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成效偏低是许多教师面临的共同难题,要想快速提高阅读教学成效,必须找准薄弱环节,逐一改进优化。对阅读教学现状进行分析,主要存在教学时间偏少、学生文学积累偏少、自主能力低下,以及空间资源狭隘等方面问题,针对这样的弊端,教师应当创新理念,优化教学活动,提升阅读教学质量。
一、从优化课程设置入手,为阅读教学成效提升夯实制度基础
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主要在教材分析中进行,并没有开辟出单独的科目。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出于应试的需要,有些教师将优美的文章讲解,变为了知识点肢解,整体阅读指导效能难以体现。针对这样的不足,笔者优化了课程设置。一是专门开设阅读指导课,每星期都安排一节早读课开展阅读指导,选择优美文章以及与教材密切相关的内容对学生进行阅读技巧指导,增强学生阅读感悟水平;二是专门开设了读写课,开展多读多写活动是笔者在语文教学中的一项尝试,每周安排一节小课,利用20分钟时间开展读写活动,让学生对一周以来的读写活动进行回顾与总结,分析读写目标达成的情况;三是设置阅读交流环节,引导学生将阅读交流作为取长补短的重要契机,定期开展交流,共享阅读学习技巧,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较快发展。
二、从加大阅读力度入手,为阅读教学成效提升提供有效积累
众所周知,阅读能力并不是凭空形成的,它建立在经常性阅读的基础上,要以一定的阅读量作为铺垫,辅之以技巧方法的点拨,才能够较快提高学生阅读能力。高中生学习、生活节奏较快,主动开展课外阅读的效果不理想,这些都制约了阅读教学的顺利进行。针对这样的现状,笔者主要采取三种方式提高学生阅读积累。首先,对学生提出明确的阅读要求。从高一开始,笔者要求每一名学生每学期课外阅读量不少于80万字,一般在100万字左右,并制定阅读计划,将阅读计划细化分解到相应的月、周,将阅读活动渗透在整个学习过程之中,实现润物细无声的积累成效。其次,要为学生的阅读活动提供丰富内容。学生受客观条件的制约,有时会出现想读书而无书读的尴尬局面,对此,笔者要求学生将自己的家庭藏书挑选数本在班级流通,并向学校图书馆借阅图书,让学生具有较为灵活的选择范围。另外,笔者还要求学生坚持记阅读笔记。阅读笔记主要强调优美语段、优秀文章纲要的摘记,以及阅读学习心得体会的撰写,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步积累,并在积累中提炼阅读经验。
三、从技巧方法指导入手,为阅读教学成效提升增添内生动力
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中,教师成了阅读教学的主角,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现成的答案,学习的热情降低,理解能力差。对此,笔者从三方面入手,强化对学生的阅读技巧方法指导。首先,引导学生在思维上更深一步。笔者针对学生在阅读学习中浅尝辄止的现象,对其加以思维的引导点拨,让学生仔细分析,文章在字里行间透露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表达了什么样的中心主题,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在哪些地方体现出来的等等,引导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较为深入的思考,并且站在自己的角度谈一谈应当怎样进行描写,进一步加深理解。其次,笔者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启迪学生进行质疑,有疑问才有探究的动力,教学中仅仅依靠教师提供探究题显然是不够的。笔者在教学中,要求学生质疑,在全班范围内进行讨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笔者在阅读教学中还强化学以致用。在阅读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体悟文章的结构写法以及遣词造句等,学习借鉴、消化吸收,在掌握这些写作技巧之后,引导学生将这样的技巧转移到作文学习之中,实现作文能力的有效提升。
四、从体现自主原则入手,为阅读教学成效提升搭建有效平台
高中生在学习中更加渴望成为师生双边活动的参与者,针对这样的心理特点,教师可以因势利导,通过搭建科学合适的平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中,笔者首先为学生搭建学习小组这样的平台。一般情况下六人一组,每组指定一名语文成绩优秀的学生作为带头人,语文后进生也平均分配到各个小组,通过这样的方式,积聚学生的智慧,也渗透对后进生的帮扶。其次,笔者在教学中兼顾了重难点的点拨。教学重难点仅仅依靠学生自己的努力,有时是难以突破的,因此,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还要发挥教师引导的作用,笔者一般都设计一组阅读思考题,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学习,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巡视,及时发现难点,在点拨提示环节予以引导,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另外,在教学成果筛选上体现学生智慧。学生依靠自主合作获得的学习结果并不一定是完全准确的,此时还需要进行补充完善,这一环节,笔者摒弃了以往包办代替的模式,而是放手让学生进行补充完善,教师最后进行总结,既实现了教学目标,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对阅读教学现状深入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实现教学成效的提升,为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奠定基础。
(许芷瑶江苏省靖江市斜桥中学214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