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5年第5期 ID: 422720

[ 刘畅 文选 ]   

华裔文学中的中国传统文化解读

◇ 刘畅

  摘要:不同的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文化,文人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总会反映出自身生活环境中的文化影子。不同的文化之间也可以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从而对文学创作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将选取美国文学作品中的华裔文学为载体,对其文学作品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因素进行解读,从而了解文化对于文学作品创作的影响。
  关键词:华裔文学 作品 中国文化 传统文化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逐渐加深,经济全球化的进程逐渐加快,各个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在越来越频繁的交流过程中,对各种文学作品进行分析,需要结合不同国家以及民族的文化特性,华裔文学作品本身就有十分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和文化符号,这些作品中大多透露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尽管华裔作家的国籍已经不是中国,但作为中华民族的传人,他们的血液里始终有中国传统的元素,因此这些华裔作家进行创作时,也会对中国文化传统进行很好地展示。
  一、华裔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
  自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加强了现代化进程,加上全球化范围不断扩大,不同国家之间的相互交流,促使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对我国传统文化也带来一定的冲击。现代文明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改变,例如当前很多传统文化元素逐渐被遗忘,就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挑战。文学创作发展方式应该保持原有文化的精髓,吸收有利于文化发展的因素,例如对于华裔作家而言,他们的创作应该要结合自己生活的地区的特色,但也不能完全抹灭其中的中国元素,中国元素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华裔文学作品中的现代化,是适应时代潮流的一个重要体现,但是其中的传统文化不能一味地去除,而应该结合现代化实现传统文化的转型。
  社会的发展推动文学事业的发展,而文学事业的发展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有很大的影响。例如,社会体制的转型、外来文化的渗透等,使得传统文化面临十分巨大的挑战。对于华裔作家而言,他们在进行创作的时候,往往需要更多地考虑到自己生活的国家的社会形态、文化符号,很多时候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渐渐形成他们创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和原则,在潜意识中就会对这种文化传统进行利用,从而提高作品的表达效果。
  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进行交流,是对语言的一种考量,也是对价值观的一种考量。文学作品之间传递的文化以及价值观念,对于促进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华裔文学作品而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创作中的体现,其实需要作者具备较强的跨文化意识。跨文化创作指的是对其他民族或者地区的文化以及本土文化进行了解和掌握,通过对不同的文化背景的理解来提高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并且加深对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冲突的接纳。华裔作家的文学创作需要根据作品的具体内容、主题、中国传统文化与自己生活的社会文化之间的契合度进行考察,引入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以及文学知识,可以实现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宣传,引导读者对于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构建全新的价值体系,并且使得外国读者可以对中国文化传统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使得中国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也有更加深刻的体验。在华裔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元素和符号的应用,是当前华裔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特征。由于华裔文学作品中涉及的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还有作者生活的国家的文化形态,因此,在作品中其实有两种不同的形态,学者以及读者在对文学作品进行研究以及阅读的过程中,需要使得自身的跨文化意识形成独立的体系。
  二、华裔文学创作中的中国传统文化
  (一)中国神话与民间传说
