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5年第5期 ID: 422727

[ 王盈盈 文选 ]   

女性主义视域下《钢琴教师》人物形象塑造研究

◇ 王盈盈

  摘要:本文基于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了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钢琴教师》作品中人物之间的关系,阐述了该作品尤其是作品语言中体现出来的女性主义美学思想,这类研究的发展能够更好地加深读者对于耶利内克文学作品深层次的理解。
  关键词:后现代小说 女性主义 《钢琴教师》
  引言
  《钢琴教师》这部作品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奥地利知名女作家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的代表作品,于1983年发表。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在这篇小说中非常关注和重视女性在社会中的生存状态,而且在其他文学作品中也有相当多的作品都是以书写女性为主题,作者将女性在当时社会中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和压迫通过文字描述出来,体现在文学作品上,这表明了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和其作品的深刻性可见一斑。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的文学作品从整体上来看,其作品的深刻性不单单只体现在所处的社会背景下的语言风格。她本人作为奥地利的女性文艺维权者,对于女性地位和生存的观点肯定在其作品中有所表达。因此,如果是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阅读其作品,尤其是代表作品《钢琴教师》,对于读者理解这部充满了后现代因素的小说肯定有巨大的帮助。
  一、女性主义文学与作家耶利内克
  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作为女性主义作家,在撰写《钢琴教师》篇章内容中所表现出的女性意识极具深度。采用独树一帜的女性视角,重新审视两性关系,寻求女性自我意识,刻画当代知识女性的生存环境与人生追求。书中女主人公埃里卡所处的社会环境与生长环境,成为她在落寞的外在下表现出了异于常人的行为准则。究其深层原因,是社会大环境下压迫与反压迫共同构成了女性意识形成的背景。最终女主人公埃里卡从扭曲的人格中反思,在模糊的自我意识中迈出了一大步,转向到对精神意识的探索,以表达自我与追求的意识即为女性的内在涌动。
  《钢琴教师》的创作背景是基于作家耶利内克本人的童年经历产生的,可以作为作者的自传体小说来研究。作为一位女性主义者,耶利内克向小说的主人公埃里卡身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寄埃里卡之情回顾自己的女性自我意识寻求,借埃里卡之口发出自己的女性解放呐喊。小说在耶利内克的笔端,创作目的就是揭示现代工业文明中隐藏的罪恶和丑陋,展示男权社会中备受压抑的女性心理问题和悲剧命运。耶利内克的写作风格显得标新立异,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她的小说中时常大胆直白地抨击社会现实,观点激进,锋芒毕露,引发读者和媒体的一片哗然。 耶利内克系列小说吸引了如此众多的讨论和关注, 也从另一方面证明了作品已触及人们关切的种种社会问题,其中最为令人瞩目的作品应该是小说《钢琴教师》。
  二、《钢琴教师》中女性人物形象
  小说的叙述内容可以通过展现女性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命运,明晰地展现出一部小说的审美特质。耶利内克在《钢琴教师》中有意识地进行了女性主义叙事实践,对于女主人公的塑造独出心裁,以下笔者以人物关系为线索进行分析。
  (一)母女之间:约束与逃离
  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作为奥地利的女性主义文学的发起者,她的文学思想深邃而富有见解,没有像其他“极端”的女权主义者观点偏颇。她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的都具有辩证的、艺术性的品质,但是她同时又暗示了极端化所产生的严重后果。从人物塑造的角度而言,《钢琴教师》中所塑造出来的埃里克的人物形象是特立独行的,她们两人营造出的女性世界也是前所未有的。作者不考虑读者的感觉,敢于打破人们惯有的思维和审美模式,将自己尽情地展示在人们面前,她们并没有将自己的缺点隐藏,而是敢于表达自己的愿望,虽然我们看起来或许有些自私、有些偏执,但是不可否认,她们确实是作为实实在在的女人而庄严地生活着。
  作品中对于母亲这个角色的描写,有些狭隘和偏执,但是我们可以理解,母亲拥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心情,女儿埃里克可以说是其唯一的精神寄托和精神依靠。作为母亲,她对于自己的未来和女儿的将来都有着精细的计划,为了能够购买意向中的房子,她不允许女儿随意花销,甚至是女儿的穿着都要约束,为此,母女两人大吵到出手。母亲对于女儿强烈的保护欲使得她一旦看不见女儿,就会感觉到有非常糟糕的事情存在,这就导致母亲对于女儿更加严以防范,她认为母女之间能够信任固然很好,但是严格的监督是更为适合的。女儿埃里克确实也一度接受了只属于母女两个人与世隔绝的生活方式,她们除了彼此谁也不需要,无疑,母亲是比较极端的女性主义者。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在作品中将女主角的个体角色和社会角色严加区分,个体角色是真性情的表露,这是必要的自然属性,而社会角色则是女性身份在社会的表述。
  (二)师生之间:压抑与迸发
