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 2012年第2期 ID: 150640

[ 赵艳红 文选 ]   

桃花朵朵开

◇ 赵艳红

   接到家访通知,想到繁重的教学任务,虑及出门在外的交通问题,顾及家长对老师的疑虑……真是头痛的紧。抱怨之多出乎意料,觉得高中老师家访真是千难万难,无从头绪,无以下手。可是我们校长说了:“宜城一中的老师,即使最困难的任务,抱怨再多,要做总做最好,最令大家满意。”此言得之,一中精髓皆在于此。抱怨归抱怨,要做就做最好,毛泽东说了,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11月2日至3日,学校放月假,利用假期,与班主任李长征老师结伴前往我们班学生比较集中的地区——南营、王集两个镇。出门的时候,正赶上雨至,噼噼啪啪打在车上,让人感觉如同这次的出访一样,责任之重,任务之巨,压在心头。好在,没有多久,雨过天晴。想来,人生中的每一件事都如这场不约而至的雨,只要坚持,总归守得云开见日明,会有一个意料不到的辉煌的结果。
   这次走访,收获颇丰,处处馨香浮动,如春天桃花朵朵,片片美不胜收,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现采撷几片,与大家共享。
  日出江花红胜火
   家访所到之处,几乎每位家长都笑脸相迎,热情挽留在家吃饭。探讨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都很热烈。有几位在外做生意的家长,一再嘱咐孩子,老师来后,第一时间通知,不远几十里往返回来。对家访都持新奇欢迎的态度,正如一位学生说:“从小到大,还没有一位老师到我家家访。没想到,一来家访,居然是高中老师,太好了,太棒了。”
   家长对教育的重视,实在是学校之大幸。谨家长之嘱托,一个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虽然,也许一个学生考不考得上大学,于我们来说,无关紧要。但对一个家庭来说,都是他们太阳。感动于家长火一般的热情,山一般的希望,更感觉当一名老师的荣耀,当一名老师的责任。
  红杏枝头春意闹
   家访之前,征询学生意愿,问同学们希不希望老师到家家访,居然没有一个学生持异议,令人欣慰。
   有个学生跟我说,知道老师要来自己家,兴奋得一晚上都没睡好。基本上,接到电话后,许多学生都站在路口迎候老师,还自豪地和邻居说:“你看,是我们老师来看我了。”
   有个学生,父母皆在外地打工,奶奶出门在邻居家玩,他一个人在家睡觉,而且他只留了父母在外地的电话。估计我们摸不着他的家门,就会知难而返。没想到我们一路问过去。他跑来开门的激动和眼中的泪水让我们感到家访是教育一个学生的最佳方式。这是一个内向的,不善于有达的男同学。家访回校后,整个人学习劲头日益高涨,看见老师懂得用眼神表示感恩了,我认为这是家访的最大收获,感动一个人,让他记一辈子,并且让他努力一辈子。
   家访前,我跟一个学生开玩笑说,你不怕我在你爸妈面前说你坏话吗?他咧着嘴笑了:“老师,你实话实说呗。我一定知错就改,善莫大焉。”可见,学生怕的不是老师告状,怕的是老师视其为无人,只要家访到了的学生,皆向老师保证,看今后行动,并且说,不做语言的巨人,要做行动的楷模。更有几个优异的学生向老师起誓,他们会力争第一。
  万紫千红总是春
   此次家访,最大的收获是感觉到与学生亲了,近了,贴心了。没有家访过,真是不觉得,面对面的到学生家里去促膝谈心,真是与在办公室或是在电话里那种公事公办的谈话感觉太不一样了。正如家长说,老师到家里来家访,感到你们老师们就是自家一房亲戚,感觉特别好,要是老师们能留下来吃一顿便饭,那就更好了。当然吃饭那是笑谈了,不要说政策不许,就是“老师是灵魂的工程师”这种责任心也不许哦。“情感是教育的桥梁”一旦建立了这座桥梁,什么样的学生也能转变,什么样的家长也会支持我们,没有责怨。这是家访之一大收获也。
   关注重视学生,比单纯的激励更得学生之心。许多学生在家访中都说,平常老觉得老师高高在上,少了交流。一来家访,原来老师也是吃人间烟火的凡人嘛。许多学生学说,不怕老师整人,批评人,就怕老师不闻不问,对自己置若罔闻。有时候故意捣下蛋,不过是引起老师注意而已。希望老师多来家访,即使告点小状也好。这样自己就多了动力,在同学面前就多了荣耀,并且只有拼命搞学习才能堵住别人的嘴。呵呵,平时咋说都不爱学习的学生此时都摩拳擦掌,信誓旦旦,准备小试拳脚,此第二大收获也。
   傍晚,回家途中,看到田间野外到处野菊花开,飘香一片,要求班主任停下车来,采摘了那么一小袋,现晒之阳台,缝成香袋,永记心间。不觉想起朱熹的诗歌:“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日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做为高中的老师,在许多家长心中,那叫高级知识分子,有人甚至说,应敬若神明。我们确实应该走出去,驻在学生心间,也能使学生走进来,永驻自己心间,这将是家访的最高境界吧。此第三大收获也合上手掌,什么也没有;打开手掌,世界就在你手中。走出去,无边新光景,万紫千红春。
  
   赵艳红,湖北宜城一中教师。

桃花朵朵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