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45651

  

铁门外的异乡人

◇ 姚 怡

  那一天傍晚,放学回家,路上泥泞,天不知怎么了,像受了委屈似的,嘤嘤地哭个不停。天也灰蒙蒙的,绷着一张脸。在这样又湿又滑的路上孤独地行走,乘着令人喘不过气来的70路公交车,司机还拼命往没有一点缝隙的车厢里塞人,整个公交车就像一个膨胀的气球,又像一只反应迟缓的蜗牛,一点点,一寸寸,不紧不慢地爬着。时间滴答滴答的从车的不断颠簸中悄悄溜走,沉闷的空气使我头晕目眩,气恼的情绪一下子就涌到了胸口。好不容易才被人推着挤着下了车,雨落下激起地上水花四溅。灰蒙蒙的,一切都是。
  我埋头匆匆赶路,拖着重重的书包,走在宁静的水泥路上,肚子饿得连体内器官打架的声音都听得分明,头晕、饥饿,而我只能硬着头皮,咬紧牙关,快步向前走。快到家门口时,突然抬头看见两个人站在我家那栋楼的铁门旁摆弄着什么。走近一看,是两个农民工似的人。心想:这些人来干嘛的,农民现在都那么有钱啊?都住这样好的房子?不会是小偷吧?但一看,他们手里拎着几个花花绿绿的毛糙的麻袋,还拖着一个破破烂烂的行李,再仔细看看,他们黑里泛红脸上布满了皱纹,身上穿着又薄又破的一件布衣,里面褐色的毛线衫也看得分明,一双冻红了的皮肤皱起的双手,不断地搓着,嘴里不停地哈着热气,短得都露出脚腕的裤子上沾满了泥土,穿着一双不知从哪里捡来的漏风的球鞋。再看,他们正看着那个难弄的密码锁,不知所措。两个人连一句话都没有,气氛沉静得令人窒息。我看着这两个人,心头有一种莫名的气愤。我大步向前,拨了自家的门牌号,只听“嘀!”的一声,沉重的铁门打开了,我拉开了让他们望而却步的那扇门,故意重重地把门往后一甩,让他们也上来。这本来有一种炫耀的意味,不过,他们好像没在意,仍是呆呆的。我心底,却涌起一种莫名的愧疚之感。在楼梯的转角,我又回头特意看了看那两个穿着一身土气的人,他们还在门口笨拙地提着行李,登上第二层的第一个台阶,他们两个人的影子便无影无踪了……我把所有猜疑都留在了心底……
  第二天,又是放学后,又是细雨蒙蒙的天气,还是坐同样的车,走同样的路,在门口还是碰见了同样的人,穿着同样的衣着。不过与昨天不同的是他们在门口东张西望着,好像在等人。不知道为什么,昨天的排斥情绪已淡了,留在心底更多的是同情。等我走到门口,他们微笑着向我走来,我没时间思考,就听见了用生硬的字词拼凑的一句“谢谢”。说完,又给了我一个微笑。最后他们转身上了楼,他们的身影,在转角处消失,铁门口,只留下我一个人。我知道,那句话和微笑都是最真心的,最真诚的。一种莫名的感动悄悄地升起。
  我的眼里不由得滚落下两行泪滴,我在想:铁门外,究竟是谁?铁门内,又有着谁?
  
  学校:江苏无锡市侨谊实验中学;导师:李晓华
  
  点评:这是发生在“我”和两个异乡人之间的故事。文章以对异乡人的思想感情为线索行文,开篇即渲染了沉闷的气氛,由此也引发了作者对两个“农民工似的人”的猜疑,然而在开锁上楼的过程中作者开始同情他们,最后他们真心的微笑和感激感动了“我”。结尾处深刻的发问,道出了感动的原因,折射出社会人情的淡漠,可谓发人深思。(萧维)

铁门外的异乡人
目录

  •  / 克塔维奥.帕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