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中学语文教学 2009年第11期 ID: 353800

[ 宋京艳 文选 ]   

《漫画材料立意启思》案例

◇ 宋京艳

  [教学缘起]
  
  从漫画自身特点看。漫画多取材于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时代感。在越来越关注现实生活的今天。引导学生对画面揭示的社会现象作出正确的评价。可以增强是非观念。从高考备考看,漫画材料从上世纪90年代作为看图作文出现到逐渐演变为近几年作为语用题出现,其共性都离不开审题立意。所以高考也要求我们了解漫画,学会解读漫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设计意图:用两幅漫画导入。引出教师对漫画的解读,这样的导人可以让学生形象地明白漫画的创作动机是反映生活。懂得解读漫画的落脚点是现实生活以及漫画特殊的表现手法(比喻、象征、夸张等)。在感性的形象中理解漫画的实质。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漫画作文立意的步骤
  设计意图:教师给方法。指路子。之所以没有在课堂上师生一起研讨和归纳方法,主要是学生初次接触漫画,材料又有一定难度,所教学生的认识水平有限。
  (一)理解表意(画面义)
  1、看画面:
  找对象、定主体(观察全面):画面上都画了什么,弄清作者到底是要赞扬什么,批评否定什么。
  抓细节、辨特征(观察细致):细节包括画中人或物的情态动作、提示语中隐含的信息、人物所处的环境、与人物密切相关的“道具”等等:漫画中的人物形象有其特殊性(一般表现为夸张的动作、表情、语言),漫画的夸张之处、荒诞之处往往是漫画的真正寓意所在。要注意透过其独特的手法解读其现实意义。
  理关系、找联系(整体观):一幅漫画往往由几部分组成,只有把各个部分或者部分与整体联系起来看,并作具体分析,才能明白漫画的意义。
  2、品味文字:文字有交代背景(时间、地点、环境)、概括内容、揭示主旨的作用。
  标题:标题对理解漫画寓意起导向和引领功能,特别是对一幅漫画可能表达多种意思的更是有着提示和画龙点睛的功效。画中字:画中人物的语言或是人物的“心灵独白”等,往往字数简约但意味深长,对正确领会漫画寓意很有帮助。
  (二)深思寓意(透过现象看本质)
  要善于联想和想象,联系生活实际,揣摩漫画的画中之话,话外之音,跳出画面看画外,透过现象看本质,体会作者的创作动机。
  1、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批评、讽刺、赞扬。
  2、由画面到生活:展开合理想象,联系实际,丰富画面。
  3、概括寓意。
  (三)正面立意
  因漫画多为讽刺漫画,即通过对丑的直接否定,达到对美的间接肯定,所以寓意多为批判否定,但我们在表达它时需要用正面的肯定句,所以要注意变换语言表达的方式。
  
  三、例题示范
  设计意图:教师以具体的漫画材料按所归纳的方法作示范讲解。进一步引导学生规范思维过程。
  观察下面这幅漫画(2005年高考湖北卷)指出漫画内涵,设定立意。
  理解表意:
  找对象:一棵大树,两棵小树。抓细节:大树枝繁叶茂,变形为“心”;小树一棵细小瘦弱,一棵歪斜倾倒。理关系:大树荫庇小树
  深思寓意:
  作者感情倾向:批评。由画面到生活:父母呵护孩子。立意:大树以自己的高大荫庇小树,反而妨碍了小树的成长,这正如父母对孩子的溺爱。作者告诉我们:不要溺爱孩子,不要把“爱”变成“碍”。
  正面立意:给孩子自由的成长空间。
  
