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 2012年第5期 ID: 150831

[ 苏凤 文选 ]   

幼儿早期阅读探索

◇ 苏凤

  内容摘要:幼儿早期阅读不仅能够帮助幼儿获得早期图书阅读经验,还有利于幼儿获得早期识字和书写经验。通过实践探索,我们认为精选阅读材料、发挥环境优势、注重活动渗透等途径能够有效促进幼儿爱上阅读,逐渐形成良好阅读习惯。
  关键词:幼儿 早期阅读 目的 任务 途径
  对于早期阅读,人们往往会自然而然地把它和识字联系在一起;还有人担心幼儿的接受能力, 认为不必操之过急;也有人大力推崇早期阅读教育,过分夸大其功用。种种的观点、看法,各有见解,缺少共识。笔者根据已有的研究,结合自己的探索、实践,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早期阅读教育的基本目的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需要。其次,培养幼儿基本的阅读技能和良好习惯。比如说,阅读要从左到右,自上而下,书要一页一页往后翻;又比如说,对图书要爱惜,不折损,不撕页,不在书上乱涂乱画等,这些都应从小班时就开始培养。第三,初步掌握阅读技能,那就是在文字与口语之间建立联系,让孩子认识到,就像我们讲的话一样,书上印的每一个字和词都有一定的意思。在这个过程中,语音、文字、词义之间建立了联系,一旦这种联系建立起来并得到了巩固,孩子就“认字”了,就可以看着文字发音并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通过的文字来获得意义。
  二.早期阅读教育的基本任务
  据了解,许多能熟练读和写的儿童都十分怀念早期阅读行为,幼儿期如果可以随心看想看的书,编自己想编的故事,通过各种活动,便能够初步建立“读”和“写”的信心,在正式学习书面语言时,不感到困难。
  1.获得早期图书阅读经验
  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幼儿学会看画面,能从中发现人物表情、动作、背景,将之串联起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图书画面文字与口语有对应关系的经验。幼儿也可以自己尝试做小作家、小画家,把自己想说的内容画成一页一页的故事,配以相应的图画后装订成一本图书。
  2.获得早期识字经验
  通过阅读让幼儿知道文字是一种符号,并可与其他符号系统转换的经验,如认识种种交通与公共场所的图形标志,知道这些标志代表一定意思,可以用语言文字表现出来。了解识字规律的经验,让幼儿明白文字有一定的构成规律,例如“木”字旁的字大多与“木”有关,掌握这些规则,就可以更好的识字。
  3.获得早期书写经验
  尽管学前阶段不要求写字,但是获得一些有关汉字书写的信息仍然必要,主要在幼儿园中大班进行,这有助于幼儿为进入小学后正式书写做好准备;了解书写的最初步规则,尝试用有趣的方式练习基本笔划。
  三.实施早期阅读教育的有效途径
  1.精选阅读材料
  老师、家长应从学前儿童认识的特点出发,为幼儿提供有具体意义的、形象的、生动的阅读内容。一般而言,学前儿童阅读的图书应色彩鲜艳、画面清晰、图文并茂;主要感知对象要突出,减少无关刺激物对幼儿注意的干扰;语言要浅显、生动、有趣、朗朗上口、易学易记。
  2.发挥环境优势
  幼儿期的思维往往借助于具体的形象,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因此,创设一个丰富多彩的环境,为幼儿提供大量的环境刺激物,对幼儿的阅读能力很有帮助。幼儿园活动室的物品上、墙饰上、寝室里、盥洗室里,凡是幼儿目之所及的地方,我们都贴上与之相对应的字卡,平时老师注意引导幼儿观察,久而久之,幼儿在这种多次重复的视觉刺激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在汉字与实物之间建立起相对应的联系。在室内,我们还要为幼儿创设一个温馨的阅读区。这里应比较安静,光线充足,幼儿可以自由的选择喜爱的读物。阅读区的图书要定时更换,以保证幼儿得到有关书面语言的足够的信息量。在室外,操场上的滑梯、秋千等游乐设施上,操场边的树木上、幼儿园的大门上等都可以挂上、贴上文字标签,让幼儿在户外游戏、来园、回家的过程中,频繁接触这些语言信息,加深记忆。
  3.注重活动渗透
  除了专门设计的早期阅读活动,在其他学科中也可渗透。如在故事教学中,随着讲述依次出示故事的名称、角色、动作等的字卡,引导幼儿建立对应关系;在数学、音乐、美术、常识等活动中也可随时出示字卡。游戏一直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在幼儿的阅读活动中,游戏寓教于乐,最易于幼儿接受。如竞赛游戏“吹大小”,将大球和小球吹向“大”字洞和“小”字洞;趣味游戏“猜猜少了谁”,培养幼儿对字的观察力、记忆力;游戏“添划成字”,让幼儿在已有的汉字上添上一划,变成新的汉字等等。这类游戏将乏味的识字、书写变成好玩的游戏,实是开展早期阅读的一种好方法。
  苏凤,青岛市李沧区经委幼儿园教师。

幼儿早期阅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