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爱的奉献》是欧·亨利的短篇爱情佳作,它以细腻的语言讲述两个年轻人的真挚情感,呈现了欧·亨利悲观主义的爱情观。本文从简要介绍作品内容及作者爱情观的形成原因入手,力图深入分析作品中呈现出的悲观主义爱情。
关键词:欧·亨利 《爱的牺牲》 悲观主义爱情
一、《爱的牺牲》简介及欧·亨利悲观主义爱情观的形成
(一)《爱的牺牲》的主要内容简介
《爱的牺牲》是欧·亨利的短篇小说之一,主要讲述了一对贫穷夫妻为爱情牺牲和付出的感人故事。小说主人公是一对离乡背井到纽约追求艺术发展的年轻人,他们因贫困潦倒无法实现抱负。妻子为了丈夫牺牲自己,中断学琴去“教音乐”,丈夫为了妻子停止学画,改为“到中央公园去速写”。表面上,两人虽然都中断了学业,却都没有离开艺术,没有放弃对艺术的追求,生活似乎还美满。然而,一个偶然的事故使事情的真相暴露出来。原来他们都为了彼此能继续追求艺术梦想,互相制造了美丽的流言:妻子并没有“教音乐”,而是为了丈夫的艺术生涯在洗衣作坊烫衬衣;丈夫也并未“到中央公园速写”,而是为了妻子在洗衣作坊做烧火工。严酷的生活使他们都为了成全对方不得不放弃了各自挚爱的艺术追求,欧·亨利以轻松、幽默的语言讲述了一段沉甸甸的悲观主义爱情故事。
(二) 欧·亨利悲观主义爱情观的形成
虽然欧·亨利笔下的爱情多是执著无私的,但也是凄凉悲苦的,这与其一生的情感经历密切相关。欧·亨利一生共经历两次婚姻,前妻温柔大方、善解人意,两人情投意合。然而,女儿出生后不久,欧·亨利就开始流亡生活,两人被迫分离。再见面时,已是天人相隔。后来虽然再婚,但他过得并不幸福。因此,欧·亨利一生都在痛苦与思念中挣扎煎熬。这不幸的人生经历使欧·亨利逐渐认识到理想的爱情与现实之间残酷的差距,并认清婚姻和爱情的悲剧性。后来,他将对前妻的思念全部付诸作品,也将浓重的悲观主义色彩融入作品中。因此,小说里欧·亨利总对小人物有着特殊的同情和关爱,而这种爱护也散发着一股浓浓的凄楚之情。
二、《爱的牺牲》中的悲观主义爱情
(一)令人牺牲自我的爱情
在《爱与牺牲》中,欧·亨利多次写道,“当你爱好你的艺术时,就觉得没有什么牺牲是难以忍受的。”对于德里雅夫妇来讲,音乐和绘画是他们的生命,因此他们愿意为之背井离乡,独自奔赴纽约闯荡。后来在彼此相知相爱的过程中,爱情逐渐成为他们共同追求的艺术,他们愿意为爱情牺牲艺术、牺牲自我。因此,在故事的结尾,乔再次感叹“当你爱好你的艺术时,就觉得没有什么牺牲是难以忍受的。”虽然,爱情并不意味着牺牲,但是爱情却使人在需要牺牲的时候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爱情中的牺牲令人感慨,也令人为之动容。
在故事中,女主人公迪莉娅钟爱音乐艺术、善良忠诚,丈夫乔· 拉雷毕勤力聪慧,忠诚于绘画艺术。两个热爱艺术的年轻人一见倾心并很快步入婚姻的殿堂,他们本应美满幸福,然而无情残酷的现实生活却迅速将他们推向困苦的边缘。他们不仅无法支付昂贵的学费,甚至连基本的生活费用都无力承担。面对贫穷拮据的生活,迪莉娅对音乐艺术的追求被击打得粉碎,但即便如此,她也不愿丈夫失去深造机会。在窘困中,她选择牺牲自己的艺术生命,独挑生活重担,成全丈夫的艺术事业。为了生计,迪莉娅独自忍受了牺牲艺术生命的巨大痛苦,默默地将浓浓的爱意倾注到对丈夫艺术深造的全力支持上。为能够使丈夫安心学习美术,她四处奔波劳碌,在一家洗衣作坊干着精疲力竭的体力活,却向丈夫编造了一个为将军女儿讲授“音乐课”的美丽谎言。而与此同时,丈夫乔为了迪莉娅的艺术之路也牺牲了自己的艺术追求,默默支持妻子深造。他早出晚归,在洗衣作坊的炉子旁边烧火,但为了安慰妻子,他同样编造了画品被庇奥利亚来的主顾买走的动人故事。出于对彼此的爱,他们都通过牺牲自己的梦想的方式去成全对方,为对方营造幸福温馨的环境,免去对方的苦楚。
