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参加工作以来,我做了八年的班主任,深知班级管理工作的繁重、琐细及困难,觉得要做一个好的班主任实在太难太累了,有时还要受一些委屈,因此也曾想过打退堂鼓。但是消极的态度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在长期的磨合中,我慢慢调整了心态和工作思路,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班级管理的方法和技巧。在多年的工作中,我逐渐体会到,其实每一个班主任都不容易,当了班主任就担了一份责任,更何况每个班上都有不少不和谐的因素。要使班级工作走上正规,班主任必须“勤”字当头,“爱”字当先,用勤与爱去播种智慧,播种希望,播种真情!那么,在班工作中,我是怎样做到这些的呢?在这里,我谈谈我的一些体会,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率先垂范,“勤”字当头
首先,要勤于身先士卒,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首先要做到,真正做到为人师表,这是搞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先决条件。例如要求学生不能迟到、早退,我每天总是早出晚归,每天很早来到学校,一到学校直奔班上,久而久之,学生已经习惯了,不敢迟到、早退。有的学生还跟我开玩笑说:“老师你们家住这么远,为什么每天能来这么早,是不是每天有专车送啊?”“这可是我多年来形成的好习惯呢,你可别诬蔑我哟。”对学生我注重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如看到地上有纸屑,窗台上有灰尘,扫把没摆放好等,我总是先亲自动手。现在学生一看到我往课室走,就会条件反射般的把课室卫生搞好来。作为班主任平时要用自己的道德行为去影响他们,做到潜移默化,让学生在实际生活当中去领悟“怎样的行为才是美,怎样的环境才是美,怎样的语言才是美,甚至怎样的穿着才是美”,一步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其次,要勤到班级中走走转转,深入到学生中间,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是搞好班级管理工作的首要条件。班主任不仅要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而且要时刻注意学生的言行举止,有一双洞察学生心灵的眼睛,一旦发现问题应立即解决。班主任只有深入班级,才能充分了解情况,及时处理好班级工作。例如对初一的学生,进中学的前两个月是关键,也是班主任抓养成教育的一个关键时期。每天的课前30秒、升旗、广播操、眼保健操我都亲自跟堂、严抓,之后不定时去巡查,并且坚持经常巡堂。每次下去,总能发现一些问题,学生有问题也能及时汇报,这样学生的情况班主任能了如指掌,班上的很多问题能及时发现并马上加以解决。
第三,要勤与学生交流谈心,了解学生的生活、思想动态,这是搞好班级管理工作的润滑剂。真心的交流沟通能打破人与人之间的隔膜,能连接起人与人之间的心桥。初一上学期,我发现我们班一位女生,平时情绪波动很大,成绩也很不稳定,我及时利用适当的时机去接近她,找她聊天,刚开始的时候,她还什么也不大愿意说,我也不强迫她,并且让她担任班干部——小组组长,之后我放下老师的架子经常找她聊天,也赢得了她的尊重与信任。最后她向我敞开了心扉,原来她很小的时候,爸妈就离婚了,妈妈就把她送到她叔叔家寄养,一直到她上五年级才回到妈妈身边,因此她一直以为妈妈抛弃她,恨她妈妈,回来后跟妈妈除了吵嘴,就基本上没什么交流,她还曾经因为不服妈妈的严厉管教而离家出走,了解了这些情况以后,我耐心的与她交流,以一些典型的事例教育她,耐心地开导她解开心结,另一方面积极主动的找她的妈妈沟通交流,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段时间以后,这位女生各方面取得很明显的进步,她也很高兴地告诉我她与她妈妈的关系好多了,她会继续努力去化解与妈妈的矛盾,到第二个学期,她就当上了班上的纪律委员,班上的很多事情都能积极主动去干,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在一次“我们拒绝早恋”的主题班会课上,她很主动向我们坦诚了她六年级时的早恋经历,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早恋的危害。那个时候我们班上有一位男生沉迷网吧,既抽烟,又经常逃学,这个问题一直令老师及家长头痛,那位女生主动找到我,说要把她调到和这位男生一起坐,她有信心帮这位男生从迷途中拉回来,当时我还挺犹豫,生怕到时她管不了那位男同学,反倒把自己拉下去了,但在她的一再请求下,我抱着让她试一试不行就撤的心态同意了她的请求,没想到她的努力还真起到效果了,那位男生不逃课,上课也认真积极多了。那位女生以她的热情与正直也赢得了班上学生的好评。因此我坚持每周找一至两位学生进行谈心,从学习、思想、心理、理想到生活、人际关系、家庭关系等方面,这既让我真正地走进了学生的心灵,又增进了师生关系,使班级管理工作日渐轻松。我还经常听同学们私下交谈说:“别看班主任平时在教室时对我们那么凶,可是课后如果你和她交流过的话,你就会感觉到她特别的亲切、和善。”每次听到这样的评论,即便是再苦再累,心里也就释然了。
