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第一时间”及“朝闻天下”等节目连续对“切客”一族进行了跟踪报道。那么,什么是“切客”呢?先看几个例子:(1)敏洁,一个年轻的上海女孩,她眼里的“切客”是这样的:“有的人也许有表现欲,显示自己很充实……对我来说,就是好玩,到一个新地方就和大家分享。有时候还有惊喜,一次我在一个酒吧‘签到’,马上有一个很久没见的朋友打电话说就在附近,然后过来一起玩了。”类似这样因为在同一地方“签到”、与朋友相遇的故事,稍有资历的“切客”都会遇到。(《中国青年报》2010年12月21日)(2)手机QQ 让你和朋友随时联系,大家串在一起一同感受新年的气息。利用“领地”这样的位置服务软件,就能在自己去过的地方尽情地“签到”,告诉朋友自己的位置,成为潮流“切客”。(《 京华时报 》2010年12月29日)(3)做“切客”式干部,就要甘于无私奉献。“切客”通过信息平台交流,以此实现资源共享,来解决工作生活中的一些事务,靠的就是每个人的奉献。(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0年11月4日)由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切客”就是那些热衷于借助移动互联网终端(主要是手机)在相关网站“签到”并即时记录生活轨迹的都市潮人。
“切客”来源于英文“check in”(签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签到主要是指上班或开会时写下自己的名字来证明自己的出席,而“切客”的“签到”则是借助智能手机,每到一个地方,就发一条微博,随时随地通过自己注册的网站向好友报告自己的行踪。不过,“切客”要实现“签到”,除了要有一部可以连接互联网的智能手机外,还要注册到一个专门的“切客网站”,如“切客网”(www.qieke.com)、“嘀咕网”(www.digu.com)、“百度身边”,然后下载符合自己手机的客户端。这样,只要自己愿意,不论在什么地方,都可以通过手机上的客户端,把自己所在地的有关信息通过手机发送到提供服务的相应网站,和自己的朋友分享。除此之外,依据服务商提供的服务,“切客”还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看到该点有没有什么活动,或者是自己的朋友在不在同一个地方。
“切客”的产生要归功于它所使用的软件。这是一种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LBS),它通过电信移动运营商的无线电通讯网络(如GSM网、CDMA网)或外部定位方式(如GPS)获取移动终端用户的位置信息,然后提供周围宾馆、影院、图书馆、加油站等的名称和地址等相关服务。它从谷歌地球和谷歌地图的大力推广之后在国外就一直风起云涌。2005年,谷歌收购了Dodgeball,而Dodgeball的两个创始人离开了谷歌之后,再次创业做了Foursquare,利用智能手机实现了LBS的功能,成为近来移动互联网的大明星。Foursquare的巨大成功,不仅令LBS领域成为互联网行业的新热点,也催生了“切客”一族,他们拿着手机随时随地“check in”,走在时尚的前沿。
“切客”的流行也离不开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这两年,随着中国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拿一款时尚的智能手机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越来越多的用户不再满足于打电话发短信的生活方式,而是寻找更便利的潮流方式。而借助于这些高科技工具和相应的服务商及其服务软件,我们可以随时联系互联网,并随时随地发出有关自己的一些信息。所以,到一个地方“切”一下,向朋友通报自己的所在位置,已经成为时尚潮人的一种生活习惯。
“切客”的流行体现了当代人生活态度的一种改变。通过“签到”,人们感觉自己并不孤独,在心理上有很大的被认同感和安慰感。同时,这种碎片化的时间、简短性的语言,给“切客”的生活带来一种情趣。最主要的是,不管你到没到一个地方,你都可以“签到”说自己在,所以有些“切客”就玩起了“穿越”:前一分钟还在上海喝茶,下一分钟就在北京吃全聚德烤鸭了。在这种情况下,它又体现了一种玩的心态,成为继“偷菜”“开心农场”之后的又一网络游戏。最后,“切客”的流行也符合中国人的使用心理。“切客”的主要特点是随时记录自己的所在地点,这和中文的“切换”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切客”很快就被大家接受并逐渐流行开来。
“切客”是“check in”的音译,也是模仿其他“客”族词产生的新词。截止到今天,“客”族词已经流行很长一段时间了,所以我们一旦看到“X客”,立刻就会联想到某一类新潮和时尚的人。
和其他的“客”族词一样,“切客”也是名词,在句子里主要充当主语、宾语,有时候做定语。但是,因为它是英语中动词短语“check in”的音译,所以有人也把它用为动词,如:“今天,你‘切客’了吗?”但更多的时候是单用“切”为动词,如:“到了个新地方切一下。”新词新语的产生和消亡离不开社会的变化。就目前而言,虽然有关公司认为LBS的商业模式非常清晰,是用户主动参与的社会化方式,同时为商家提供高度聚焦的可营销人群,但是整个产业尚在起步阶段,清晰的商业模式仍有待形成。这条新兴产业链将涉及用户、LBS服务提供商以及商家三方。对于“签到”,很多用户往往过了三个月的兴奋期后便进入了沉寂期。所以,“切客”到底能走多远,我们还需要假以时日,才能有更好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