虽然牺牲了艺术,但两个年轻人始终在坚持着音乐和绘画外的另一门艺术———爱情,在他们的心里,爱情的价值远在其他的艺术之上,爱是最伟大的艺术。故事中艰辛困苦的生活使两位主人公不得不面对生命中艰难的抉择,但是最终他们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牺牲自己,包括最珍重的绘画和音乐艺术来支持对方的梦想,没有任何犹豫和退却。他们用真诚的爱,给生活、给对方、给自己制造了一个意外的惊喜。这爱情伟大感人,但却饱含着悲情。爱情本身美好而令人向往,它应该值得拥有一个美满的结局,于是世人总幻想着爱情存在的地方不应当仅仅有爱情,还应该有与之相匹配的种种物质生活条件,这样爱情才更纯粹而不必为世俗纷扰所惑。然而,这样完美而理想的爱情生活总是少数。存在于现实当中的爱情总会为诸如牛奶、面包这样的凡俗之物所累,因此,在爱情中不得不多了一份牺牲、一份悲情。
(二)饱含苦涩的爱情
《爱的奉献》中,主人公迪莉娅和丈夫乔的爱情无疑是纯洁的、甜蜜的、温暖的,但这份爱情却同样是坎坷而艰难的,充满了浓浓的苦涩滋味。小说中,欧·亨利并没有使用华丽的辞藻、动人的语言,也没有穿插轰轰烈烈的故事情节、惊天动地的情感波折,而仅仅通过平凡质朴的语言向读者呈现了两个年轻夫妻的生活画面。那些隐含的悲哀与苦涩悄无声息,却汨汨地从平淡的生活细节中流淌出来。这苦涩中虽然洋溢着幸福,却也有着太多太多的无奈和无助,不禁令人感叹真爱的来之不易。
在《爱的奉献》中,两个人最初过着甜蜜和幸福的生活,但是经历了不幸婚姻生活的欧·亨利却认为爱情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现实生活总会给予人们各种无情的打击。因此,他并未将故事情节按读者预想的那样进行设置,而是在两位年轻人的生活中安放了贫困潦倒的元素。因此,我们看到,故事当中这对爱人在度过一段短暂的甜蜜时期后,困境逐渐袭来——轻松愉快的生活渐行渐远,留下的只有贫困拮据。当原先追求理想的日子已无法继续维持,必须有一个人要放弃理想,去从事卑微的工作,用微薄的收入支撑爱人的理想和这个家庭。为了生活,他们各自在理想与爱情之间进行抉择,于是我们看到了后面的情节——迪莉娅和乔通过一个巧妙却苦楚的“ 骗局”为心中的爱人编制了一个满是爱意的网。为了丈夫的绘画事业,妻子忍痛放弃了自己的音乐梦想,找了一份在洗衣店熨衣服的苦差事,却谎称自己找了一份教授将军女儿音乐的工作;为了妻子能够更安心地从事音乐,乔放弃了自己对绘画艺术的追求,找了一份烧锅炉的工作,却偏和妻子说这些钱是卖画作赚来的。他们在爱人与自己之间,最终都选择了保全爱人,无私地奉献着自己。
故事的尾声,这份爱的谎言因迪莉娅的手被烫伤而揭开,迪莉娅无可奈何供出了实情。真相终于揭晓,这真相便是两人都为彼此作了一切牺牲,真相更是两人情比金坚、爱意浓浓,当然,真相中还饱含着两人爱情中浓浓的苦意与凄楚。在当时被金钱所充实着的社会当中,迪莉娅和乔的爱情无疑是苦涩的,他们走投无路无奈只能通过放弃与割舍心中的理想来保全爱情。在金钱的困惑与压迫下,迪莉娅和乔虽然过着艰苦的生活,但他们仍然坚守着爱情,即使苦涩,也无悔。