二.春风化雨,爱生无声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也使我们认识到:教育学生,所有的方法,基本前提是我们爱学生,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平等地对待他们。如果教育中没有爱,没有真诚,任何模式、任何方法大概都很难奏效。工作中我总是把学生当自己人,用爱心开展各项工作。
首先,班主任要把自己融入到班集体当中去。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主人翁意识,班主任必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主动维护班集体荣誉,切身参与到班级的各项活动中去,与学生同甘共苦。如在筹集班费的过程中,班主任先带头捐二十来块,调动了其它同学的积极性,不少学生也自愿把自己的零花钱省五毛或一块下来捐出来。同时在课室的角落设一个废品回收站,每周都可以筹集到几块钱的班费。这样班上有了一点班费,可以用来美化课室,还可以用来奖励进步的、先进的学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在运动会上,班主任带头为学生加油助威,为学生搞好后勤服务,充当勤务兵,让学生感受到胜不骄,败不馁。在学习时,与学生共同探讨,共同进步……
其次,要走进学生的心灵,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我始终以平等、尊重和真诚的爱心去打开每个学生的心门,因为我知道,每一扇门的后面,都是一个不可估量的世界,每一扇门的开启,都是一个无法预测的未来。而要了解学生,打开他们的心灵之门,最好的方法就是和他们做朋友,拉近彼此的距离,取得他们的信任。除了课余时间和他们一起聊天甚至一起娱乐外,我觉得周记是师生沟通的一个比较好的阵地。让他们写周记,在周记中,我可以为他们排解心中的疙瘩,消除成长的烦恼,减轻学习的压力;还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培养自信的心理,探讨班级的管理等等。在班主任短短的评语当中传达着浓浓的情、深深的爱。在这份浓情深爱里,他们充满了快乐与友好。
第三,让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生活在希望之中。后进生的心理敏感而脆弱,他们更需要宽容、鼓励、喝彩和掌声。当他们犯了错误的时候,当他们看起来最不值得宽容的时候,其实恰恰是他们最需要宽容的时候。当发现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在学习上的某一闪光点时,要及时鼓励,激发学生克服学习困难的勇气,让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这些信心、勇气等非智力因素,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班上有很多的后进生,他们大多父母在外打工或是家庭离异,长期以来家庭疏于管理教育。因此一方面纪律观念很差,另一方面学习成绩也很不理想,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不懂得学习方法。因此上课不听,练习不做或敷衍了事,面对这种情况,我经常找他们聊天,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积极引导,但还是有个别对我说:“老师,这么多年了,我都一直这么混过来的,没学什么东西,现在想赶也赶不上了,你看,这本语文学习辅导,现在一拿起来,看到前面这么多内容都不懂,也都没做,也就没兴趣做了,既然以前都已经放弃了,现在想不放弃也很难了。”其实很多后进生都有这种心理,想努力又不知从何做起。针对这种情况,我帮助他们一步步制定近期目标,凡是有一点点进步总会得到我真诚而坦率的赞赏:或是一个赞许的目光,或是一个亲切的微笑,或是在操行评比中加上操行分,就这样慢慢的唤起了他长眠于心灵中的对学习的极大热情。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学生,容易形成畸形性格。其实,真正自暴自弃的学生是没有的,只要老师不抛弃学生,不放弃学生,学生是不会自我抛弃、自我放弃的。这使我懂得了一条真谛:让学生永远生活在希望之中。
作为班主任,既要做到让学生尊敬、热爱,还要让学生信赖、佩服;既是学生灵魂的工程师,又是学生的心理医生,那就离不开勤与爱,用“勤”来驱除学生的隋性,用“爱”来美化学生的心灵。虽然短时间内可能会觉得奉献得太多,回报却太少,有的甚至付出很多的心血,也不见效果,但我坚信,只要做一个有心人,定能收获无尽的宝藏,定能感受到无穷的快乐。
江清兰,教师,现居广东韶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