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5年第5期 ID: 422763

[ 郑丽萍 文选 ]   

语言经济学的定义争端

◇ 郑丽萍

  摘要:从经济学视角来研究语言问题是时代的需求和产物,语言经济学的兴起为研究语言提供新视角。本文对语言经济学进行了历史探源,具体分析了其不同定义的核心,总结了其定义的分歧所在,并提出了解决分歧的建议。
  关键词:语言经济学 语言问题 语言学
  一、语言经济学探源
  语言经济学是利用经济学方法和工具研究决定和影响语言水平的学科,其研究范围包括语言对文化、收入、语言相关产品及服务市场的影响,以及语言规划选择的成本和收益、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等。语言经济学一词最初出现于1965年的美国,由Jacob Marschak提出。二战之后,许多国家民族主义视角下的语言选择问题为语言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一片沃土。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受到人力资本理论和教育经济学思想影响,语言经济学开始了双语教育、语言政策、语言规划以及语言与收入关系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欧洲国家运用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对语言政策、双语人员经济收入的研究。除此之外,还出现了经济发展与语言、词汇变化、语言与贸易等方面的研究。90年代末期,运用博弈论方法解决语言问题的研究方法出现,开启了语言经济学全新流派——现代流派的研究。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高速发展,语言经济学在短短的50年期间已成长为一门成熟的学科,引起了各国学者的重视。
  在过去的五十年里,语言经济学的研究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研究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对经济的发展,语言的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尽管如此,研究者们对一些最基本的问题仍旧争论不休,其中最重要的议题是:语言经济学的定义。 本文首先总结这些定义,然后提出解决争议的建议,希望有助于深入理解和把握语言经济学的实质内容。
  二、语言经济学定义
  格林最早给出语言经济学的定义,他认为语言经济学是指“在对表征语言变量的关系研究中,使用经济学的概念和工具,它主要(但不是绝对地)侧重于经济变量起作用的那些关系”。Chiswick指出语言经济学“利用经济学方法和工具研究语言能力的决定因素和后果”。张卫国认为语言经济学主要采用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及工具,把语言和言语行为当作普遍存在的社会和经济现象来加以研究,具体说来,它研究语言形成和演变及其对人们行为的影响,以及语言、语言行为和语言政策如何与人力资本、就业、工资和收入分配等相关。在经济学家看来,语言经济学就是这样的经济学分支学科:研究语言如何形成和演变;研究语言的演变如何影响人们的行为;语言和人们的语言行为及语言政策与人力资本“就业”工资收入分配如何相关。
  三、语言经济学定义的特点
  (一)语言经济学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扩大当中
  自语言经济学产生以来,其研究内容和范畴随着研究的深入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变化。从最初单纯以经济学角度研究语言现象和问题,到研究语言与经济的关系以及由语言等引发的经济现象,例如,语言能力对收入的影响、语言对贸易的影响、语言产业和语言经济的形成等。
  (二)经济学理论、方法和工具在语言经济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
  虽然语言经济学至今还没有统一明确的定义,但可以看出,国内外语言经济学研究者们从所用的经济学工具和分析方法来区别语言学和语言经济学。从经济学角度研究语言,重点也在于经济学方法的运用,这是一个方法论的问题。语言经济学的方法论也在时代的需求中不断更新,Grin指出语言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采取的是新古典经济学的方法。Rubinstein将优选论和演化博弈理论用于探究语言的本质、机制和进化。张卫国则进一步指出语言经济学研究要注重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在语言及相关问题上的运用,应融会贯通地采纳方法,同时,还应考虑哲学意义上的方法论。
  (三)语言经济学具有跨学科性
  跨学科综合研究是现代科学发展的趋势之一。当今所谈及的语言经济学早已超越了马尔萨克的研究范畴,语言经济学已发展成为一门以语言学、经济学为主,同时涉及多个学科门类的边缘交叉学科,首先,在经济学内部它与教育经济学、管理经济学、投资经济学等学科都有重叠;其次,语言是一种制度,它和制度经济学存在着天然的联系。同样,语言经济学也是语言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在语言学内部它和社会语言学、社会语用学、文化语言学等都有交叉。语言经济学的跨学科性质也决定了其研究人员既包含经济学家,也包含语言学家和外语工作者。
  (四)主题性
  广义语言经济学的研究不能脱离两个主题,一个是考察语言变量对经济变量的影响,在这一研究主题中,语言变量是解释变量,经济变量是被解释变量;另一个是考察语言变量与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寻求对语言变量的合理解释,语言经济学现代流派的博弈论研究也属于此类研究主题。狭义语言经济学是对语言过程本身的研究。
  四、语言经济学的争论焦点
  (一)语言经济学还是经济语言学
