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2年第4期 ID: 147944

[ 阮井芳 文选 ]   

浅析如何有效开展合作教学

◇ 阮井芳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通过三项整合工作,推进合作教学的有效开展,不仅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充分发挥了教师的启发引导作用,让初中语文教学成效步上新的台阶。
  一、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堂探究的整合工作,提高合作教学针对性
  在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时,教师应掌控全局,重视前后环节的连贯和配合,提高教学活动针对性。首先,统筹考虑教学设计。在语文教学设计中,教师明确指出课前预习是开展课堂合作探究教学的重要基础,如果学生不认真做好课前预习,就不能自行解决一些基础性知识,对教学内容更是一无所知,影响教学过程中的合作探究。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将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的方面,渗透到学生的预习大纲中,在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促进教学活动的前后连贯和合作教学成效的提升。其次,教学内容前后关联。虽然课前预习与课堂探究是两个教学环节,但是在教学安排上要有连贯性,在课前预习中,除了要求学生理解常规字词和文学常识等基础知识以外,还需前移教学关口,让学生初步了解甚至是理解课堂教学探究活动中的合作内容。同时,教师为分组合作探究活动所提供的探究思考题也应紧密配合学生的课堂预习成效来设计,通过紧密联系,提高合作探究的成效。另外,密切配合组织教学。学生深入开展课前预习,可以为课堂探究打下坚实基础,所以,教师应要求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将自己无法解决的疑点难点记录下来,在课堂分组合作探究活动中,在完成教师的探究思考题之后,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难问题在小组内共同探讨,运用集体的智慧,找出问题的答案,提升合作学习的成效。
  二、发挥引导启发与自主学习的整合效能,提高合作教学互动性
  在合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不能完全“放任自流”,应做到“收放自如”,增强教学互动性。首先,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在合作教学中,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如阅读分析的能力,归纳整理的能力和拓展思维的能力,通过潜移默化,学生理解、感悟语文的能力和语文素养都有所提高,不仅增强了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促进了合作学习活动的深入开展。其次,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在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时,教师应时刻关注各个小组的学习情况,并在活动中及时地对学生的思维方向和方式进行引导和启发,为合作探究活动保驾护航。另外,开展师生交流互动。小组合作的基础是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同时,也不能忽略学生与教师间的互动和交流,当小组学习遇到阻碍时,教师不能袖手旁观,应给予必要的帮助;对于小组合作中好的学习方法,教师也应及时发现并给予肯定和表扬,然后积极地进行推广。通过师生互动的方法提高合作教学成效,实现教学目标。
  三、开展独立思维与合作探究的整合活动,提高合作教学探究性
  在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合作教学的探究效能。首先,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提高合作教学成效的首要条件就是要促进每个学生能够独立、深入地进行思维活动,不管合作学习活动是如何地如火如荼,如果缺乏各个小组成员深入地开展思维活动,如何能保证合作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呢?所以,教师应指导学生在独立思考后,得出自己的答案,并在小组中互相交流、交换意见,遇到意见无法达成一致时,再深入地进行探究,促进学习深度和效率的有效提升。其次,强化学生合作意识。在每个小组内,教师应均衡地安排优秀生和后进生,确保各组间的学习实力均衡。在学习小组中,不管是优秀生还是后进生,大家的地位是平等的,应该懂得共享学习成果,因为集体的智慧远远超越个人,所以,一定要阻止部分学生“个人英雄”的学习情绪。在小组间开展合作学习,可以强化优秀生的“领头羊”作用,为其他同学做思维方式和良好学习方法的解说,提高组内整体思维探究的层次。此外,指导学生梳理归纳学习成果。学习成果的交流阶段是合作学习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各组需进行学习成果的汇报,并开展组与组之间的交流。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对学习成果的归纳总结,围绕着教学的中心和重点展开探究和交流,促进学习成果更加科学、更加全面。
  综上所述,教师应吃透新课程理念,把握好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开展,通过不断深入地研究及大胆地尝试,发挥合作教学的优势,推进初中语文教学成效的提升。
  (阮井芳江苏省扬州市郭村中学225239)

浅析如何有效开展合作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