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与学生: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中的《蔚蓝的王国》是一篇散文诗,作者通过奇妙的想象,描述了一个美好的梦境,表达了美好的情怀。这是初一学生第一次接触散文诗这一体裁。本课要求学生能够初步认识这种文学作品,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能品味其中的美感。
二、策略与方式:
从学生出发,将本文的教学设计成五个板块,充分利用多媒体及网络资源进行教学。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可以通过老师搭建的“支架”全程学习,也可以选择一堂课的学习,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三、学习目标: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并不是没有任务让学生随意放羊式学习。为此,我预设了一些目标:
①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课文,品味诗优美的语言,感受梦幻的意境;
②体会作者美好的情怀;
③插上想象的翅膀,体味想象的魅力;
四、学习过程:
(1)(自主学习)板块:除了我创设目标外,作为富有自主创造性的学生可能还会达到许多非创设的目标,这因生而异。
同时我还适时对学习的方法进行指导,教学生朗诵的方法。
(2)(合作学习)板块:(教师、学生、文本对话的板块)
展示一个完整的多媒体课件。
导人——学生分组朗读(把学生的读书时间还给学生)——探究赏析、比较赏析(把思考的权利、表达的权利还给学生)——作业(把阅读感悟的机会,思考的权利还给学生)
(3)(探究学习)板块
仅仅一堂课学生获得的知识是有限的,因此学生课后探究就尤为重要。引导学生去独立完成知识的巩固及拓宽,自己去探求问题的答案就摆在我们面前。当然也不能毫无目的的探究,为此我设计了如下纲要:
A、文学常识部分:1、散文诗的一般知识。2、推荐鲁迅散文诗集《野草》的精品文章《腊叶》。
B、作者作品:如介绍屠格涅夫散文诗集,及其其它作品。
c、比较阅读:想一想:《蔚蓝的王国》和《天上的街市》所想象的世界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4)(多元评价)板块
教育面对全体。学生是有差异的,他们对语言材料的反应也往往是多元的,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欣然而来,都有所收获而归,这是我创设多元评价的出发点。
A、学生自主评价:
1、通过本文的学习,你掌握以下目标了吗?
①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课文,品味散文诗优美的语言,感受梦幻的意境;②体会作者美好的情怀;③插上想象的翅膀,体味想象的魅力。
2、你能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你曾经做过的梦吗?
B、学生相互评价:
1、分组进行诵读比赛,选出冠、亚、季军。
2、你认为哪位同学表现出色。
c、教师问卷评价:
测试题:
1、既然是“我的伙伴”,为什么我却不知道“是些什么人”?
2、“周围的一切:天空、海洋、微微飘动的风帆、船尾潺潺的水流——一切都在倾诉着爱情,倾诉着无比幸福的爱情!”让没有生命的事物来倾诉爱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这里的爱情指什么?
3、文段通过何种方式表现出了仙岛的什么特点。
(5)(在线讨论)板块
本板块意在通过网络平台,突破时空的限制,及时反馈学生在学习中的困惑,在学生的问题、建议中不断地完善教学,从而培养他们主动探究的兴趣及问题意识,以达到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五、总结与反思:
多媒体、网络技术运用于语文阅读写作教学,能及时迅速地开拓信息渠道,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观参与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感知选择快速浏览能力,感悟理解和分析概括能力,以及表达创新能力。通过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结合学生的自主学习,语文教育的空间将更大,更为深远。
在本文的学习中,我始终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利用课堂和网络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行动者。多个板块互动,各司其职,真正体现了“把学习主动权还给了学生”这一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