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呼啸山庄》作为一部极具魅力的爱情小说,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小说以一种独特的叙事手法为读者讲述了一个超越生死的爱情故事,深受国内外读者的喜爱。作者在进行故事情节的叙事时,巧妙灵活地运用了倒叙、预叙、省略和重复等多样化的叙事手法,使小说的整个故事情境都在特定的时间中开展和完成,环环相扣,引人入胜,具有无限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呼啸山庄》 叙事时间 叙事特色 叙事结构
引言
作为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一生中最重要的代表性作品,《呼啸山庄》的出现对西方文学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小说不仅给读者呈现出了一个超越生死的悲剧性爱情故事,还运用了独特的艺术视角和叙事手法向读者展现了故事中的时间跨度,让读者在时间的变化中更深切地体会到小说中人物的爱恨情仇,极具艺术感染力。从叙事学的角度来看,《呼啸山庄》在叙事时间上不仅借用了欧洲喜剧作品独特的叙事手法,还通过叙事中的时间顺序、时间跨度和叙事频率的变化来为读者呈现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是世界文学史上独具叙事特色的经典作品。
一、叙事时间借用欧洲喜剧的独特叙事手法:从故事中间开始讲述
艾米莉在《呼啸山庄》的创作中大胆采用了欧洲剧作家常用的叙事手法,将故事从中间开始进行讲述,以增强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欲望。如在小说的开头,作者有意从故事中最激烈部分开始讲起,在一个有着巨大暴风雪的夜晚,管家丁耐莉开始就说“十八年了,先生”,这句充满沧桑和距离感的话语会极大的引起读者的好奇心,让他们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故事发生的缘由,并期待故事的进展。作者通过这种叙事手法把故事中的过去和现在状况以及将来的进展巧妙地结合起来,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整个故事情节的完整统一性。
《呼啸山庄》在叙事时间上采用了欧洲喜剧作品的叙事模式,作者在文本的叙述中,先告知读者故事的发生时间是在1801年,然后通过“我”的观察和讲述来引出作者所要讲述的故事。作者以故事的中间作为文本讲述的开始,可以引领读者以更客观的心态去感受“正在发生着”的故事,加深文本的感染力。同时,作者以这样的叙事方式,为下文讲述男女主角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的悲剧爱情作了很好的渲染和铺垫,让读者在作品的阅读中逐渐感受作者想要展示的永恒爱情。这样的叙事时间安排更好地迎合了读者的心理需求,极大地增强了小说的感染力。
二、采用倒叙和预叙的叙事时序
《呼啸山庄》在故事情节的叙事时序中,运用了明显的时间交错形式,以倒叙和预叙的手法进行故事的讲述。在整个文本的叙述中,《呼啸山庄》以倒叙为主,详细叙述了故事的发生与发展,而在文本的前三章和故事的结尾作者又采用了顺叙的方法,巧妙地安排了小说的叙事结构。
(一)倒叙手法的运用
《呼啸山庄》采用了欧洲喜剧作品常运用的叙事手法,从故事的中间开始讲述,以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在吸引读者进行答案的探究时,作者就要采用倒叙的手法来弥补读者错过的故事情节。作者在倒叙手法的运用中,既可以轻松的越过时间,也可以根据故事进展的需要随时对时间进行追溯。这种叙事方法可以使小说叙述打破固定的叙事视角,在以第一人称的旁观者叙述中,又可根据倒叙的需要设置出不同的叙述人,增强故事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同时,小说中的叙述人所叙述的都是自己经历或知道的事情,倒叙手法的运用可以很好地弥补文本视角中的缺陷,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故事的进展。
作者在《呼啸山庄》的文本叙述中采用倒叙的手法,能够让第一人称的叙述者站在一个更高的位置去把所听到和看到的更真实地还原给读者,这样的叙述能够让读者自己更真切地去体会故事中的爱恨情仇,带给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呼啸山庄》倒叙手法的运用也可以为读者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往下阅读的欲望和好奇心。如通过开头希斯克利夫的古怪举动来引起读者对他的好奇心,通过故事的进展和谜底的揭晓,让读者产生震撼和恍然大悟,加深对人物的印象和文本的感受力。
(二)预叙手法的运用
《呼啸山庄》在故事的叙述中,除了倒叙的手法外,还有预叙手法的运用。作者通过故事的倒叙来激发读者的兴趣,同时又在预叙中增强读者的文本感受,让读者在阅读中不断获得顿悟。如当希斯克利夫掌握了庄园里的所有财产后,应该说复仇是极为成功的,可通过丁耐莉的讲述,去告知读者希斯克利夫最后选择了死亡,这样巨大的反差会让读者迫切希望知道其中的原因。在整个故事读完之后,读者才会慢慢地明白希斯克利夫选择死亡是因为凯瑟琳的去世,这样的布局会让读者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让他们更深切地体会到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之间爱恨交织的感情。
