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期望是一种教育力量,教师对后进的学生寄予真诚和热情,让后进生在老师的期待中进步。
关键词:后进生 期望 转化
古希腊有个叫皮格马利翁的雕塑家,一次他在雕刻少女塑像过程中,他对塑像少女产生了深深的爱情。诚之所至,金石为开。他的真诚终于感动了爱神,塑像变成了真人,他终于获得了少女的爱情。故事告诉我们:真诚的期望会产生良好的效果。教学实践也证明,期望是一种教育力量,教师对后进的学生寄予真诚和热情,让后进生在老师的期待中进步。
后进生缺点多、破坏性强、影响面广,是班级的消极因素,因此后进生转化在班主任工作中显得特别重要。教师对后进生的真诚期待,表现为教师对学生有真诚的态度,对学生有真诚的关爱,给学生创造建立信心的机会。
一.摒弃偏见,发现“闪光点”。
摒弃偏见是教师转化后进生必须有的态度。后进生缺点多,常挨批评,批来批去,学生学习的信心就不足了,谈何进步?所以,转化后进生就要摒弃偏见,发现“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自信是成功的基础,人有自信才有行动,才会积极上进,才会朝着教师期待的目标前进。如何帮助后进生树立自信心呢?要努力地去寻找、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利用他们的“闪光点”,点燃上进心的火种。但实际工作中,很多教师在看后进生时,容易看到后进生的缺点,忽略了他们的优点和长处,所以很难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作为教师,一定要摒弃偏见,努力帮助后进生发现其自身的“闪光点”,用期待的心情去等待学生的每一点进步。班上有个男生很顽皮,经常在课堂捣乱,打架更是他的“拿手戏”。批评、讲道理这些方法对他已经没有用了,那么怎么办呢?于是我便去寻找他的优点。我发现他的字写得不错,思维也很敏捷,我这抓住这一点,及及时时表扬他,并寻找机会去引导他。有一次,学校要求各班出一期黑板报,而且要进行评奖的,我推荐他,果然他不负众望,不仅按要求完成,还在评比中获得了第一名。我在班上公开表扬了他,并及时指出了他的不良行为以及我对他的期望。后来,他的学习和纪律有了明显的进步。在日记里,他是这样写的:“我从小学到初中是第一次得到老师的表扬,我很激动,很感动。我发誓我一定要通过学好来报答看得起我的老师。”
二.真心呵护,爱心滋润。
在人的心灵深处,最大的动力莫过于“爱”的力量。对于后进生来说,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促使自觉转化。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人性,对孩子深沉的爱,兼有父母亲昵的温存和睿智的严厉与严格的要求相结合的那种爱。”热爱学生是老师的崇高的道德情感,也是一股巨大的教育力量。只有满腔热情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每一个后进生,给他们以无私的、真诚的爱,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信任、理解和支持,才能实现“尊其师,信其道”,使自己的教育目的得以实现。老师绝不能把后进生的缺点、毛病放大来看待他们,绝不能厌弃、疏远、怀疑、怨恨、讽刺他们,对他们要多亲近、信任、关心、鼓励,热情帮助,与他们建立起真挚的、平等的师生情感,将真诚的爱子之心、爱生之情,溶于学生的在校生活之中,用爱心去激起他们情感的浪花,用爱的涓涓细流去浇灌他们干涸的心田;以关心热爱学生之心作为转化后进生的催化剂,取得他们的尊重和信任,打开他们封闭的心扉,使他们能够愉快地接受批评教育,从而达到教育者的教育目的。多年以来的实践证明,你对后进生动真感情,付出的关心、爱护越多,教育转化的效果就越好。
三.赢得尊重,相互信任。
只有尊重学生,才能赢得学生对老师的尊重,才能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易于接受教育。后进生在家中得不到家庭的温暖,经常遭受家长的粗暴训斥和打骂,如果在学校又得不到老师、同学的理解,还要受到一些人的冷眼、讽刺和挖苦,肯定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增加教育的难度。
“教育就是信任”。在热爱学生的教师心目中没有不可救药的学生。信任学生就是相信他们的自觉性、相信他们的进取意识。秋季开学的第三天,来了2个插班生,“从发型衣着来看,就知道他们不是好东西!”老师们这么说,政教处把他们编在人数少的6班和10班,那两个班主任知道后公开表示:我们不想要那几个‘垃圾’,那场面十分尴尬。我想,他们也是学生,为什么不给他们一个机会呢?于是我便说:“编入我5班吧!”我把他们带到教室,让同学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并且当着全班同学,我说:“我们5班这个大家庭又增加了三位新成员,他们都是我们的兄弟,我们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大家共同为我们这个班增添光彩。”课后,我又把他们找到办公室,表明自己的态度:“过去的永远都过去了,一切要从现在开始,我要看到的是今天和明天的你们,全新的你们。”正是由于我对他们的信任,令他们很感动。后来他们的表现出乎很多老师的意料:有两人不但纪律好转,学习有进步,而且还是体育骨干呢。在一次谈话中,他们坦露了自己的心扉:“老师,是您对我们的宽容和信任,让我们觉得一定要为自己争口气,不让自己丢脸,更不让老师和全班同学丢脸。”信任,使学生在教师的期待中变化。
四.严格要求,严爱相济。
“严是爱,松是害”、“爱之愈深,责之愈严”,只有严爱相济才能教育好学生。后进生最大的特点就是容易反复,只有通过严肃的纪律和严格的批评教育才能促使他们逐步改掉坏毛病,才能从根本上为转化后进生提供后续动力、杜绝反复。曾经教过一个让人头疼的孩子,他经常外出打台球、看录像、寻衅滋事、打架斗殴。我跟他谈过多次,每次他都能老实一段时间,就是保持不久。但我并不灰心,而是常常选准有利时机,一方面表扬他,另一方面又向他提出更严格的要求,使他每取得一点进步,都能得到老师的肯定,又能使他在取得进步的同时对自己提出更严格的要求。终于,学生在老师一次次的关爱、教育中感悟了,改变了。在期末考试之前两个月,他向我保证:今后不再出任何问题,一定好好学习。他遵守了诺言,毕业考试各科成绩都有很大的进步。由此可以看出,当老师的严格要求被学生看作是出于对他的关心和爱护,他就会愉快地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并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和进步的。
后进生转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用无私真诚的爱心去培养师生平等真挚的情感,以满足学生的自尊自信为突破口,以严格的批评教育作为后续动力,来达到自我教育转化的终极目标,这是符合教育学的知情意行规律的。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只要在倾注爱心的基础上勇于探索、敢于创新,采取有效的工作方法,就一定能达到教育转化后进生、使之健康成长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晓红,浅谈班主任如何促进“后进生”的转化——《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2]奎生良,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青海教育》 2004 第2期
[3]张向葵,学生的个别差异——教育心理学,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
[4]刘海民,帮助和教育学生的方法——班级管理,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
陈金丰,教师,现居湖北蕲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