似乎在欧·亨利讲述的故事当中,爱情本就应该是充满曲折和多灾多难的,爱情天生就应该经受痛苦的折磨,但真爱总能够穿越磨难绽放光彩,真正的爱情总能经得起任何严厉的折磨和逆境的考验,越是在黑暗之中越能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三)贯穿黑色幽默的爱情
欧·亨利一生可谓遍尝生活的艰辛,这些艰辛与苦难极大地丰富了他的写作素材,也成就了他苦中作乐的幽默感,形成了他黑色幽默的写作风格,而他的黑色幽默也体现在他作品中呈现出的爱情观里。他笔下,富有悲剧效果的故事用喜剧形式来呈现出来,总让人在甜蜜中带着点点辛酸,在笑容中藏着丝丝悲伤。
爱情一开始的甜蜜美满总令人心醉,但甜蜜的爱情终将面对现实的种种或平凡、或悲伤、或残酷,这一切都将是爱情面临的考验,有的爱情在面对这些考验时灰飞烟灭,但真挚而坚实的爱情虽然一路波折,却能够苦中作乐,跨越一切困境变得愈发强大。《爱的牺牲》开篇,欧·亨利先为读者精心构造了一段美好而令人艳羡的情缘,其中语言诙谐、简单,读之轻松愉悦,美好的结局似乎已成定局。然而,随着故事情节的深入发展,我们发现,刚开篇时的轻松到后来变得越来越沉重,作品快到结尾时,才让读者知道妻子根本没有像她自己所说的那样,既能够挣到钱,又能够学习音乐艺术,而是为了成就丈夫的艺术之路,舍弃自己的理想,在洗衣房辛苦地工作。当她举着用绷带包成一团的右手在乔面前继续讲述那个即将被丈夫拆穿的“美丽谎言”时,读者的心不免揪成一团,当我们正在担忧她将如何面对丈夫的疼惜与不安时,乔竟也将他自己那份为爱编制的谎言捅破。甚至更富有黑色幽默色彩与讽刺意味的是,夫妻俩竟一直在同一家洗衣坊劳作,而迪莉娅手上缠的纱布,正是乔让别人送过去的!
当故事结尾处沉甸甸的包袱在眼前抖开的时候,读者恍然大悟,不禁被这爱情中的黑色幽默震撼,真真的是笑中带泪,泪中又含着笑。故事最后,我们为两人之间伟大的爱情而感动和高兴,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两人可能无法再追求艺术的残酷现实,以及他们日后可能面临的艰苦生活,并且为之伤心难过。幽默本是让人快乐的,而这份爱情中的黑色幽默却让人笑中带泪,让人不知不觉间沉浸在欢乐与悲伤中无法自拔。
结语
在《爱的牺牲》中,欧·亨利讲述了一段平凡而悲伤的爱情故事,故事中的苦涩与黑色幽默令人唏嘘不已。但在故事结局处,作者又峰回路转,让我们明白爱虽然苦涩,甚至悲伤,但苦涩中却酝酿着浓浓的甜蜜与真情,真正的爱情能抵挡住一切困苦与悲哀,在岁月的侵蚀中孕育伟大的力量。语
参考文献
[1]付琳芳.笑中带泪的黑色幽默——浅谈欧·亨利《爱的牺牲》[J].长城,2014(02).
[2]吴宇,张莉.苦涩的爱情——欧·亨利爱情小说的悲苦情韵[J].芒种,2012(07).
[3]沈明煊.欧·亨利小说中的爱情观——以小说《爱的奉献》《麦琪的礼物》为例[J].作家,2014(02).
[4]张青,邵慧慧.《麦琪的礼物》《爱的牺牲》——异曲同工,同诵一曲人性美[J],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