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建设 2011年第4期 ID: 139081

[ 黄佳铭 文选 ]   

听听语文精英们的声音

◇ 黄佳铭

  《中国语文人》(第一卷、第二卷)是由我国著名语文教育理论研究专家饶杰腾先生倡议、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一部关于语文教学人和事的专著,其内容主要是介绍从1979年到2009年30年间活跃在我国中学语文教学战线上的21位“语文人”的一个个生动感人的语文故事。
  何谓“语文人”?是不是所有从事语文教学、研究的人都可称“语文人”?不是。该书告诉我们:“语文人”应该真正地热爱语文教育事业,几乎全身心地投身语文教育的实践、研究和改革,他们对语文教学有独到的理解并付之自身的实践且取得显著成果,他们在长期的语文教育实践中,已经或者正在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和风格,他们在一定的区域乃至全国广有影响并且正在成为后来者学习和效仿的对象,他们几乎可以称为为语文事业的进步奋力进取、不辍奉献的“英雄”。
  书中介绍的21位“英雄”,绝大多数都是我们语文教师耳熟能详的人物:一辈子“教文育人”的于漪;“放开学生手脚,发展学生思维”,致力于教学改革且效果卓著的宁鸿彬;“从读书做人到教书育人”的钱梦龙;对语文教学充满热爱,自称“半生缘、一世情”的陈钟梁;虔诚的母语教育改革者洪宗礼;“自强、育人、教书”,创造了教学神话的魏书生;“语文,让心灵自由飞翔”,被人称为“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的李镇西;“行走在语文世界中”的李震;“不离学术、不离实践”的余映潮;坚守“语文人格教育”的程红兵;努力“寻回语文教育的美好家园”的严华银;“追寻语文的本色和本色语文”的黄厚江;等等。这些语文大师在各自的“传记”中详细讲述了自己的“语文教育观”“教学方法和实践”“影响我成长发展的最重要的人和事”,文章内容做到“原生态、本真广东省丰顺县教育局教研室 黄佳铭状”。这些大师经历有别,风采各异,故事不同,读来醍醐灌顶,受益良多。
  同时,读完此书,我们还可以发现这么一个事实:这些语文精英们之所以能成为大师级的人物,是有前因后果的。
  首先,他们都有一颗拳拳爱国之心、一份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把做好母语教育工作,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当成自己的神圣责任。这是他们“教文育人”的强大精神动力。
  其次,他们热爱语文,都有一套自己的语文教学观,对语文教学有独到的看法和理解,而且都有刻苦摸索、大胆创新的精神,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语文教学“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的事实。这是他们热情工作源源不断的内驱力。
  再次,他们刻苦学习,强大自身,都有丰厚的学术素养、过硬的教学基本功、良好的民主作风;他们能够善待学生,注意学习兴趣的调教和呵护。这是他们事业成功的雄厚本钱。
  还有,他们都有良好的敬业精神,真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敬业精神的重要性。一个人如果没有敬业精神,就不可能在工作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课程改革已经推进了一些年头,但语文教学的整体面貌并不尽如人意。语文教学的艰难之处只有涉足其中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得到。语文教学是我们的母语教学,语文教师的人数在中学各学科教师中肯定是最多的。改变语文教学多年来备受社会指责的被动局面,必须靠我们一线广大语文教师的辛勤付出和努力。魏书生老师曾经说过:要改造别人,先改造自己。我们不敢奢望每一位语文教师都成为“语文人”,但是,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师都能读一读、看一看这些“语文人”的成长故事,了解他们的酸甜苦辣,领略他们的人格魅力;结合自己的实际,学习他们的精神,借鉴他们的部分做法,为我所用,就一定能够在教学中减少自行摸索的困难,为自己的课堂教学注入活力,带来“春风化雨般的帮助和指引”。

听听语文精英们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