  Jacob Marschak认为语言经济学是理论经济学的一种范式,是从经济学的视角出发,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原则和方法来研究语言的一门交叉学科。姜国权将经济语言学定义为一门用语言学方法研究经济学问题的学问。张嘉昕认为二者皆属于新兴的正处于成长期的交叉学科。从研究内容上看, 二者互有交叉与综合, 在研究体系上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某些具体观点甚至是一致的。张卫国理解语言经济学为“语言”的“经济学”与“语言经济”的“学”二者的总和,这是广义与狭义的问题。苏剑认为语言经济学至少包括两个方面:经济活动对语言的影响以及语言的作用即语言行为是如何影响经济活动的,这两个方面没有必要区分到底谁是研究对象,也没有必要对“语言的经济学”还是“经济语言学”进行区分,只是在研究这些问题时应偏重于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二)语言变量还是经济变量
  考察语言变量对经济变量的影响。语言变量是解释变量,经济变量是被解释变量。有时,语言变量和经济变量可能相互影响,因而,解释变量可能不仅仅局限于标准的经济变量范畴,也可能属于非经济范畴,研究中需要加以甄别。无论怎样,对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的处理必须符合经济学假设和原理。   (三)研究范式
  语言经济学基本理论的研究范围是语言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领域内的基本理论。在语言研究领域中, 只要与经济有关的研究问题, 就必然是语言经济学要研究的课题。姜国权把语言经济学和经济语言学的研究范式分开进行讨论,语言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包括:语言的人力资本力理论分析、语言行为均衡的博弈论分析、语言的制度经济学分析、语言合作原则的博弈论分析、语言经济原则的经济分析;经济语言学的研究范式包括:经济学的语言研究、经济活动中的语言研究、语言的经济原则。黄少安对语言经济学研究的取向进行了五大分类,如下:(1)人力资本理论框架下的语言与经济关系研究;(2)用经济学方法分析语言的结构、现象及相关语言问题;(3)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不同语言本身的产生、演化;(3)经济学语言的修辞;(4)研究语言产业、语言经济战略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四)研究方法
  从格林的定义来看, 他强调语言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新古典经济学的方法,包括前提假设和论证过程。许其潮在引入语言经济学是提及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规范研究、成本收益分析和比较分析等宽泛的方法。黄少安认为按照经济学方法论三个层次的划分,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是第二层次的方法论,即经济学的思维原理方法,而成本收益分析、比较分析等是经济学的具体技术性方法,属于第三层次方法论。在讨论方法论问题时,不能将这些混为一谈。
  五、解决语言经济学定义争论的建议
  首先,语言经济学从其诞生一刻起就注定了其跨学科的特性。语言经济学这一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一定是处在语言学与经济学的交叉地带或边缘地带。语言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除了语言学研究者的努力之外, 还需要有关经济学研究者的努力。虽然语言学家和经济学家对“语言经济学”的定义有所不同,但其共同出发点都是研究语言与经济的相关性,而且双方都认为语言经济学的研究范畴界定和研究角度是开放的、不断进化研究的。语言经济学与其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应互相沟通和结合,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达到心智空间和认知模型的融合。其次,研究中可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凡是能采纳的方法都应该加以采用,越是能融会贯通越好。具体到语言经济学,研究方法上也应如此。再次,综合语言经济学定义,其研究思路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语言的经济学分析、经济学对语言维度和语言载体的反思、经济学自身的语言问题以及语言的经济后果。
  结语
  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语言经济学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对于语言经济学作为理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还没有明确的定义。对于语言经济学的纯理论研究,可以说,至今在国外也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国内则更是鲜有从事语言经济学纯理论研究(杨依山,2007)。语言经济学定义的争端随着语言经济学领域的不断拓展就更全面、丰富。语
  参考文献
  [1]Marschak, J. The Economics of Language[J]. Behavioral Science , 1965(10): 135–140.
  [2]Zhang. W& Grenier,G. How can language be linked to economics?:A survey of two strands of [1]research[J], Language problems& language planning, 2013, Vol.37 Issue 3: 203-226.
  [3]黄少安、苏剑,语言经济学的几个基本命题[J].学术月刊,2011(09).
  [4]姜国权.语言经济学与经济语言学比较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2).
  [5]苏剑.语言经济学及其学科定位[J].汉江论坛,2012(06).
  [6]张卫国.遮蔽与澄明:语言经济学的几个基本问题[J].学术月刊,2012(12).
  【基金项目: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08CYY001)】

语言经济学的定义争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