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19 世纪,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凭借讽刺与幽默的语言风格成为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之冠。在他的代表作中运用大量荒诞不羁的素材使语言风趣、诙谐,并使用了对比与夸张的修辞语言增加了作品的喜剧效果,让读者在欢笑后带来思考,发人深省。本文通过马克·吐温的创作经历,试从他的语言幽默和修辞技巧的运用来予以分析。
关键词:夸张 幽默语言 马克·吐温 美国作家
引言
马克·吐温(1835-1910)最早是一位记者,后来成为世界知名作家,其创作的小说因幽默风格而著称。马克·吐温将口语化表达运用到小说写作中,并运用修辞手法,其中代表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最为著名。他的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1884)被称为“伟大的美国小说”,而《汤姆·索亚历险记》(1876)成为马克·吐温广受欢迎的小说之一,作者敏锐的机智和尖锐的讽刺语言与幽默获得了文学评论家和同时期作家的一致好评,作家威廉·福克纳称马克·吐温为“美国文学之父”。1835年,马克·吐温出生于佛罗里达州,成长于密苏里州,他四岁的时候,家庭搬到密苏里州,儿时的生活环境与经历成为马克·吐温成年后文学创作的素材,在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虚构的圣彼得堡的小镇就是他儿时生活的缩影。作家海明威这样评价马克·吐温:“所有现代美国文学来源于一本书,就是马克·吐温笔下的哈克贝利·费恩”(海明威1935年)。超过半个世纪的文学生涯,马克·吐温已经被称赞为“美国文学之父”,获此殊荣源于马克·吐温的多重修辞语言的运用,在他的著作中充斥着各种讽刺的语言技巧,时而狂野夸张,时而混杂着嘲讽的格言,以及幽默的妙语连珠,以上都促成了马克·吐温成为同时代的“美国幽默大师”之冠 。美国诗人和文学评论家罗伯特·潘·沃伦,这样评价马克·吐温:“他的语言的创作,其所包含的深层含义,给了我们的文学新领域带来一股新意……这是一种带有语言创新的篇章。”
回到马克·吐温生活的时代,他一直被称为美国最著名的作家,距离到现在一个多世纪过去了,他没有被时间所淹没,依然享受着一样殊荣,后世文学领域中不可超越的贡献。什么使得马克·吐温的文学获得如此高的成功?作为一个作家,马克·吐温十分推崇伟大的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作品,马克·吐温成功地通过狄更斯的文学作品中运用语言的方式建立了自己的修辞语言形态。马克·吐温的文学作品名气享誉世界,对其他作品的借鉴不单纯于形式的模仿,马克·吐温没有局限于此,一个作家成功的确切因素是马克·吐温对前人的超越,换句话说,马克·吐温通过幽默和诙谐的修辞语言,带给读者以欢笑,这种深层带有的讽刺意味是通过幽默的话题表达的。
一、马克·吐温作品中的修辞语言
无论何时,说起幽默和喜剧的特质总会联想到马克·吐温,许多文学评论家时常将两者相提并论,这与马克·吐温的创作语言是密不可分的,尤其是他的冒险和旅行系列书籍。幽默的定义是首次出版于牛津词典中,后来经过语言学家多次定夺,“幽默语言”的定义为“一种表达形式,通过其中复杂的心理刺激而引起欢乐,或诱发反射的笑声”。(《新大英百科全书》1985:45)。这个定义导致了幽默从语言学等学科中脱颖而出,这其中的语言学理论也包括阿瑟·库斯勒的幽默语言理论。对于一些语言学家,各种理论,幽默修辞语言为文学创作提出了挑战。在1981年将其划分成诙谐幽默的情景(非言语幽默)和语言幽默(言语幽默)。语言幽默是由来自不同人的词或句子的字面意思理解不同产生,而情景幽默通常指地方的喜剧、情景喜剧中的情境幽默以及在荒谬的背景下发生的情景幽默。这类喜剧文学内容由于运用大量方言和俚语,使得这种幽默修辞语言有地域性特征,学者纳什(1985)认为:“通过语言的幽默修辞运用,我们表达的意思是从普通陈述语言转化为离奇的语言从而产生幽默效果”。首先,语言幽默修辞的运用不可避免地涉及到语言符号,像任何其他各种语言的使用,它有借鉴的模式和音韵学的痕迹,并且也受句法结构的词汇形式的语义场的影响。其次,语言幽默往往不可避免地使用跨越表面含义的词汇或句子创建,应该归类为特殊的创作。第三,语言的幽默修辞中常常浮现出可笑的想法和失控的情况。总之,语言幽默往往是环境、词汇和语法的综合效应,并发挥在人类的思维、沟通以及文学创作的不同领域之间。
二、马克·吐温作品中的幽默修辞语言
世界闻名的幽默艺术大师马克·吐温创作了很多的作品,而且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和生活关联紧密的,关注对于社会现实的揭露和批评,通过作品对丑陋不堪的社会现象进行无情地抨击。他仿佛是一位天生的幽默大师,他的作品也都是属于独创的马克·吐温风格的手法。他运用自己惊人的幽默讽刺艺术创作了大量流传至今的众所周知的佳作。马克·吐温的幽默并非简单地为了幽默娱乐众人而创造,他真正的目的是借用幽默的艺术表现手法将社会中的丑陋反映出来,最不堪的社会现实予以讥讽。人们在阅读他的作品时往往会忍住不哈哈大笑,但是同时也会不由自主地深思其中的内在涵义。