同时,小说中预叙手法的运用,还可以转变文本的情感基调。在阅读《呼啸山庄》文本时,整体上的感受都是阴郁和灰暗的,小说中所有的人在经历了爱恨情仇之后都不复存在了,整个山庄里只剩下了无所归依的灵魂。作者艾米莉在小说结尾通过预设手法的运用,以哈里顿和小凯瑟琳将要结婚的消息而结束,给读者留下了一个充满希望和温暖的结局。这种预设方式是作者对小说中爱情永恒的一种希望,也扭转了文本的整体灰暗基调,留给了读者无限的遐想和希望。
三、小说叙事时间中的省略和停顿
《呼啸山庄》在叙事时间中多次采用省略和停顿的方式,使得整部作品的叙事结构呈现出了一种空白之美,而叙事时间中停顿的运用又更好地配合了整个故事情节的叙事框架,展现出作品的独特艺术魅力。
(一)省略的运用
在《呼啸山庄》的整个故事进展中,作者多次运用了时间中的省略手法。如当希斯克利夫离开三年,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时,他已经是和上流社会一样的人了,言谈举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拥有着巨额的财富,但精神上却是贫穷的,他变得比以前更加可怕,也成了他自己曾经讨厌和鄙视的人。希斯克利夫的这种变化对整个故事情节的进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作者在这里并没有对希斯克利夫发生变化的原因给出说明和解释,也没有告知读者这三年中希斯克利夫都遇到了什么事,而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在小说中呈现出了一种空白之美,留给读者更大的想象空间。
同时,小说在老管家丁耐莉讲述回忆中的故事情节时,也多次运用了省略的手法。让作者通过丁耐莉平缓的讲述,为我们展现了呼啸山庄里几十年间发生的事情,让读者感受到时间的变迁。这种省略方式可以让读者快速地抓住小说文本的主要情节,让他们在丁耐莉的讲述中更深刻地理解文本的内容,感受到小说人物身上爱恨情仇的变化。作者通过这种详略得当的叙述方式,能够让文本的整个脉络更加清晰,提高读者的感受力和理解力。
(二)停顿的运用
《呼啸山庄》的整个故事情节呈现出的是一种充满阴郁和诡异色彩的氛围。读者在阅读小说时会很容易发现,作为一种叙事中的双层框架模式,小说在第七章、第十四章和第二十五章等章节都出现了停顿的现象。如在第一个叙事框架中,从少年时的希斯克利夫作为弃儿被带回,到后来哈里顿和小凯瑟琳结为夫妻,共历时三十二年的时间。在这个框架中,读者可以看到呼啸山庄里所有人的不同性格和不同人生,他们在这里发生的爱恨情仇。而在第二个叙事框架中,读者可以通过洛克伍德的眼睛看到呼啸山庄正在发生着的人和事。洛克伍德在听管家丁耐莉的讲述时,小说进行了几次停顿和中断。这里的停顿很好地适应了小说的双层框架结构,可以把读者从故事拉到现实中来,同时停顿中产生的悬念,也可以引发读者往下阅读的兴趣。
四、小说叙事频率采用的单一和重复形式
作者在叙事中最常采用的就是单一叙事,即故事进展中发生的许多事只叙述一次。但在单一叙事之外,小说中还有重复叙事的情节出现,如在凯瑟琳去世后,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的丈夫辛德雷在她下葬的当晚进行了一场决斗,而这场斗争在小说中出现了希斯克利夫自己和伊莎贝拉的两次叙述,但两次叙述的情境和带给读者的感受是有极大不同的。希斯克利夫自己在叙述时,没有附加任何情感色彩,而只是平静的简单陈述。但伊莎贝拉在叙述时,对搏斗的场面描写的更为详细和暴力,读者通过她的叙述可以看到伊莎贝拉在看到他们搏斗时的恐惧和憎恨。小说中对同一个情节的两次不同叙述,可以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不同人物的内心真实感受,也让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更具有立体感。
小说中有一个情节描述是关于希斯克利夫在凯瑟琳死后,希望她的灵魂可以回来找自己时的痛苦心情。小说通过这一个简单的故事情节为我们讲述了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之间超越生死的爱情,也让读者在小说的阅读中更深切地感受到了希斯克利夫内心的痛苦和挣扎。作者通过一次的叙述来代替多次发生的事,更具有代表性和感染力。
结语
艾米莉在《呼啸山庄》中以独特的叙事特色和叙述时间模式增添了作品的无限魅力。作者在作品的创作时没有把故事中的人物进行简单的好坏划分,而是在他们身上倾注了作者更深层次的爱,通过不同人物性格的刻画为读者描述了一个个更真实的人物形象,这也是作品能够超越时代的重要魅力所在。小说在叙事时间上,通过运用多元化的叙事角度和叙事方式,为读者呈现出了作品独特的艺术特点。叙事时序上的倒叙和预叙,叙事时距中的停顿和省略,以及叙事频率中的单一和重复都为小说的整体结构和框架增添了无穷的魅力,也使得作品读起来更具有审美意义和现实意义,对现代主义的写作也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小敬,张福勇.析《呼啸山庄》的叙事时间艺术[J].语文学刊,2006(12).
[2]权威.浅析《呼啸山庄》的叙事时间特色[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3]慕娅林.论《呼啸山庄》的叙事结构[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1).
[4]邓懿,胡小刚.《呼啸山庄》叙事时间解析[J].新余高专学报,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