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格列佛游记》作为一部游记讽刺小说,很多人也会从旅行文学的角度对它进行评论。本文将从一个新颖的角度出发,着重探究作者在其中体现出来的教育观,对作品的教育功能、教育形式、人文教育和思想教育进行分析,深度挖掘隐藏在作品深处的人文主义思想和哲学教育思想,总结这部作品所包含的教育意义。
关键词:斯威夫特 《格列佛游记》 教育观
引言
乔纳森·斯威夫特是英国爱尔兰地区的著名作家,是著名的讽刺文学大师,他的著名代表作有《一只桶的故事》和《格列佛游记》。作为最杰出的游记体讽刺小说,《格列佛游记》及其作者在英国和世界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地位。这部小说自出版以来,不断受到众多评论家和批评家的关注,不管是从作品本身的角度还是作者的角度出发,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角度出现了众多优秀的作品评论。在长期不断的研究和积累过程中,评论家们获得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随着时代的发展,即便人们的作品的评论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也还有不少优秀的评论作品不断面世。
一、作者和作品介绍和概述
乔纳森·斯威夫特,英国爱尔兰人,于1667年11月30日出生,1745年10月19日逝世。是当时英国启蒙运动的领导者和激进民主派的创始人,在世期间发表了许多很具有代表性意义的讽刺小说和作品,被称为十八世纪英国最伟大的政论家和讽刺小说家[1]。当时的英国社会十分动荡,乔纳森·斯威夫特的讽刺作品大多是基于当时黑暗的社会背景和环境之中诞生的。他的主要作品包括《书的战争》、《一只桶的故事》、《给斯黛拉的日记》、《布商的信》、《一个温和的建议》、《格列佛游记》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格列佛游记》。
这是一部著名的游记体讽刺小说。这部小说通过独特游记式的艺术形式比较完美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观念,斯威夫特借用丰富的幻想虚构情节和讽刺的手法写出离奇的故事情节,通过作品深刻的反映和折射出当时的英国社会环境。小说分为四个部分进行描述,以主人公的四次出海旅行的经历为作品的主要线索,围绕主人公在四个国家的所见所闻进行描述。
作品主要讲述的是主人公雷米尓鲁·格列佛的海外旅行经历。雷米尓鲁·格列佛是一名外科医生,他多次以外科医生的身份为海外航船工作,在一次意外中,航船遇难,格列佛来到居民身高只有六寸的利立浦特岛,即作品中的小人国,后来在又一次航行意外中,他流落到巨人国,巨人国国民的身高超过六十尺,第三次的航船带着格列佛到了勒皮他飞岛,勒皮他飞岛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岛上的人们思想观念封闭,格列佛最后一次海外旅行的国家是慧骃国,与其他国家不同,慧骃国的主导者是慧骃,慧骃也称为马,故慧骃国也称马国。最后,格列佛回到英国的格列佛因身上的气味遭到家人厌恶,最终他选择与两匹马一起安度晚年。
英国著名评论家司各特曾给过斯威夫特和《格列佛游记》这样的评论:斯威夫特以丰富而幽默的内容丰富了作品的道德含义,用讽刺的手法揭露社会的荒诞和黑暗,其作品的讽刺意义超过了《鲁滨逊漂流记》。
二、英国游记文学的兴起和游记文学的教育意义
(一)英国游记文学的兴起与发展
《格列佛游记》作为游记小说的代表,带动了游记文学的兴起和发展,英国主要游记文学作品有《格列佛游记》、《鲁滨逊漂流记》、《跨越大海的风》和其他游记小说,以科幻游记小说为主的作家有凡尔纳等。
(二)游记文学对教育的哲学探索
教育活动是作为培养人类社会实践的一种活动,对于人类的成长和发展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古今中外著名的有卓识远见的思想家和教育家都非常关注和重视教育问题。其中思想道德教育作为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教育的整体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与稳定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力,思想道德的教育侧重于对人的行为规范和道德风尚进行教育,以培养人的道德品质为最终目的。作为杰出的启蒙思想家之一,斯威夫特也特别重视道德教育,然而由于在当时英国黑暗的社会环境下,无法对道德教育进行宣传实施,为此斯威夫特把他的道德思想教育以文字的形式写入他的小说和文学作品之中。
在《格列佛游记》中,斯威夫特以主人公格列佛在小人国(利立浦特岛)中的所见所耳闻,描述了小人国在学术、法律、风俗习惯和儿童教育方面的方式方法,从小人国国民身上折射出的气质出发,多次反复的强调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在《格列佛游记》中,体现斯威夫特思想教育观的不止这一点,在马国中也强烈体现出道德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
(三)游记文学对读者的教育过程
对于读者而言,通过作者以幽默、荒诞、讽刺意味十足的手法对《格列佛游记》进行描述,让读者根据作品的主要线索进行阅读,使得读者能够和主人公格列佛一样在海外航行探险中领略作品的内容,使得读者犹如身临其境,阅读起来妙趣横生。作者对作品中的四个国家分别塑造了不同的思想道德教育形式,通过主人公的经历同样设定了各种性格的小说人物。有阴险狡诈、嫉妒心强的小人国海军大将,有欺上瞒下、阴险恶毒、睚眦必报的小人佛林奈浦,有博学、仁爱、理智、具有很强的治国能力的开国明君——巨人国的国王布罗卜丁奈格,有勤劳勇敢、公正诚信、仁慈友爱、贤明理智的慧骃等,小说中的小人国就是现实社会中英国社会现状的真实反映。这些都对读者具有强烈的教育意义,充分体现出作者借助小说对英国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对小说中慧骃国的向往,希望读者都向慧骃和布罗卜丁奈格学习,以改变英国黑暗的现实社会[2]。
其中主人公在游历四个国家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格列佛的性格特点,格列佛是非分明,他会帮助小人国抵抗外敌入侵,但是不会助纣为虐,帮助小人国的国王侵略别族、扩张领土。他性情朴实、知恩图报、待人温和,同时他又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优点,在巨人国里,态度不卑不亢,泰然自处等。从某种意义上说,格列佛身上体现的思想性格正是作者的思想性格。
三、探讨《格列佛游记》中的教育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