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45666

[ 邹倩倩 文选 ]   

速度的相对论

◇ 邹倩倩

  记得钱钟书说过,天堂和地狱里对时间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空间,有不同的速度。“天上一天,地上一年”,这句我们平时耳熟能详的话在钱钟书看来是道出了关于“速度”的真理的。当我们高兴的时候,我们觉得时间过得飞快,当我们在享受着某种审美愉悦的时候,时间倏忽而逝;相反,当我们悲伤或陷入困顿的时候,却觉得度日如年。
  这种“速度”是一种心理感觉,一种内在感受作用于心理的结果。事实上,速度起着一种平衡的作用,速度是我们身处不同空间的公正裁判官。当我们享受快乐的时候,时间加快了;当我们焦急万分等车的时候,时间静止了。速度在总体上平衡了这两种环境的得失,在这个意义上说,天堂也并不优于地狱。
  樱花的绚烂是有代价的,那就是要在极短的时间里将生命完全绽放——速度之于樱花是极快的。同样,梅花也是在极短暂的时间里耗尽了生命的精华,但是在心理上给人的感觉却是梅花和严寒争傲了一冬。——这其实是两种不同的人生观。不过,如果让人们自由选择在天堂或地狱生活相同一段时间的话,相信绝大多数的人会选择天堂而不是地狱,尽管后者的时间“延长”了。
  天堂和地狱当然是两种极端,然而,在这个五味杂陈、喜怒哀乐俱全的人世间,我们是否可以反过来说,速度越快我们越幸福,速度越慢我们越悲伤?很明显,答案是否定的。这里的“速度”不是内在的感受,而是外在的强加,不是作用于心理的,而是作用于生理的,不是目的论的,而是工具论的。它的加快,不是身心愉悦所感受到的快,而是生活节奏的快,是火车的快,是飞机的快。
  一些生活设施物理速度的加快带来了很多便利,这是毋庸置疑的,这是进步。但物理速度的加快并不见得就能给人提供内在的愉悦和幸福;相反,物理速度虽慢却有可能给人一个内在平和的心境,从而让人感到心灵深处的平静、祥和——一种内在的幸福。这就是浪漫主义的起源。力,运动,速度,这三种东西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也正在并将继续改造着人的心理世界的面貌。然而,浪漫主义者发现这些东西虽然用技术和工具理性改变了世界,但它们的“速度”却给人心的内在“速度”带来了紊乱。他们觉得,田园牧歌式的乡村反而更能安放人的心灵,给人以慰安。然而,事实上,那不过是一种心理补偿,因为那个乡村是被诗意化而过滤掉了悲惨困厄的。
  物理速度的加快,表现于世界的具体征象是现代化的程度。因此,速度成了一个尺度。在中国,从东部到中部再到西部,存在着三种不同的速度:快慢程度从东到西依次递减。这三种物理的速度区分了后现代、现代和前现代三个不同的“时代”,然而却无法区分人们的“幸福指数”。
  外在速度有快慢,人的内在快乐并不完全取决于这些速度。外在客观速度并不决定人的内在主观速度——人的快乐和幸福。这就是速度的相对论。
  
  邹倩倩,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2008级硕士。

速度的相对论
目录

  •  / 克塔维奥.帕斯