不可否认,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但是又高于生活,通过极为夸张的表现手法进行文学创作,达到一个不可思议的高度是马克·吐温的幽默作品创作风格。例如在马克·吐温的代表小说《百万英镑》中,他使用了非常夸张的表现手法,将一位旧金山矿业经纪人亨利·亚当斯在伦敦的一次奇遇情景进行了充分的描写。伦敦有两个好兄弟打赌,将一张完全不能兑现的百万大钞借给了亨利。本来这只是一次打赌过程中的行为,但是就是由于这场闹剧式的打赌,亨利的人生也因为这次打赌而发生了巨变。如果是在现实中,也许这个故事不一定产生良好的结局,但是作者将其放置在作品中恰恰却得到了一个所有人都无法想象的美好的结局。在这个故事中,展示了马克·吐温艺术夸张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并超乎所有人的想象描述了喜剧性的结局,这是对当时英国社会普遍拜金现象的无情揭露,达到了非常好的幽默讽刺效果。
马克·吐温的大部分文学作品都是幽默诙谐,不过其中所展示的内容却是不同的,包括起伏跌宕的情节、超乎意料的结局、不同的幽默语言等等这些内容都是马克·吐温作品的独有特色和艺术魅力。例如大家所熟知的曾经在中学课本里出现过的《竞选州长》,这是马克·吐温幽默讽刺小说的典型代表作品,小说的开始描写了一位憨厚老实的人物,不过发展到最后,却是这位憨厚老实的人物成为了最为恶名昭著的人物,不得不说,这个结局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是出人意料的,一个人从好到坏变化的如此彻底,不过这样的思路却是和大家思维完全不同的,这样的思维和写作手法使得作品取得了相当好的讽刺效果。但是,如果大家简单地将他的作品看作是幽默的或者是讥讽的作品都是太过片面的看法,马克·吐温的幽默讽刺小说最大的目的或者说是最大的作用在于劝善作用。
除了讽刺语言的运用,夸张的修辞语言在他的作品中也是最为常见的,夸张手法的运用能够将所要描述的对象进行无限地放大和渲染,更好地揭露事物的本质,达到强烈的艺术效果。例如《竞选州长》中,出现了几个肤色不同、衣衫褴褛而且是刚学走路的小朋友,作者对于这几个小朋友的描写就运用了极度夸张的修辞,当时社会的弊端在此种手法的衬托下都无所遁形。不仅如此,在作品创作中,马克·吐温大胆使用多种其他修辞手法例如对比等手法,给作品带来了极好的艺术效果。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牧师正在忘我地布道,虔诚的教徒在认真听讲,这时情节突然转换成一条狗进来追一只虫子,两种气氛的转换和强烈反差不禁使人莞尔,前后的对比将主人公对于道貌岸然的牧师的厌恶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在马克·吐温所有的作品中处处渗透着幽默讽刺的语言风格,其中夸张、对比和反击等语言技巧的使用更是让作品展示出来了极为幽默的情节,但是在大笑的同时,又惹人深思。想要更为深入地研究他的作品,必须熟悉他的幽默讽刺的写作风格和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即便是在当今文坛,马克·吐温所独有的幽默讽刺写作艺术仍然有着极为远大的影响。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马克·吐温的幽默不仅让人感觉到可笑,同时还能够引人深思,这是很多其他的幽默作品所不能达到的深度。他所展现的幽默并非简单地为了幽默娱乐众人而创造,而是借用幽默的艺术表现手法将社会中的丑陋反映出来,最不堪的社会现实予以讥讽。他从来不会无的放矢。对于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他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通过作品表现出来,希望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并对一些弊端能够革除。所以,我们总是能够在他的幽默中体会出严肃和期望,正是因为这种种的特点才使得他的作品能够深入人心。语
参考文献
[1]朱树飏主编.马克·吐温名作欣赏[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5(2).
[2]蒋承勇主编.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世界文学史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78.
[3]汪静.浅析《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叙事手法[J].语文建设,2014(05).
[4]叶冬心等译.马克·吐温十九卷集[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1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