  神话与民间传说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内容,在我国的很多文学作品中,都有神话故事以及民间传说的应用,这些神话以及传说对于人们的思维方式有很大的影响,对于华裔而言,他们也受到这些思想的影响,华裔作家在作品中应用一些神话以及传说,反映了华裔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认可,而且可以帮助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比如《喜福会》这部作品,就是著名的美籍华裔谭恩美的代表作品,在这部作品中,对于神话以及传说的文化象征功能进行了有效地发挥,这部小说中很好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好与坏。这部小说中的许安梅的母亲割股疗亲的一幕,就有十分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而且还有一些传说故事,比如西天王母和嫦娥的形象,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十分深刻的体现,表达了中国人对于世界的认知,是一种十分独特的表现方式。在这部小说中,这些传说以及神话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很形象生动的体现,但是这种传统文化的本质却并不是通过神话故事或者民间传说体现出来,而是通过作者平直的描绘体现的,比如这部小说中的四对华裔母女因为有不同的观念,因此家庭的境遇也是完全不同的,对四对母女生活的描绘,使得读者可以对中国女性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比如母女之间有一些不相同的观念,母亲作为华裔,她们的生活中依旧有很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因此她们在现代化社会中生活时是不易的,有的母亲发现自己在为女儿营造一个全新的生活环境,但是最后却发现这种生活的本质没有改变,只是在重蹈自己的覆辙,失去了自信以及自我。
  再比如华裔作家汤亭亭的《女勇士》中,也有关于神话以及传说的影子,比如“可是无论怎样,我们总会获胜。关公,这位战争和文学之神总是助我一臂之力。”关公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十分显著的一个符号,关公对于任何一个华人而言,都是他们所熟悉的一个神话人物,对于华裔而言,他们在家中悬挂关公的画像,以增强自己的生活斗志。这些都表示在文学创作过程中,很多华裔作家对中国的神话与传说进行利用,在某种程度上讲,华裔文学的创作是根植于中国文化的。
  (二)中国饮食文化
  我国的饮食文化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其博大精深,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种十分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内容,比如我国的饮食结构、食物的盛放器具、营养保健方法、饮食审美等方面都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种比较独特的饮食习惯,创造出了比较独特的饮食文化。在华裔文学创作中,我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也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体现也有重要的意义。比如黄玉雪的《华女阿五》这部小说中,作者对于中国饮食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使得整部小说有十分丰富的东方色彩以及异国情调。再比如赵健秀的戏剧《龙年》中,也有很多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的介绍,如“唐人街有99家餐馆和杂碎店。我每家都吃过……北京的烤鸭能让你做出三维的梦,上海的肉丁菜不但能解酒,还能把你的智商提高六个点……”通过对我国食品的详细描绘,可以满足外国人在阅读关于中国食物的好奇心。再比如朱路易的小说《吃碗茶》,就是对我国茶文化的一种很好的体现,茶文化自古以来就在我国的历史沉淀中不断发展,茶在华裔文学中出现,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直接推进情节的进展,影响着人物的塑造。《吃碗茶》这部小说中,王宾来与李美爱的婚姻从头到尾都有茶的影子,茶成为一个贯穿始终的牵引线,一片小小的茶叶中蕴含了十分丰富的茶文化,茶文化中呈现出来的宁静、淡泊,又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体现。作者将这部小说命名为《吃碗茶》,表明在国外的生活中,尽管要适应当下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但同时也不能忘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三)中国风俗习惯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同化无数外来文化,呈现一种经久不衰的态势,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对于人们的思想方式有十分深刻的影响,这些影响渐渐转移到风俗习惯上。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孝道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华裔文学作品里,也有很多描写孝道的。比如《吃碗茶》中的主人公王宾来就是个孝子。他恪守“父为子纲”的道理,顺从父亲的意愿踏上回国的路程,按照父亲的意愿去做一些事。在纽约唐人街王宾来的婚宴上,王氏会馆的会长王竹庭三次举杯,预祝新郎新娘早生贵子。这种婚姻观就是我国传统婚姻观的一种体现,是文化的缩影。再比如谭恩美的《喜福会》中,四个华裔家庭有四种不同的生活状态,四位母亲都是来自中国大陆的移民,她们虽然在美国生活,但是她们对于一些传统的习惯还是没有办法更改,于是她们组织了麻将会,在小说中,几位母亲借着麻将会的机会,轮流做东,定期聚会。除此之外,在新环境中也可以改变自己的心境状态,不断讨论与女儿相处的方式方法,在麻将会上不仅是娱乐,更多的是一种沟通与交流,因此麻将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符号,在华裔作品中也有出现。
  结语
  华裔文学是一种跨文化意识比较强的文学作品,在这些作品中,作家的身份其实是双重的,他们要接受自己生活的国家的文化传统,但同时对于中国文化传统也有新的理解,在华裔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关于我国传统文化的符号,这些文化元素的应用,使得文学作品有更强的说服力,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宣传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同时,这些文化在作品中还应该要与其他文化进行有效地结合,才能使得作品有更强的包容性。语
  参考文献
  [1]章燕.论身份认同的流动性在华裔美国文学中的体现[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1(07).
  [2]侯杰.论华裔美国文学研究中的同化问题[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2).
  [3]侯金萍.“越界”式成长——华裔美国文学的教学与研究管窥[J].教师,2011(24).
  [4][5]饶芃子.学科融通:海外华文文学与比较文学——在“华文文学及相关学科发展研讨会”上的发言[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4(01).

华裔文学中的中国传统文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