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学技术是一个教师必备的基本技能,而现代教学手段也常常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以鲜活的视频将口头难以表述的情景活现于学生眼前,既节约了时间,又收到了更好的效果。但是,目前在有些地方存在滥用现代教学手段的现象,甚至有些地区进行说课、讲课比赛等活动都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视为必备条件。这不仅是对教育基本原则原理的曲解,也是对实际教学效果的误导。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也由静态手段(传统手段)到动态手段不断发生着变化。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手段相比,自然有着自身的优势,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传统教学手段都已陈旧、过时,都应该废弃。事实上,有些传统教学手段仍有它的生命力,在教学中仍然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我们从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与任务角度看,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的教学是最基本也是首要的,而这最主要的途径是眼看、耳听、口说和手写。文字的识读和书写,需要眼看仔细,耳听清楚,口读准确,手写正确,而这些基本上不需要多媒体,如果需要也只是作为辅助手段。主要的办法是教师书写、范读,学生看清、听清、记住,并且用眼、用耳、用口、用手多次练习才能达到会读会写的效果。至于语言的训练,更是依靠耳听、口诵、心悟才能奏效,特别是其中的语感,只有多听、多读、多体会才能不断增强。多媒体等现代手段,其主要形式是视频,以呈现生动的情景见长,虽然其中也有声音元素,但对人的感觉器官冲击最大的还是影像,即学生主要通过视觉来感受,口诵与手写已被取消,耳听也被强大的视觉形象所削弱,其实际效果可想而知。其实,长期过度依赖多媒体,学生的语言能力固然得不到应有的提高,教师自己的书写与范读大量减少,导致教师传统基本功的严重衰退也是不争的事实。
第二,从培养学生想象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角度看,现代教学手段的作用也是极为有限的,有时甚至是有害的。想象能力,其最主要的方式是沉思默想,在大脑中通过语言符号的引导,将符号转变为生动活泼的形象,或者将并未出现的情景设想成具体现实的图景,这在古诗文的阅读体会和作品延伸性理解阅读中常常用到,当然作文更是需要。创新思维能力更是对未知世界和新领域、新方法、新途径等崭新天地的探索。这些教学目标的实现,尤其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安静的气氛与环境,使学生神游八极,心驰万仞,这中间若有影像吸引视觉,心灵立刻就会被吸引过去,思维中断是必然的。根据美国有关研究人员的调查和研究分析得出的结论,当青少年过多接触电视等影像视频时,他们的语言接受和表达能力会衰退,将语言符号转化为形象的能力也会因此而降低。由此可见,要培养学生的具象能力和创新能力,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现代教学手段的使用要适可而止,不能盲目追求。
第三,从培养学生体悟教材深刻内容角度看,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讨论和交流,并且留下合理的时间、空间使他们对作品进行深入而多维的个性化思考,这也需要适当减少强大视觉刺激的频率和长度。大量的实验证明,强大而持久的视觉刺激会长时间保留在大脑中,形成一定的存留效应,干扰人们进行新的理性化的思维。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进行拓展性探索,对教材内容进行富于个性化的深入思考与体悟,从而培养学生多视角、多学科的发散性思维,特别是要让学生能够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体验对作品进行独特的体会与解读。这种能力的培养除了与同学、老师交流,从中得到启发之外,更多的是靠个别性思考。而思考的空间与时间,虽然需要大量的课外功夫,但是养成这种习惯,培养初步的能力,品尝其中的乐趣,却只能在课内进行。也就是说,如果课内从未有这种训练,那么他的基本习惯和方法是不可能凭空习得的。所以,我们在组织课堂教学时,确实应该考虑到语文教学的这种特殊性,适当控制现代教学手段的使用频率和时间长度,避免视频刺激效应的过度发挥,减弱其负面影响。
第四,从处理不同教材内容角度看,有些教材使用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并不合适。语文教材的内容非常丰富,几乎涵盖现代所有学科,其中有些内容使用现代教学手段有助于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如一些科普性教学内容,用视频可以很形象地展示其过程、内外结构等等,这些是教师难以甚至无法用传统教学手段达到的效果;有些课文内涵丰富,教师范读难以达到艺术大师的水平,则可以通过影视资料,直接将经典形象地演示,感动甚至震撼学生心灵。显然,这样的教学内容使用现代教学手段的效果远胜传统方式。但是对于有些教学内容大量地使用多媒体并不合适。例如介绍历史上的著名作家,有些老师使用不少影视资料,占用了过多的教学时间,这并不符合效益原则;古诗文的阅读欣赏,适量使用情景再现也有助于学生化符号为形象,但是长期使用则使学生只是记住了课堂展示的情景,自己大脑中的演示和再现能力受到压制而不能长进;古代的一些优秀散文,其遣词造句之精美,其构思立意之精妙,其创设境界之深邃,非玩味琢磨不能得其真,这样的作品学习若用现代教学手段来完成,则只能得到浅层次的愉悦和短时间的记忆,很难深入大脑深处,更不能使学生持久回味,从教学效果来说,损害了学生切身感受的契机。
所以,从语文教学的自身特点和主要任务等方面看,现代教学手段的使用应该服务于教学,有助于教学成效的提高,不能盲目地追求一时的视觉效果,更不能喧宾夺主,将视觉效果置于语文教学的传统方式之上。
(陈国民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东桥中学21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