  四、反馈练习
  设计意图:在典型的例题中内化解读漫画的方法,规范解读漫画的思维过程。发现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和新的认识角度。选题注重广泛性和典型性。广泛性指所选漫画主要来自近几年各地高考和会考中出现的漫画类材料题。既涉及高考又涉及会考,既有以自然界为画面内容来影射现实的漫画,也有以现实社会为画面内容来影射现实的漫画。典型性指把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问题,作为教学资源的补充。我归纳了学生作业中易犯的几种错误类型,设计了几道判断对错题,以引起他们的注意。
  1、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根据寓意,拟订立意(2006年高考重庆卷)。
  寓意:批判社会中假公济私、暗饱私囊的现象。正面立意:公私理应分开,假公济私危害大。(分析过程略)
  [错例分析]
  感情倾向:赞扬
  正面立意:赞扬团队分工协作意识好(三个人负责划船,一个人负责捞鱼)。
  错误类型:题意理解不准,主旨把握有偏差。错误原因:观察不细致,没有注意到旗帜上面的字是“团结奋进”而非“分工协作”,从而导致关系理错。
  改进措施:观察要全面细致,注意抓细节,理清关系。
  设计意图:此题是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其实质是全面与细致的观察能力较弱。设计此题,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不要遗漏信息。
  2、写出下面漫画的寓意(2005年高考天津卷)。
  寓意:批评那些一味好高骛远的人,赞扬那些做事脚踏实地的人。正面立意:做人要脚踏实地,关注当下。(分析过程略)
  [错例分析]
  立意1:否定盲从的现象。理由:观察第二只和第三只小狗所得。
  错误类型:多种立意,选点偏颇。错误原因:一幅漫画可以有多个立意,但最好的只有一个。该立意观察不够全面。忽略了画面上第一只戴望远镜向天空看的狗和盲狗之间的呼应关系。
  改进措施:观察画面要从整体出发,不能仅着眼于局部画面,选择最能体现作者创作意图的立意。
  立意2:要善于吸取前人的教训。理由:第一幅画面上的四只狗都掉进井里了。第五只小狗吸取了他人的教训,没有掉进井里。
  错误类型:混淆了单幅画面和多幅画面。
  错误原因:一是观察不细致,没有看出第四只小狗和下面画中的是同一只狗:二是漫画知识缺乏,没有弄清单幅画面和多幅画面的区别,把单幅画面看成了多幅画面,认为第一幅画面上的四只狗都掉进井里了,第五只小狗吸取了他人的教训,没有掉进井里。没有考虑作者的创作意图。
  改进措施:了解单一画面和多幅画面的区别。单一画面:看关系、找联系;多个画面:作比较、看变化。
  设计意图:
  这两个错误立意都出自学生作业,是他们易犯的两种错误。设计此题也是想提醒学生不同漫画类型提炼的寓意是有区别的,注意区分,观察漫画要有整体观。
  3、观察下面的漫画,根据寓意,拟定立意。
  理解表意:
  找对象:猫、盘子里的鱼、偷粮食的老鼠。抓细节:鱼是放在盘子里的,可见不是抓来的,而是送来的。理关系:猫的职责是抓老鼠,但因为一盘鱼摆在面前,就对偷了粮食逃跑的老鼠视而不见,只盯住了鱼。
  深思寓意:
  作者感情倾向:批评。由画面到生活:抓老鼠喻职责,鱼比喻利益、诱惑甚至贿赂。
  立意:当有人把能满足自己私欲的利益送到眼前时(行贿),就放弃了自己应有的职责。职责和私欲孰重孰轻?作者告诉我们:不能为一己私欲放弃自己的本职。正面立意:职责大于私欲。
  [错例分析]
  作者感情倾向:赞扬。
  立意:赞扬老鼠聪明,善于想办法。
  错误类型:题意理解不准,主旨把握有偏差。错误原因:观察不够全面,因为没有注意到标题《重视》,即作为猫应该重视什么,不应该重视什么,导致在抓画面主体对象时,把老鼠作为主体对象来立意。
  改进措施:观察要全面。不要遗漏文字的提示;学会找联系、抓主体,分清主体对象和作者的感情倾向,体会作者的创作动机。
  
  五、作业:各地历届高考和会考中出现的漫画立意题
  
  [课后反思]
  
  观察漫画、解读漫画、提炼漫画寓意的过程,是一个提高观察能力和信息筛选、审题立意、分析推理、联想思维等能力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并对此作出正确评判的过程。为了较好地突破这两点,除了确立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作为学习重点外,还把选题的典型性和针对性确立为学习难点。为了准确了解学生的现状,在不作任何指导的情况下,我先印发了几幅漫画让学生描述画面并立意,把学生反馈回来的问题作为这节课几类错例的设计依据。这样就加强了教学的针对性。
  
  编后絮语
  材料作文,是高考考查的重点、难点;而以漫画为材料的表达类试题亦是师生普遍感到困惑的教学内容。围绕漫画材料的表达类试题,涉及“读”“思”“写”等相关的语文能力,读懂画意,联系现实,合理构思。恰切类比,组织文字……在这一系列的作答过程中,思维的准确、灵活、深入、周全等素质是我们训练的方向。这些培养目标对教学而言充满了挑战性。在此,我们选择了《漫画材料立意启思》一课,希望这一案例对广大高三一线教师具有借鉴作用。

《漫画材料立意启思》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