  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没有延续传统文学中将女性作为弱势群体的叙述方式,相反,她在作品中运用的描写手法恰恰是凸显女性角色而对男性角色加以弱化,仅将此看做是文章发生的背景。作品中提到的男性角色只有三个:一个是埃里克的父亲,一个是其表弟,另外的一个是其情人瓦尔特。对钢琴教师父亲的描写非常少,文章中只是简单交代了埃里克的父亲被送到了精神病院,之后捎带提到了他的遗物,后面再也没有对其有任何的描述,这种对人物的描写方式同《简爱》中对阁楼上的疯女人的描写方式截然不同,埃里克的表弟仅仅有一次描写,而且非常简短,他的出现仅仅是一种符号,是引出埃里克女性意识的关键,而对于埃里克的情人瓦尔特的描写就比较多了,他出场的次数是仅次于钢琴教师埃里卡的,只是他的地位是被引导的从属地位。
  在《钢琴教师》中,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将两种不同的女主人公角色一起描写,突出的个体更加真实,和传统文学中的描述方法完全不同,《钢琴教师》的写作手法完全颠覆了男性文学中对于女性描写的不真实形象,这是对传统男权社会对女性压迫和扭曲的反抗。小说中第三个男性角色的出现,使得女主人公埃里克感动喜悦的同时,沉默已久的情感爆发了,埃里克终于回归了女性意识。其实,埃里克和她的情人瓦尔特之间并不存在着爱情。虽然埃里克最终跳出了其母亲的监督,穿上了漂亮的衣服,打扮得像是年轻少女一样来赢得情人的欢喜,但是,对于瓦尔特来讲,他追求女钢琴教师只不过是为了追求一种刺激的生活,而站在埃里克的角度,她比瓦尔特大了整整十岁,年轻的瓦尔特对她来讲只是她女性主义回归之后的试验对象。埃里克由于长期以来都是和其母亲处于只有她们两人的封闭环境,当终于有一个追求她的对象时,她要抓住机会享受这迟来的青春。   文章中对于女钢琴教师埃里克和其情人瓦尔特之间感情的描写,在读者看来更像是一支探戈舞步。瓦尔特刚开始追求女钢琴教师的时候,完全是因为欣赏其突出的才华,但是这时候,由于埃里卡内心的恐惧,使得她果断地拒绝了瓦尔特。随着瓦尔特后来对其他女性的接近,终于激起了女钢琴教师心中的嫉妒之火,处于嫉妒,埃里克小小地报复了一下瓦尔特所接近的女性对象,趁此机会,瓦尔特再度对女钢琴教师进行了热烈的追求,终于有了亲密接触。自此之后,双方的地位发生了变化,女钢琴教师埃里克成为了主动方,双方的相处过程中,女方是发号施令决定后续见面事情的一方,而瓦尔特处于被动接受指令的一方,两人交往的最后,女钢琴教师埃里克给情人瓦尔特写了一封长信,自瓦尔特读完信件以后逐渐开始越来越讨厌埃里克,最终两人走向了分手的结局。埃里克和瓦尔特曾经就真真假假的问题进行过讨论,他认为假象不可能是凭空出现的,一定是在真相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当他看完信件以后,根本就接受不了事实的真相,毅然掉头离开,两人分手的结局宣告了女教师“短暂青春”的结束,之后她只能再次重新回到母亲身边,接受母亲的监督,继续过着两人与世隔绝的生活。
  三、作家耶利内克与《钢琴教师》:自我和本我
  实际上,《钢琴教师》这部作品正是女作家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本人的半生写照。在塑造女钢琴教师埃里克这个角色的时候,作者本人倾注的心血可谓耗时颇多,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曾经说过“从某个角度来看,埃里克就是以前的我”。也可以说,《钢琴教师》这部自传体小说像是一场表演,通过讥讽的语言揭示了所要隐藏的内容,同时,这部小说也像是作者本人的私人随笔,她说过,即使人们看到这些言论,仍然不了解她。《钢琴教师》中对女性角色的刻画是对女性隐秘心理活动大胆的一次揭露,将女作家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看作是人性方面的探索者,那么其笔下的埃里克就可以说是一位窥探者。作者对自我的暴露给窥视者提供了窥视的对象,也可以说,作者进行自我窥视的对象恰恰是暴露的自我,其实,作者自己的话语中,我们很难将她和女主人公进行等同看待。但是通过小说作品《钢琴教师》中对女钢琴教师埃里克的描述,看到了更加真实的自我,使得作者本人和女主人公的联系多了起来。
  必须承认,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的作品虽然阅读容易,但是理解起来并不是那么简单的。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不能单单看到表面,必须透过其描述的现象看到事情的本质,捕捉到作品要表达的真谛。假如我们能够站在女性主义的层次对作品加以剖析,那么我们所得到的文学价值、社会价值将会大大增加。本文所作出的分析只是对《钢琴教师》阅读之后得到的一小部分收获,其中更多的价值仍然有待人们去开发与探索。语
  参考文献
  [1][奥]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钢琴教师[M].宁瑛,郑华汉译.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5.
  [2]柏棣主编.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3]袁惠.语文教材中女性形象的多元化解读[J].语文建设,2013(11).
  [4]张寅德编选.叙述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5]任一鸣.女性文学与美学[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
  [6]王绯.女性与阅读期待[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课题项目:2014陕西省教育厅项目:互文性理论视域下的欧茨小说创作(项目编号:14JK1022)】

女性主义视域下《钢琴教师》人物形象塑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