,我们不断总结教学中成败得失,不断获得新的东西,长期下来便可以积累大量的教学经验,我们的知识储备也就越来越多,从而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绽放出更为绚丽的花朵。
当然,不可否认,“一课一得”之类的经验毕竟比较肤浅,而且往往是就事论事的。这就不但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学会反思”,而且需要我们“在反思中学会升华”。
在反思中升华,就是要我们不仅能从纷繁复杂的教学中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找到其症,并能进行对症下药,而且还要求我们摒弃那些浅最的、非系统的教学经验,进行系统整理,筛选出那些有价值有意义的典型经验,再将这些典型经验进行理论概括,上升到一个高度,然后再回到课堂实践,揣摩、思考,从而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一句淆,就是由感性经验上升到系统理论。
三、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反省
不停地教学,不停地反思,我们便会越来越发现自己的储备太少,书到用时方恨少,给学生一杯水,我们必须要有一桶水,甚至是一江水。这时就需要我们:
首先,要学习理论,用理论来反思实践。面对挑战和机遇,教师应该树立起“终身学习”的思想,在教育实践中,潜心学习理论,并自觉地用之于实践,以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
优秀教师之所以成功,就在于他在教学实践中时时处处自觉地以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思想为指导。教师的根本目的在于:教书育人。这涉及一系列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方面的问题,面对这些,我们更要潜心于教学实践理论学习中,探求教书育人的真知,储存深厚的文化底蕴。
再次,要善于留心别人,用别人来反省自己。教师之间,多开展互听课活动,多多思考别人的课成功的原因,成功在哪里;如果失败,失败在哪里;如果我上该怎么处理等等问题。除了要多争取观摩别人的课堂教学,还要研究特级教师、优秀教师的课堂实录,从课堂结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各方丽,客观、公正地评价其得失。这样我们不仅可以避免成为井底之蛙,还可以站高望远。如此,我们自己的见地、眼界就与众不同了。
其实,我们学习理论,借鉴别人,最终的目的是能够“为我所用”。借助这些理论、经验来反观自身教学,进行扬弃、集优并最终走向创新,实现自我的超越。
如今,新形势更要求我们教师成为学者型的教师。我们必须进行自我反思。真诚地祝愿我们的教育多一点反思,让我们在反思中成长,在成长中喜闻教育的芬芳,在芬芳中收获累累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